作者:zjccom163 时间24年12月
跟着庄子学说话5:大瓠之种
惠子是庄子的好朋友,两个人经常聊天。
有天惠子说,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就是魏王送了点葫芦种子,惠子种下去,收获了大葫芦,这个大葫芦有多大呢,有这么大:
这么大的葫芦,用来装液体呢,因为壁薄,很容易压破。
剖开用来当瓢呢,又会因为装水太重断掉。
所以惠子觉得,这个东西好像没啥用。
。
然后庄子说什么呢?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这句话,用《怎么说》的方法来看,就有很大问题。
比如小孩子说,这个作业不会,然后家长说,你怎么脑袋不开窍啊。
。
就是有事说事,说这种评价,很有问题。
庄子不单说了这一句,末了他还说,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
就是非常瞧不起惠子的样子。
。
庄子为什么会加这两句呢?
坏就坏在惠子一开口就是,魏王送我什么什么。
庄子揶揄他,无非两种可能。
一种是这句话刺激到庄子的小心脏了,他要找补回来。
一种是庄子用这个方式,让惠子感觉不舒服,然后以后不要说这么多废话。
。
至于庄子是哪种,那就不好说了。
。
然后庄子又说了什么呢?
他说有洗衣服的人家,有个护手霜秘方,可以保证冬天摸冷水不会冻裂皮肤。
然后有人知道了,就上门收购,开价100万。
然后这家人就在一起商量卖不卖。
商量的结果是,100万要洗很多衣服都不一定能赚到,那当然要卖,赶快卖。
。
然后这个有心人拿着配方,献给了吴王,得了一大块封地。
庄子的意思是,你这个大葫芦不能用,是惠子你的脑袋太笨,想不出怎么用。
然后庄子就出主意,你可以用来当跟屁虫啊~~~~~
跟屁虫就是这玩意儿
游泳的时候,可以系在腰间
体力不足的时候,可以抱着它,避免沉下去
当然也可以当枕头漂浮在水面上
那庄子为了表现出自己比惠子聪明,真是费尽了脑细胞。
但是呢,大葫芦需要这么用吗?
惠子又不一定去游泳,而且平时这个东西放屋里,多占地方啊。所以这个建议,其实没有太大价值。
其实惠子经常和魏王打交道,把葫芦变成艺术品,送给魏王,还是可以的哈。
那么这个故事,庄子通过自己当反面教材,说明了,不要随便提建议,因为每个人的建议,只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提供的,是有死角的。
那当然,我们现在有网络,就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用途了。
跟屁虫卖75块钱,大葫芦卖600块,如果是艺术品,基本上就成千上万了。
。
所以庄子说的也有道理,没有废物,只有暂时没找到用法而已。
跟着庄子学说话6:逍遥乎寝卧之下
这又有一天,惠子来找庄子聊天。
说自己院子里有棵大臭椿树,不能做家具,大而无用,所以大家商量把它砍了。
庄子一听,这个喜欢提建议的脾气又上来了。
。
他说,那个无用的树,你把它移植到空旷的地方,夏天在下面乘凉,多爽啊。
那庄子不懂物理,荒野里面的大树,如果遇到雷雨交加,很容易被雷劈呢。
。
所以庄子遇到没用的东西,就强要编一个用途出来。
既然这个树叫,臭椿树,那肯定有臭味嘛,有臭味的树下躺着,很舒服吗?
这个树的特点,就是好养。
因为好养,所以风水师就给它一个存在的理由,这是风水树,增加生机的,你要不要吧~~~~~~~
其实呢,这个世界上,还真有很多一眼看去没什么用的树,比如洱海边的这棵。
侧面看,也很普通
然后,在摄影师眼中,就成了宫崎骏画面,就问你美不美吧~~~~
跟着庄子学说话7:逍遥
是不是有点奇怪,学庄子说话,先讲了后面的故事,放过了前面最大的一个故事。
整个故事一开始,就讲了一条鱼变成了大鹏鸟,每天练习飞翔,准备飞到南边的天池去。
然后,百度的记者就去采访报导这件事。
在把大鹏鸟的事情讲完后,就要引导读者嘛,于是采访了蜩与学鸠。
这两货觉得,不就是飞嘛,谁不会呀,飞累了就落下来歇歇,哪里需要练习呢。
然后记者就感慨了一通,鄙视一下这两货。
最后加了一句感叹: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
接下来又写了商汤问大臣棘,听说最近发生了一件热点事件,说来听听。
然后棘就把百度的报导讲了一遍。
然后呢,棘又自己加了一段,企图讲治国的道理,越俎代庖,意思是吃饭人不要管做饭人的事。
。
那这种写法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庄子编了个故事,然后又写记者怎么写故事,看新闻的人怎么看故事。
很有点梦中梦的感觉。
。
接下来又讲了姑射山仙人,大葫芦和臭椿树。
庄子想干嘛?
。
其实呢,当你看到庄子是这样写故事的时候,就跳出了故事里面讲的那些道理,了解他的意思了。
现在把这个叫做框架。框架也可以叫做命运。
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框架做事情。
然后呢,就会合理化自己的框架,鄙视人家的框架。
。
然后就不知不觉中,困在自己的命运里面。
从交流的角度看,其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框架里面发表看法,很难跳出来观察自己的言行。
从这个角度讲,因为无法跳出框架,自然就和做梦一样。
。
跳出来,就叫逍遥,无拘无束。
跳不出来,就困在自己的情感欲求里面,醉生梦死。
跟着庄子学说话5:大瓠之种
惠子是庄子的好朋友,两个人经常聊天。
有天惠子说,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就是魏王送了点葫芦种子,惠子种下去,收获了大葫芦,这个大葫芦有多大呢,有这么大:
这么大的葫芦,用来装液体呢,因为壁薄,很容易压破。
剖开用来当瓢呢,又会因为装水太重断掉。
所以惠子觉得,这个东西好像没啥用。
。
然后庄子说什么呢?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这句话,用《怎么说》的方法来看,就有很大问题。
比如小孩子说,这个作业不会,然后家长说,你怎么脑袋不开窍啊。
。
就是有事说事,说这种评价,很有问题。
庄子不单说了这一句,末了他还说,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
就是非常瞧不起惠子的样子。
。
庄子为什么会加这两句呢?
坏就坏在惠子一开口就是,魏王送我什么什么。
庄子揶揄他,无非两种可能。
一种是这句话刺激到庄子的小心脏了,他要找补回来。
一种是庄子用这个方式,让惠子感觉不舒服,然后以后不要说这么多废话。
。
至于庄子是哪种,那就不好说了。
。
然后庄子又说了什么呢?
他说有洗衣服的人家,有个护手霜秘方,可以保证冬天摸冷水不会冻裂皮肤。
然后有人知道了,就上门收购,开价100万。
然后这家人就在一起商量卖不卖。
商量的结果是,100万要洗很多衣服都不一定能赚到,那当然要卖,赶快卖。
。
然后这个有心人拿着配方,献给了吴王,得了一大块封地。
庄子的意思是,你这个大葫芦不能用,是惠子你的脑袋太笨,想不出怎么用。
然后庄子就出主意,你可以用来当跟屁虫啊~~~~~
跟屁虫就是这玩意儿
游泳的时候,可以系在腰间
体力不足的时候,可以抱着它,避免沉下去
当然也可以当枕头漂浮在水面上
那庄子为了表现出自己比惠子聪明,真是费尽了脑细胞。
但是呢,大葫芦需要这么用吗?
惠子又不一定去游泳,而且平时这个东西放屋里,多占地方啊。所以这个建议,其实没有太大价值。
其实惠子经常和魏王打交道,把葫芦变成艺术品,送给魏王,还是可以的哈。
那么这个故事,庄子通过自己当反面教材,说明了,不要随便提建议,因为每个人的建议,只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提供的,是有死角的。
那当然,我们现在有网络,就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用途了。
跟屁虫卖75块钱,大葫芦卖600块,如果是艺术品,基本上就成千上万了。
。
所以庄子说的也有道理,没有废物,只有暂时没找到用法而已。
跟着庄子学说话6:逍遥乎寝卧之下
这又有一天,惠子来找庄子聊天。
说自己院子里有棵大臭椿树,不能做家具,大而无用,所以大家商量把它砍了。
庄子一听,这个喜欢提建议的脾气又上来了。
。
他说,那个无用的树,你把它移植到空旷的地方,夏天在下面乘凉,多爽啊。
那庄子不懂物理,荒野里面的大树,如果遇到雷雨交加,很容易被雷劈呢。
。
所以庄子遇到没用的东西,就强要编一个用途出来。
既然这个树叫,臭椿树,那肯定有臭味嘛,有臭味的树下躺着,很舒服吗?
这个树的特点,就是好养。
因为好养,所以风水师就给它一个存在的理由,这是风水树,增加生机的,你要不要吧~~~~~~~
其实呢,这个世界上,还真有很多一眼看去没什么用的树,比如洱海边的这棵。
侧面看,也很普通
然后,在摄影师眼中,就成了宫崎骏画面,就问你美不美吧~~~~
跟着庄子学说话7:逍遥
是不是有点奇怪,学庄子说话,先讲了后面的故事,放过了前面最大的一个故事。
整个故事一开始,就讲了一条鱼变成了大鹏鸟,每天练习飞翔,准备飞到南边的天池去。
然后,百度的记者就去采访报导这件事。
在把大鹏鸟的事情讲完后,就要引导读者嘛,于是采访了蜩与学鸠。
这两货觉得,不就是飞嘛,谁不会呀,飞累了就落下来歇歇,哪里需要练习呢。
然后记者就感慨了一通,鄙视一下这两货。
最后加了一句感叹: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
接下来又写了商汤问大臣棘,听说最近发生了一件热点事件,说来听听。
然后棘就把百度的报导讲了一遍。
然后呢,棘又自己加了一段,企图讲治国的道理,越俎代庖,意思是吃饭人不要管做饭人的事。
。
那这种写法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庄子编了个故事,然后又写记者怎么写故事,看新闻的人怎么看故事。
很有点梦中梦的感觉。
。
接下来又讲了姑射山仙人,大葫芦和臭椿树。
庄子想干嘛?
。
其实呢,当你看到庄子是这样写故事的时候,就跳出了故事里面讲的那些道理,了解他的意思了。
现在把这个叫做框架。框架也可以叫做命运。
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框架做事情。
然后呢,就会合理化自己的框架,鄙视人家的框架。
。
然后就不知不觉中,困在自己的命运里面。
从交流的角度看,其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框架里面发表看法,很难跳出来观察自己的言行。
从这个角度讲,因为无法跳出框架,自然就和做梦一样。
。
跳出来,就叫逍遥,无拘无束。
跳不出来,就困在自己的情感欲求里面,醉生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