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扒一扒喜闻乐见的宫斗之东汉篇 01
老是看严肃资料也很无聊的,来点轻松的吧
起由是看资料时哪里都逃不掉现正流行的嫡嫡庶庶,从学术巨著到网友评论,都必提嫡庶。于是去找东汉的嫡庶们,那就不得不从刘秀那两个著名的老婆查起了,以前只听过名字,然后越查发现越狗血,再加上讨论东汉宫斗的太少,就发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也可做写宫斗的参考吧,不要天天打胎或者搞什么真爱一世情啦
先总结一下我看资料到现在个人理解出来的一些结论、暴论,以免不喜欢的浪费时间往下看
01 娶妻当娶阴丽华是汉明帝编出来的
02 刘秀在娶阴丽华之前有妻有妾,阴丽华不是原配。那位原配可能姓邓,但不是邓禹也不是阴母家的邓,而是另一家邓,猜测死于小长安之战
03 刘秀和阴丽华,刘秀和郭圣通,都是在刘秀起兵后联姻性质的婚姻,对他们来说,联姻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没有发现刘秀偏爱谁
04 刘秀换皇后是为了换嫡找借口,换嫡是因为明帝能力更强以及以山东(儒术)地区为核心的治国理念
一些重要人物的出生信息
刘秀/河南/南阳/蔡阳:BC6年十二月
刘彊/强:AD25年
明帝:AD28年五月
郭圣通/河北/真定:AD6年?
阴丽华/河南/南阳/新野:AD5年
邓禹/河南/南阳/新野:AD2年
窦融/河西/扶风:BC16年
马援/河西/扶风:BC14年
明帝开始的改史行动:【十五年春,行幸东平,赐苍钱千五百万,布四万匹。帝以所作《光武本纪》示苍】==这是AD73年,明帝把自己作的光武本纪给弟弟刘苍看
【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之。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明帝让班固写,写完了上奏给明帝说明是要明帝审核的
【(马)严进对闲雅,意甚异之,有诏留仁寿闼,与校书郎杜抚、班固等杂定《建武注记》。】=马严就是马援的侄子,他儿子马融也进过东观校书,后来马日䃅也进过。
【自撰《显宗(明帝)起居注》,削去兄防参医药事。帝请曰:“黄门舅旦夕供养且一年,即无褒异,又不录勤劳,无乃过乎?”太后曰:“吾不欲令后世闻先帝数亲后宫之家,故不著也。”】==马明德也改史
再举例改史:
【建武三年,〔二〕追尊贵人父睦为宣恩侯。睦,皇后父也。】==书钞卷四七/引东观汉纪,说建武三年(AD27),刘秀就给阴贵人父亲封侯
【其追爵谥贵人父陆为宣恩哀侯,弟诉为宣义恭侯,以弟就嗣哀侯后。及尸柩在堂,使太中大夫拜授印绶,如在国列侯礼。】==后汉书皇后纪,刘秀诏书,实际是在建武九年(AD33)追爵的,并不是建武三年,可能想编造阴丽华特别受宠的记录但没想到跟诏书上的时间对不上了
以下是基于明帝有改史的动机和行为作出的推测
【光武光烈陰皇后,南陽新野人,名麗華,宣思哀侯陸女也〔一〕。陸卒後,女年十九,兄識嫁與世祖,納后於宛當成里。以后性寬仁,宜母天下,欲授以尊位。后輒退讓,自陳不足以當。男為東海王。十七年,郭皇后廢,后立為皇后。十九年,太子彊廢,東海王為太子。】==司马彪续汉书
【上微時,過新野,〔四〕聞后美,〔五〕心悅之。後至長安,見執金吾車騎甚盛,因歎曰:「仕宦當作執金吾,〔六〕娶妻當得陰麗華。」更始元年,遂納后於宛。】==东观汉纪光烈阴皇后
【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汉书皇后纪
这个原始版本就是来自东观汉记了,实际上不是刘秀自己下诏时说过的,看到已经有很多人怀疑是编造的了,我再补充一些。
先来说仕宦當作執金吾,执金吾有缇骑,是很漂亮华丽的,所以华丽对应丽华,当华丽的官,娶丽华妻,符合东汉人流行的那种七字语,天下楷模XXX之类的东西
但是执金吾的BUG 01 与刘秀的性格不合
【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后汉书,刘秀很会种田,他从长安读书回南阳后也没有开始做官,而是种田
【及见光武绛衣大冠,皆惊曰“谨厚者亦复为之”,乃稍自安。】==后汉书,刘秀被评价谨慎忠厚,不是热爱华丽的人
【今上好吏事,动如节度,又不喜饮酒。】==马援说的,刘秀好吏事
【大義略舉,因學世事。朝政每下,必先聞知,具為同舍解說。高才好學】==东观汉记,说刘秀在长安上学的时候,有什么朝政议题,他可以给同舍同学们解说
【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吾犹御也。丞一人,比千石。缇骑二百人。本注曰:无秩,比吏食奉。】==后汉书的百官志,刘秀改革官制后,将执金吾搞成了绕宫城巡查,搞什么消防啊灭火之类的事,就是位显但职闲,比西汉的执金吾大大不如了,如果是他曾经梦想中的官位,为什么会大力削减呢?这也不影响权谋制衡之类的东西啊。比如他当过更始的司隶校尉,然后司隶校尉从东汉初到汉末就一直非常重要,雄虎之臣,无所不纠,三独坐,见公卿不拜。
BUG02 西汉的执金吾倒是重要显职,但是当时是王莽的新朝,一直打压原刘氏的宗室,刘秀身为其中一员,怎么也不可能在王莽手下做到执金吾这种显官的。并且他从长安回来后就一直在种田做地主,没有说去结交官场。他哥刘縯也当不上官。
【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这个时间太多人质疑过了,补充:已知邓禹生于AD2年,12岁就到长安学习,并认识了刘秀,那么即是说AD14年(天凤元年)刘秀就在长安了,这时刘秀19岁,阴丽华9岁,而刘秀在这之前闻后美,就算前一年好了,即是18岁刘秀听说一个8岁的女孩美就心里喜悦了,也没见过面,然后就说娶妻当娶阴丽华,这有一点点合理性吗??
好了,19岁已经打算娶9岁的女神了,但是也不叫长辈提亲,一直到他起兵后的29岁在家人重孝期才娶,且被很多真爱妹写她是原配,这有一点点合理性吗?
就是编的时候时间线对不上了,如果说到长安后再闻后美的话,就对不上执金吾,到长安前闻后美的话,就变成娶妻当娶9岁儿童了。
AD22年约10月左右,刘秀的母亲过世,然后接下来的小长安之战,记载舂陵宗室死伤惨重,刘秀的二哥(可能全家)、刘秀的姐姐也就是邓晨的妻子和三个女儿,还有很多亲戚都在这时死了。转年约AD23年六月左右,更始杀了刘秀的大哥、也是舂陵宗室推举的老大刘縯,这时候冯异劝刘秀想办法自立,他在这之后娶了阴丽华,【女年十九,兄識嫁與世祖,納后於宛當成里。】==续汉书,也即是说这个婚礼既不在男方家舂陵,也不在女方家新野,而是在宛城,那么该请的宾客就很多没到咯,说明是非常匆忙的,在母亲、二哥、大哥、二姐都死的重孝期间、29岁、这样也可以是真爱女神一世情,而不是势不得已的联姻吗?
【世祖遣植说扬,扬乃降。世祖因留真定,纳郭后,后即扬之甥也,故以此结之。乃与扬及诸将置酒郭氏漆里舍,扬击筑为欢,因得进兵拔邯郸,从平河北。】==这个叫刘植的人去跟刘扬说降,刘郭结婚是在郭圣通家里,郭氏漆里舍。不过这里没有记载是谁提出的结婚,是刘扬向刘秀提的呢,还是刘秀向刘扬提的?因为这个问题会涉及到一年后刘扬的谋反。
【李賢注引東觀漢記云:「時南陽旱饑,而上田獨收。」】==东观汉记说AD22年,南阳旱饥,但就刘秀的田收粮食,并到宛城卖粮。这里写的是上田,而不是舂陵宗室或刘家田,说明刘秀和两个哥哥是分家过的,各种各的田。前也叙述过,在汉代,兄弟分家是再常见不过的常态了。
【地皇三年,南阳荒饥,诸家宾客多为小盗。光武避吏新野,因卖谷于宛。】==后汉书光武帝纪,这里写的是避吏新野,李通拿着图谶说:“刘氏复起,李氏为辅。“为什么李通要找刘秀呢,因为他父亲说【謂通曰:「今四方兵起,王氏且亡,劉氏當興。南陽宗室,獨有劉伯昇兄弟汎愛眾,可以謀大事。」通甚然之。】== 后汉纪,这说明刘秀当时已经在南阳小有名气了,那么BUG又来了,刘姓宗室、小有名气、谨慎忠厚会种田的大地主,28岁还没有人来提亲,而且当时已经生病的他母亲樊夫人也不催他结婚这又有一点合理性吗?我们再来看另一个记载
【及光武与家属避吏新野,舍晨庐,甚相亲爱。】==后汉书邓晨传,比光武帝纪多了【与家属】三个字,应该是没注意没有删干净。既然他和哥哥分家住,那么这里的家属就是刘秀自己的家属咯,而不是用家族这种词。家属包括父母妻子吧。
【光武即位,令侍中傅俊迎后,与湖阳、宁平主诸宫人俱到洛阳,以后为贵人。】==后汉书,这里有诸宫人也迎到洛阳,宫人是东汉后宫的一种品级,位在采女之上,比如顺帝的生母李氏就是一位宫人。这里有诸宫人,说明他在阴丽华之前就有家室还挺多小老婆的,你说只有小老婆没有大老婆是不是可以呢?那BUG又来了,直接去迎娶女神就好了啊?!有这么多小老婆也需要大老婆管理吧。
【十一月,有星孛于张。光武遂将宾客还舂陵。】==后汉书,而且刘秀不仅带了家属,还带了宾客,八月秋收,他十月跟李通约定起兵【于是乃市兵弩。十月,与李通从弟轶等起于宛,时年二十八。】==那么就是说他带着老婆孩子还有宾客还有收来的粮食,在姐夫家至少住了二个月?一家人住也就算了,连宾客都住姐夫家这说不过去吧。
【及京师亲戚四姓夫人、小侯皆会葬。】==这是后汉书第一次出现四姓小侯,当时是AD58年,刘彊去世,什么是四姓小侯呢,【李贤注引袁宏《汉纪》曰:“永平中崇尚儒学,自皇太子、诸王侯及功臣子弟,莫不受经。又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以非列侯,故曰小侯。”】==不知道袁宏的这个四家是看的什么时候的信息,樊家是刘秀母家,郭和阴是刘秀妻家,但是AD58年,马家怎么可能是四姓呢?马明德直到AD60年才封为皇后,她连太子妃都没做过,凭什么跟前三个并列?这个樊郭阴马四家的四姓小侯说法应该是章帝以后的事情了。这里有郭家,以明帝在后来对郭家的整法,他本人是没有什么动机去把郭阴并列的,这只能说是刘秀的意思,那刘秀就更不可能把马家列为四姓小侯了,否则马明德不会没做过太子妃,明帝当太子时的太子妃位置和后来的皇后位置还是经过了一翻拉扯斗争的。
【永平初,有新野功曹邓衍,以外戚小侯每豫朝会,】==重点来了,这位叫邓衍的新野功曹,在明帝时是外戚小侯,邓禹家和邓晨家都不是外戚,所以是另外的邓姓外戚小侯。
【昔永平中,常令阴党、阴博、邓叠三人更相纠察,故诸豪戚莫敢犯法者】==后汉书,这里出现了一个叫邓叠的人,在永平也就是明帝时代,跟阴丽华的母家人阴党阴博互相监察,能监察阴家的是什么人呢?【《太平御览·资产部·卷四》:“昔永平中,常令阴博、邓叠二人更相纠察,(以阴、邓皆外戚,恐其逾多,故使更相纠察也。博,阴兴之子也。)故诸豪戚莫敢犯法者。”】==这条资料说邓叠也是外戚,跟上面邓衍的外戚能对得上。
【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楚狱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臧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是时显宗怒甚,吏皆惶恐】==这是明帝利用楚王谋反案时牵涉到的几个人,其中这位护泽侯邓鲤找不到信息,但是他能跟耿建(耿纯家的人),藏信(藏宫的儿子)并列,说明份量不低,但是却找不出信息
然后邓叠在明帝朝已经是可以跟阴家互相监察的地位了,但是却在章帝朝投靠了窦家,他们的母亲元,一把年纪了还去巴结窦章德,邓叠也成为窦宪的马仔,这说明他们在明帝朝被斗垮了,转而投向窦家。
那么这个姓邓的能被光武当做四姓小侯的家族,我就大胆推测是光武的原配了。这样的话,所有的事情就可以说得通了
老是看严肃资料也很无聊的,来点轻松的吧
起由是看资料时哪里都逃不掉现正流行的嫡嫡庶庶,从学术巨著到网友评论,都必提嫡庶。于是去找东汉的嫡庶们,那就不得不从刘秀那两个著名的老婆查起了,以前只听过名字,然后越查发现越狗血,再加上讨论东汉宫斗的太少,就发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也可做写宫斗的参考吧,不要天天打胎或者搞什么真爱一世情啦
先总结一下我看资料到现在个人理解出来的一些结论、暴论,以免不喜欢的浪费时间往下看
01 娶妻当娶阴丽华是汉明帝编出来的
02 刘秀在娶阴丽华之前有妻有妾,阴丽华不是原配。那位原配可能姓邓,但不是邓禹也不是阴母家的邓,而是另一家邓,猜测死于小长安之战
03 刘秀和阴丽华,刘秀和郭圣通,都是在刘秀起兵后联姻性质的婚姻,对他们来说,联姻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没有发现刘秀偏爱谁
04 刘秀换皇后是为了换嫡找借口,换嫡是因为明帝能力更强以及以山东(儒术)地区为核心的治国理念
一些重要人物的出生信息
刘秀/河南/南阳/蔡阳:BC6年十二月
刘彊/强:AD25年
明帝:AD28年五月
郭圣通/河北/真定:AD6年?
阴丽华/河南/南阳/新野:AD5年
邓禹/河南/南阳/新野:AD2年
窦融/河西/扶风:BC16年
马援/河西/扶风:BC14年
明帝开始的改史行动:【十五年春,行幸东平,赐苍钱千五百万,布四万匹。帝以所作《光武本纪》示苍】==这是AD73年,明帝把自己作的光武本纪给弟弟刘苍看
【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之。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明帝让班固写,写完了上奏给明帝说明是要明帝审核的
【(马)严进对闲雅,意甚异之,有诏留仁寿闼,与校书郎杜抚、班固等杂定《建武注记》。】=马严就是马援的侄子,他儿子马融也进过东观校书,后来马日䃅也进过。
【自撰《显宗(明帝)起居注》,削去兄防参医药事。帝请曰:“黄门舅旦夕供养且一年,即无褒异,又不录勤劳,无乃过乎?”太后曰:“吾不欲令后世闻先帝数亲后宫之家,故不著也。”】==马明德也改史
再举例改史:
【建武三年,〔二〕追尊贵人父睦为宣恩侯。睦,皇后父也。】==书钞卷四七/引东观汉纪,说建武三年(AD27),刘秀就给阴贵人父亲封侯
【其追爵谥贵人父陆为宣恩哀侯,弟诉为宣义恭侯,以弟就嗣哀侯后。及尸柩在堂,使太中大夫拜授印绶,如在国列侯礼。】==后汉书皇后纪,刘秀诏书,实际是在建武九年(AD33)追爵的,并不是建武三年,可能想编造阴丽华特别受宠的记录但没想到跟诏书上的时间对不上了
以下是基于明帝有改史的动机和行为作出的推测
【光武光烈陰皇后,南陽新野人,名麗華,宣思哀侯陸女也〔一〕。陸卒後,女年十九,兄識嫁與世祖,納后於宛當成里。以后性寬仁,宜母天下,欲授以尊位。后輒退讓,自陳不足以當。男為東海王。十七年,郭皇后廢,后立為皇后。十九年,太子彊廢,東海王為太子。】==司马彪续汉书
【上微時,過新野,〔四〕聞后美,〔五〕心悅之。後至長安,見執金吾車騎甚盛,因歎曰:「仕宦當作執金吾,〔六〕娶妻當得陰麗華。」更始元年,遂納后於宛。】==东观汉纪光烈阴皇后
【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汉书皇后纪
这个原始版本就是来自东观汉记了,实际上不是刘秀自己下诏时说过的,看到已经有很多人怀疑是编造的了,我再补充一些。
先来说仕宦當作執金吾,执金吾有缇骑,是很漂亮华丽的,所以华丽对应丽华,当华丽的官,娶丽华妻,符合东汉人流行的那种七字语,天下楷模XXX之类的东西
但是执金吾的BUG 01 与刘秀的性格不合
【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后汉书,刘秀很会种田,他从长安读书回南阳后也没有开始做官,而是种田
【及见光武绛衣大冠,皆惊曰“谨厚者亦复为之”,乃稍自安。】==后汉书,刘秀被评价谨慎忠厚,不是热爱华丽的人
【今上好吏事,动如节度,又不喜饮酒。】==马援说的,刘秀好吏事
【大義略舉,因學世事。朝政每下,必先聞知,具為同舍解說。高才好學】==东观汉记,说刘秀在长安上学的时候,有什么朝政议题,他可以给同舍同学们解说
【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吾犹御也。丞一人,比千石。缇骑二百人。本注曰:无秩,比吏食奉。】==后汉书的百官志,刘秀改革官制后,将执金吾搞成了绕宫城巡查,搞什么消防啊灭火之类的事,就是位显但职闲,比西汉的执金吾大大不如了,如果是他曾经梦想中的官位,为什么会大力削减呢?这也不影响权谋制衡之类的东西啊。比如他当过更始的司隶校尉,然后司隶校尉从东汉初到汉末就一直非常重要,雄虎之臣,无所不纠,三独坐,见公卿不拜。
BUG02 西汉的执金吾倒是重要显职,但是当时是王莽的新朝,一直打压原刘氏的宗室,刘秀身为其中一员,怎么也不可能在王莽手下做到执金吾这种显官的。并且他从长安回来后就一直在种田做地主,没有说去结交官场。他哥刘縯也当不上官。
【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这个时间太多人质疑过了,补充:已知邓禹生于AD2年,12岁就到长安学习,并认识了刘秀,那么即是说AD14年(天凤元年)刘秀就在长安了,这时刘秀19岁,阴丽华9岁,而刘秀在这之前闻后美,就算前一年好了,即是18岁刘秀听说一个8岁的女孩美就心里喜悦了,也没见过面,然后就说娶妻当娶阴丽华,这有一点点合理性吗??
好了,19岁已经打算娶9岁的女神了,但是也不叫长辈提亲,一直到他起兵后的29岁在家人重孝期才娶,且被很多真爱妹写她是原配,这有一点点合理性吗?
就是编的时候时间线对不上了,如果说到长安后再闻后美的话,就对不上执金吾,到长安前闻后美的话,就变成娶妻当娶9岁儿童了。
AD22年约10月左右,刘秀的母亲过世,然后接下来的小长安之战,记载舂陵宗室死伤惨重,刘秀的二哥(可能全家)、刘秀的姐姐也就是邓晨的妻子和三个女儿,还有很多亲戚都在这时死了。转年约AD23年六月左右,更始杀了刘秀的大哥、也是舂陵宗室推举的老大刘縯,这时候冯异劝刘秀想办法自立,他在这之后娶了阴丽华,【女年十九,兄識嫁與世祖,納后於宛當成里。】==续汉书,也即是说这个婚礼既不在男方家舂陵,也不在女方家新野,而是在宛城,那么该请的宾客就很多没到咯,说明是非常匆忙的,在母亲、二哥、大哥、二姐都死的重孝期间、29岁、这样也可以是真爱女神一世情,而不是势不得已的联姻吗?
【世祖遣植说扬,扬乃降。世祖因留真定,纳郭后,后即扬之甥也,故以此结之。乃与扬及诸将置酒郭氏漆里舍,扬击筑为欢,因得进兵拔邯郸,从平河北。】==这个叫刘植的人去跟刘扬说降,刘郭结婚是在郭圣通家里,郭氏漆里舍。不过这里没有记载是谁提出的结婚,是刘扬向刘秀提的呢,还是刘秀向刘扬提的?因为这个问题会涉及到一年后刘扬的谋反。
【李賢注引東觀漢記云:「時南陽旱饑,而上田獨收。」】==东观汉记说AD22年,南阳旱饥,但就刘秀的田收粮食,并到宛城卖粮。这里写的是上田,而不是舂陵宗室或刘家田,说明刘秀和两个哥哥是分家过的,各种各的田。前也叙述过,在汉代,兄弟分家是再常见不过的常态了。
【地皇三年,南阳荒饥,诸家宾客多为小盗。光武避吏新野,因卖谷于宛。】==后汉书光武帝纪,这里写的是避吏新野,李通拿着图谶说:“刘氏复起,李氏为辅。“为什么李通要找刘秀呢,因为他父亲说【謂通曰:「今四方兵起,王氏且亡,劉氏當興。南陽宗室,獨有劉伯昇兄弟汎愛眾,可以謀大事。」通甚然之。】== 后汉纪,这说明刘秀当时已经在南阳小有名气了,那么BUG又来了,刘姓宗室、小有名气、谨慎忠厚会种田的大地主,28岁还没有人来提亲,而且当时已经生病的他母亲樊夫人也不催他结婚这又有一点合理性吗?我们再来看另一个记载
【及光武与家属避吏新野,舍晨庐,甚相亲爱。】==后汉书邓晨传,比光武帝纪多了【与家属】三个字,应该是没注意没有删干净。既然他和哥哥分家住,那么这里的家属就是刘秀自己的家属咯,而不是用家族这种词。家属包括父母妻子吧。
【光武即位,令侍中傅俊迎后,与湖阳、宁平主诸宫人俱到洛阳,以后为贵人。】==后汉书,这里有诸宫人也迎到洛阳,宫人是东汉后宫的一种品级,位在采女之上,比如顺帝的生母李氏就是一位宫人。这里有诸宫人,说明他在阴丽华之前就有家室还挺多小老婆的,你说只有小老婆没有大老婆是不是可以呢?那BUG又来了,直接去迎娶女神就好了啊?!有这么多小老婆也需要大老婆管理吧。
【十一月,有星孛于张。光武遂将宾客还舂陵。】==后汉书,而且刘秀不仅带了家属,还带了宾客,八月秋收,他十月跟李通约定起兵【于是乃市兵弩。十月,与李通从弟轶等起于宛,时年二十八。】==那么就是说他带着老婆孩子还有宾客还有收来的粮食,在姐夫家至少住了二个月?一家人住也就算了,连宾客都住姐夫家这说不过去吧。
【及京师亲戚四姓夫人、小侯皆会葬。】==这是后汉书第一次出现四姓小侯,当时是AD58年,刘彊去世,什么是四姓小侯呢,【李贤注引袁宏《汉纪》曰:“永平中崇尚儒学,自皇太子、诸王侯及功臣子弟,莫不受经。又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以非列侯,故曰小侯。”】==不知道袁宏的这个四家是看的什么时候的信息,樊家是刘秀母家,郭和阴是刘秀妻家,但是AD58年,马家怎么可能是四姓呢?马明德直到AD60年才封为皇后,她连太子妃都没做过,凭什么跟前三个并列?这个樊郭阴马四家的四姓小侯说法应该是章帝以后的事情了。这里有郭家,以明帝在后来对郭家的整法,他本人是没有什么动机去把郭阴并列的,这只能说是刘秀的意思,那刘秀就更不可能把马家列为四姓小侯了,否则马明德不会没做过太子妃,明帝当太子时的太子妃位置和后来的皇后位置还是经过了一翻拉扯斗争的。
【永平初,有新野功曹邓衍,以外戚小侯每豫朝会,】==重点来了,这位叫邓衍的新野功曹,在明帝时是外戚小侯,邓禹家和邓晨家都不是外戚,所以是另外的邓姓外戚小侯。
【昔永平中,常令阴党、阴博、邓叠三人更相纠察,故诸豪戚莫敢犯法者】==后汉书,这里出现了一个叫邓叠的人,在永平也就是明帝时代,跟阴丽华的母家人阴党阴博互相监察,能监察阴家的是什么人呢?【《太平御览·资产部·卷四》:“昔永平中,常令阴博、邓叠二人更相纠察,(以阴、邓皆外戚,恐其逾多,故使更相纠察也。博,阴兴之子也。)故诸豪戚莫敢犯法者。”】==这条资料说邓叠也是外戚,跟上面邓衍的外戚能对得上。
【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楚狱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臧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是时显宗怒甚,吏皆惶恐】==这是明帝利用楚王谋反案时牵涉到的几个人,其中这位护泽侯邓鲤找不到信息,但是他能跟耿建(耿纯家的人),藏信(藏宫的儿子)并列,说明份量不低,但是却找不出信息
然后邓叠在明帝朝已经是可以跟阴家互相监察的地位了,但是却在章帝朝投靠了窦家,他们的母亲元,一把年纪了还去巴结窦章德,邓叠也成为窦宪的马仔,这说明他们在明帝朝被斗垮了,转而投向窦家。
那么这个姓邓的能被光武当做四姓小侯的家族,我就大胆推测是光武的原配了。这样的话,所有的事情就可以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