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升学吧 关注:10贴子:26
  • 1回复贴,共1

2025年河南也是新高考政策了,跟老高考相比都有哪些不同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选科和报志愿都不一样了吗?


IP属地:北京1楼2025-01-21 18:04回复
    高中选科和报志愿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高中选科:
    选科模式:
    以前:旧高考实行文、理科分科制度,学生只能在文科(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之间二选一。
    现在:新高考采用 “3+1+2” 模式。“3” 为语数外 3 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 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 2 门科目中自主选择 1 门;“2” 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 4 门科目中自主选择 2 门。这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规划进行选科组合,更有利于发挥个人优势。
    考虑因素:
    以前:学生选科主要依据文理科的整体倾向以及对各学科的基础认知,相对来说考虑因素较为单一,很多时候可能只是基于成绩或者班级整体选择的趋势来决定。
    现在:学生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例如,学科兴趣是重要考量,如果对某一学科有浓厚兴趣,学习会更有动力;学科能力也很关键,要评估自己在各学科上的学习能力和潜力;还要考虑未来的专业报考需求,因为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对选考科目有严格要求。
    对未来的影响:
    以前:文科和理科的选科决定了学生未来大致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领域,选择相对有限,且文理科之间的转换难度较大,一旦选择基本难以更改。
    现在:选科组合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够报考的高校专业范围,选科更加灵活,学生在高中阶段的选科决策对未来大学专业的选择和职业发展的影响更加直接和紧密。学生如果在选科时没有选择相应的科目,那么在志愿填报时,一些专业将无法报考。
    报志愿:
    志愿填报模式:
    以前:旧高考模式下志愿填报是以 “院校” 为单位进行的。学生主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对院校的了解来选择志愿,可能会优先考虑知名高校,然后再根据兴趣选择专业。并且旧高考的调剂是全校内调剂,如果学生的分数达到了所报考院校的投档线,但没有达到所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且选择了服从调剂,那么学校可能会将该学生调剂到全校范围内任何一个未录满的专业。
    现在:新高考有 “院校专业组” 和 “专业(类)+ 院校” 两种主要的志愿填报模式。“院校专业组” 模式下,每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学校会在该专业组内未录满的专业中进行调剂,相对精准;“专业(类)+ 院校” 模式是以 “1 个院校 + 1 个专业(类)” 为一个志愿单位进行填报,没有调剂风险,学生可以更精准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院校。
    志愿数量和录取批次:
    以前:志愿数量相对较少,录取批次的设置也相对简单。
    现在:志愿单位的改变带来了数量的变化,普通类考生每次最多可填报的志愿数量大幅增加,比如有的地区普通类可填报 96 个 “专业(类)+ 学校” 志愿。录取批次也有了一些调整,例如将公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定向生等放在了特定的本科提前批 B 段实行平行志愿。
    参考信息和要求:
    以前:学生主要参考院校的历年录取分数线、招生计划等信息,对专业的具体要求和选科限制了解相对较少。
    现在:学生需要更加关注每个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确保自己符合条件才能填报。同时,要收集更多的信息,如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专业介绍、学科优势、历年录取分数线、选考科目要求、不同学科组合的赋分情况等,以便做出更科学合理的志愿填报决策。
    面对新高考,很多家长依然很茫然,想要获得更全面更专业的选科和高报建议可以找一些专业生涯规划机构,例如中教生涯规划院,这里的老师都很专业负责。


    IP属地:北京2楼2025-01-22 11: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