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aper是最为直观的评价标准
相比于其他的教学效果、应用创新、科研能力等比较主观的能力评价标准,Paper是评价高校教师是否具有科研产出的最直观标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而言,两位教师同时竞选副教授,高校要对他们进行筛选和评估,如果请多位评委对他们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多少有主观意愿掺杂其中,而使用Paper作为评价指标,简单粗暴,一目了然,没有争议;起码于晋升而言,大家都没有异议,做到了公平公正的评价。简单而言,现阶段缺乏对高校人才进行准确客观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很多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等难以具体评估,不能应用于短时间内尽量公平筛选人才。
二、除Paper外,其他评价标准更难以达成
很多paper可能是既没有实用价值,又没有科学价值,高校能否可以用其他更有价值的指标来评价人才呢?当然可以。其实paper是目前高校最为简单的评价指标,一般只有毕业求职的博士,才以paper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
一旦成为高校教师,paper已然不是晋升的硬通货了,而只是标配的一部分,只有顶级期刊发表的文章才能作为破格的标准。与此同时,更难以拿到的基金、课题、项目等,才是高校评价人才的重要门槛。以“非升即走”为例,国内很多高校的副教授、教授的晋升标准是3年或5年内拿到一项国家级课题,另外再附加paper若干篇。
三、综合评价体系也难以用于高校评价人才
破除“唯Paper、课题、项目等等”单一评价体系的声音层出不穷,大家普遍认为追求Paper、课题、项目等,会使得有科研能力坐冷板凳的人被淘汰,而那些只追求发“无科学价值”的Paper的“假人才”会更进一步,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局面。
在大层面来说,只用Paper作为人才的评价标准是非常单一和不科学的,但作为高校评价人才而言,Paper是目前最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比于其他的教学效果、应用创新、科研能力等比较主观的能力评价标准,Paper是评价高校教师是否具有科研产出的最直观标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而言,两位教师同时竞选副教授,高校要对他们进行筛选和评估,如果请多位评委对他们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多少有主观意愿掺杂其中,而使用Paper作为评价指标,简单粗暴,一目了然,没有争议;起码于晋升而言,大家都没有异议,做到了公平公正的评价。简单而言,现阶段缺乏对高校人才进行准确客观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很多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等难以具体评估,不能应用于短时间内尽量公平筛选人才。
二、除Paper外,其他评价标准更难以达成
很多paper可能是既没有实用价值,又没有科学价值,高校能否可以用其他更有价值的指标来评价人才呢?当然可以。其实paper是目前高校最为简单的评价指标,一般只有毕业求职的博士,才以paper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
一旦成为高校教师,paper已然不是晋升的硬通货了,而只是标配的一部分,只有顶级期刊发表的文章才能作为破格的标准。与此同时,更难以拿到的基金、课题、项目等,才是高校评价人才的重要门槛。以“非升即走”为例,国内很多高校的副教授、教授的晋升标准是3年或5年内拿到一项国家级课题,另外再附加paper若干篇。
三、综合评价体系也难以用于高校评价人才
破除“唯Paper、课题、项目等等”单一评价体系的声音层出不穷,大家普遍认为追求Paper、课题、项目等,会使得有科研能力坐冷板凳的人被淘汰,而那些只追求发“无科学价值”的Paper的“假人才”会更进一步,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局面。
在大层面来说,只用Paper作为人才的评价标准是非常单一和不科学的,但作为高校评价人才而言,Paper是目前最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