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观经》原文。可见,带业往生,并非等同于带罪往生……
“诸罪消灭”,此诸罪是什么?
当然是恶道诸罪了,破戒造恶所结性罪,皆在其中……
罪者,即诸恶业,烦惑等,对真如自性(真心)的染污……
罪是从真心自性这个层面而言的。
----
【性罪】瑜伽九十九卷五页云:云何性罪?谓性是不善;能为杂染,损恼于他;能为杂染,损恼于自。虽不遮制;但有现行,便往恶趣。虽不遮制;但有现行,能障沙门。
----
罪即是对真如自性的染污。依染污浅深,而心现识变十法界之不等境相……
是入三途,还是出三界,这皆非神佛审判,而是自心识所变相应境界……
“性罪……虽不遮制,但有现行,便往恶趣”……
此性罪染污,是自己染的。他人强行染污亦不能,他人神力清洗亦不得……
所以,此罪,必须自力忏悔,就是佛菩萨,也不能他力灭罪……
佛若能他力灭罪,恶道三途早就不存在了,六道轮回亦当他力截断……
“诸罪消灭”,此诸罪是什么?
当然是恶道诸罪了,破戒造恶所结性罪,皆在其中……
罪者,即诸恶业,烦惑等,对真如自性(真心)的染污……
罪是从真心自性这个层面而言的。
----
【性罪】瑜伽九十九卷五页云:云何性罪?谓性是不善;能为杂染,损恼于他;能为杂染,损恼于自。虽不遮制;但有现行,便往恶趣。虽不遮制;但有现行,能障沙门。
----
罪即是对真如自性的染污。依染污浅深,而心现识变十法界之不等境相……
是入三途,还是出三界,这皆非神佛审判,而是自心识所变相应境界……
“性罪……虽不遮制,但有现行,便往恶趣”……
此性罪染污,是自己染的。他人强行染污亦不能,他人神力清洗亦不得……
所以,此罪,必须自力忏悔,就是佛菩萨,也不能他力灭罪……
佛若能他力灭罪,恶道三途早就不存在了,六道轮回亦当他力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