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见花吧 关注:223贴子:12,017
  • 1回复贴,共1

来自新年的心理独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是除夕,年,就这样到了。心,却依旧,像平静的湖面,无波无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不再是一种憧憬,而成为了一种形式。
以往过年,缺的是年货,不缺年味;现在过年,不缺年货,缺的是年味!过去的年味再也找不回来了!难忘今宵,唱了一年又一年,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那种激情,不变的是日出日落的一年四季,变了的是我们逐渐苍老的容颜!
难以找到原来的模样。岁月,更是无情的雕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岁月如梭,各位亲,且行且珍惜!
青丝已去, 白发染头! 儿女迈入中年, 孙辈吃穿不愁。 回首人生之路, 一腔热血东流。 有的还没退休, 就被上帝接走; 有的退休不久, 又躺医院床头; 我等非常幸运, 仍在到处晃悠!
无论同学, 还是战友, 你是大官, 应讲究安全着陆; 你是小官, 别总想名利双收; 你是教师, 别再靠补课创收; 你是作家, 别再瞎熬那灯油; 你是工人, 把勤俭二字记住; 你是农民, 那就任风雨飘流。 无论你官民穷富, 都要感恩知足, 快乐地向前走。
事事量力而行, 别听他人忽悠。 什么老有老的资本, 什么老有老的自由, 什么名山大川, 什么逍遥旅游, 殊不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人人都有难言的愁。 经济宽裕的没几人, 大多数都是穷朋友。 莫跟人比、 不寻别扭; 多点宽容、 少点需求。 只要有个好身体, 就要快乐向前走。
现今的我们: 已失去了, 青春的激情。 也淡化了, 中年的劲头。 经历了, 人间不平事。
喝尽了, 尘世红白酒。 展示了, 你我的善与美。 藏起了, 自己的苦与愁。 上奉养父母尽孝, 下操劳子女纷扰。 我们扪心无愧, 要快乐地向前走。
喜看半世纪, 沧桑变化, 我们超越了, 君王的享受。 不上早朝, 能知天下大事。 不用笔墨, 可写文章锦绣。 不问龙王, 能知四海波澜。 无须腾云, 可在蓝天行走。 高铁飞机, 已让地球缩小。 电脑网络, 已让天涯牵手。 我们赶上好时代, 就要快乐地 向前走。
我的同学、 我的战友、 我的亲朋、 我的伴偶, 自然规律要看透, 早走迟走都得走。 多想一些开心事, 莫为生计去发愁。 凭借一个好身体, 多吃一口是一口。 没钱转转周边景, 有钱来个环球游。 爱画的尽情画, 照猫画虎也很优。
爱唱的放声吼, 人人夸你嗓门秀。 爱跳舞使劲扭, 切记莫把地踩漏! 夕阳路上,, 快乐向前。 不留遗憾, 不留后手。 活一个寿比南山松不老! 盼一个福如东海水长流。春来了!蛇醒了!让我们喜看小龙抬头,常聚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28 10:39回复
    我国春节申遗成功,今年联合国把中国的春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了。
    春节的伟大之处,在于一个国家能不分天寒地冻与春暖花开的地域,居然这么自然、情愿、真心实意地加入如此重大的一次盛典,还是每年一次,从不间断,它的凝聚力到底在哪里呢?
    这就是家庭中亲情的力量,让中国人能够自觉地遵循着人伦的大道,它大于宗教,大于政治,大于金钱,不管家在穷乡僻壤,还是在灯红酒绿的都市,都要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往家奔,谁也阻挡不住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
    习俗的认同,是生活状态的一致性体现,长久生活状态的融合,势必形成共同的集体人格,从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这个文化的主脉,就是以家为核心衍生出的亲情之线。一个人即便走到天涯海角,心中都扯着一根无形的线。有多少中国人,就有多少条线,这些线织在一起,就是中国人用情感编织的血脉之网。这种巨大的凝聚力历久不衰,任皇权更迭、王旗易帜,中国人回家过年去滋润亲情的初心始终不改。“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就是中国人对宗族血脉的寻根问祖。
    有人曾经担忧过域外的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节日,会淡化中国人对自己传统节日的固守。可当人们在春运的当口,站在车站、码头、机场看看那些奔家去的人流,你就知道,心之所向,是怎样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
    就算把全世界的节日,都写在日历上,也撼动不了对中国春节的想往。一个融化在文化基因中的传统节日,对这个民族有如此强大的整合能力,多么令人惊叹。我们的春节,是我们对文化的认同、是对文化的自信,是文化自觉汇聚成的民俗、民心、民意。我们的春节,是全世界华人热爱生活、看重亲情的最好体现!
    伟大的民族必然诞生伟大的文化,伟大的文化必将凝聚伟大的民族!伟大不是吹出来的,是庞大的族群,经过几千年的磨难锤炼而根植血脉的认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28 1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