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24,880贴子:3,429,788
  • 26回复贴,共1

苏联在战前改进kv1可靠性并拉满产能会怎么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kv1的装甲在早期非常可靠,如果不生产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轻坦和多炮塔,拉满kv1是不是能在早期接战有效迟滞德佬?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06 12:15回复
    参考44年,45年的德国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06 14:52
    回复
      在大溃败得时候。
      用最精锐的部队,最忠诚的士兵,最悍不畏死的勇士,最才华横溢的将领,发动自杀冲锋,或者死战不退。
      以争取时间,让那些意志动摇的部队,那些心怀鬼胎的将军,那么吓破了胆的新兵蛋子有撤退的机会。
      你不觉得你的这个策略,从逻辑上就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吗?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2-06 14:58
      收起回复
        历史上kv1生产优先级已经非常高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2-06 15:29
        回复
          苏联最大问题是没有制空权,重型坦克不过是俯冲轰炸机,与88高炮靶子而已,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2-06 15:47
          收起回复
            不如提前把图哈干掉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2-06 17:22
            收起回复
              KV1有很多问题,可靠性只是其中之一,机动性的不足也是一大问题,这也是后续改进的重点,也是IS系列诞生的原因。巴巴罗萨行动早期KV1只能在特定战场给德军造成麻烦,比如克里米亚。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2-06 17:57
              回复
                KV1那稀烂的机动性和超高的故障率正是因为防御战才没有暴露出来,莫斯科战役反攻时候,大量KV1在雪地的表现直接让一线指挥员崩溃。后面做了改进发现还不如直接上IS,所以点满KV还不如点满34,假如开战后34数量增加一倍以上,德棍的坦克军损失就大了去。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2-06 18:07
                回复
                  前期苏联的纯坦克师啥来都一样吧。没维修没步兵没炮兵没高炮()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2-06 19:45
                  收起回复
                    不要做不可能实现的架空,这没有任何意义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2-06 20:34
                    收起回复
                      39-40年,红毛的发动机技术,变速箱技术,甚至悬挂技术,都不足以支持楼主的架空。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2-06 20:36
                      回复
                        比如有人架空,德三库尔斯克前解决了黑豹的所有机械问题,并拉满产能,最低限度达到历史上最高月产量。
                        43年1-6月,积累了1800黑豹,全部在库尔斯克参展,会怎样?
                        这样的架空有意义吗?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5-02-06 20:38
                        回复
                          相当于在前线多一堆固定堡垒,作用有限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2-07 19:29
                          回复
                            KV1不是一种好坦克。机动性差的离谱。
                            早期T34也不怎么样。其实41年投入战争的T34并不少,战前就有一千多了,战时又大批生产,大概总共有三千辆T34在41年到42年初投入了战场。数量并不少(对面德国坦克总量也就这个规模)。如果T34真的有碾压性的性能优势,装甲对抗上应该能明显体现出来的。实际上,由于观瞄能力极差,通讯能力基本不存在,早期T34在战场上又聋又瞎,谈不上有性能优势。至于那门羸弱的L11火炮,考虑到对面德国坦克炮也一样烂,倒是没啥好吐槽的。


                            IP属地:上海14楼2025-02-10 19:5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