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打仗的特点
凉山彝族打仗有它的特点,和蒙族藏族满族完全不同,他们从来不会和你打正面战,都是躲在高山上,藏在树林中,由于凉山的地貌都是高山深谷,官兵有后勤辎重,只能从谷中走,排成一条长龙,正好成为他们在高山上和树林中伏击的对象,每每造成重大伤亡后都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打枪。即使你发现了他们伏击的位置,你也追不上,因为凉山彝族人“蹊经熟悉,猱猿善登,如履平地”,能够迅速转移。他们身披羊毛披毡和擦尔瓦,在雪天和雨天也能够林栖野处,用羊皮口袋裹数日干粮,打仗不需要后勤补给,从小练习甩石头赶羊,箭法和枪法都很准,深山峡谷中的河流都没有桥梁,水流又急,官军拥堵通过或者撤退时,也是他们伏击的对象,所以湘军名将周达武在《征剿建南夷匪碑记》中说他们“善于攻人之整,袭人之疲,乘人之退,常以数十人敌千数百人之众”,这些情况不是今日内地汉族所能了解的。
凉山彝族打仗有它的特点,和蒙族藏族满族完全不同,他们从来不会和你打正面战,都是躲在高山上,藏在树林中,由于凉山的地貌都是高山深谷,官兵有后勤辎重,只能从谷中走,排成一条长龙,正好成为他们在高山上和树林中伏击的对象,每每造成重大伤亡后都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打枪。即使你发现了他们伏击的位置,你也追不上,因为凉山彝族人“蹊经熟悉,猱猿善登,如履平地”,能够迅速转移。他们身披羊毛披毡和擦尔瓦,在雪天和雨天也能够林栖野处,用羊皮口袋裹数日干粮,打仗不需要后勤补给,从小练习甩石头赶羊,箭法和枪法都很准,深山峡谷中的河流都没有桥梁,水流又急,官军拥堵通过或者撤退时,也是他们伏击的对象,所以湘军名将周达武在《征剿建南夷匪碑记》中说他们“善于攻人之整,袭人之疲,乘人之退,常以数十人敌千数百人之众”,这些情况不是今日内地汉族所能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