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战吧 关注:993,518贴子:32,798,845

睦酱大逃杀的内在逻辑—并非怪物,并非天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大家没注意到的地方,大喵“给观众想要的才是娱乐业”的回旋镖已经回收了。
本贴将论述睦现在状况的形成过程,以及回答“为什么非要是Ave Mujica”的问题。
可能附带一点文学理论的私货。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2-21 01:34回复
    cxy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21 01:37
    回复
      2025-08-04 20:13: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cy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2-21 01:39
      回复
        cy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2-21 01:47
        回复
          首先,是睦成为“多首怪物”的最初压力源。
          和一般孩子不同,睦作为童星从小备受关注和期待,过早地进入了娱乐圈的社交环境。
          即使是几岁的小孩,也可以从别人尤其是双亲的表情里读出失望、不满、扫兴这样的情绪。Motis小剧场里就有说错话冷场的情景,(我一开始就感觉到了违和感并认为这是为了让睦ちゃん这一角色“脱罪”虚构的动机,然而情景应该是真实发生过的),并且因为没能回应大人们的期待产生了压力。
          小睦本质上是一个无比温柔的孩子,所以她在无意间选择了回应外界期待,去成为一个“让所有人都开心”的存在。
          这一阶段,睦本能地依据外界反应调整自己的形态,所谓的表演天赋其实是“理解观众最想看到的东西”和“创作一个完整合理的形象”“适当的地表现出来”三者结合而成的天赋。这很难明显定义为表演,性质其实与“即使很累也要若无其事地给家人一个微笑”一样,是出于善意编织的一个个有说服力的谎言。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2-21 01:51
          回复
            cy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2-21 01:58
            回复
              第二阶段,随着小睦的长大,自我意识开始发芽,与迎合环境的表演开始发生冲突。
              但是你自己呢?你真的高兴了吗?你真的要仅仅以取悦他人为目的活着吗?能认可这就是你自己吗?(想想小剧场“虚伪的光”“黑暗中不能打开的门”“无法移开视线” )
              那么,以“宁愿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为前提,冲突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彻底抹杀自我,另一种则是小睦的情况。
              不愿意放弃强烈的自我意识,怎么办呢?
              构建幻想。那都不是“真正的我”,那些适应环境做出行动的“我”是演出来的角色。这种防御方式是祥睦的共同特色,也是Ave Mujica的起点。
              因为“我自己做会痛苦”,所以幻想出“代替我做这些的角色”,按需一键切换。这个时候,角色中还没有Motis和睦ちゃん这样的“独立意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具和脸的界限开始模糊了。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2-21 02:03
              回复
                cy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2-21 02:16
                回复
                  2025-08-04 20:07: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贴吧闪退打的字都没了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2-21 04:05
                  回复
                    cy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2-21 05:08
                    回复
                      第三阶段,角色产生自我意识
                      睦ちゃん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吉他。压力源一定程度消失。受祥的影响,睦自我的一面开始觉醒。
                      多重面具?不需要了,全给我死。
                      睦ちゃん是一个消极抵抗的形象,可以说在凸了一下不会说话人设之外,就是若叶睦抛下表演之后的【现实状态】(稍后论证)
                      然而就是在这里,真正的麻烦出现了。
                      为什么是睦ちゃん?
                      ①恐惧
                      为了自我保护,为了逃避责任,睦出于恐惧一开始就没有付出全部身心。海铃有多少备用乐队,睦就有多少备用人格面具。海铃有特殊意义D团,睦有特殊人格M女士。海铃在Mujica当无情佣兵,睦ちゃん同样不是完全的睦。
                      明白了吧,编剧这么安排第8集的结构自有他的道理。
                      ②爱
                      睦需要顾虑(尤其是C团时期的)小祥,需要用表演照顾不器用的妹妹。
                      ③无法呐喊
                      顺从祥子的睦ちゃん发不出自己的呐喊。CryChic足够美好,但并不是睦能够尽情表达心声的地方。睦把自己更有野心、有创作欲、表达欲的部分全切割了才有了为了Saki组crychic的睦ちゃん,这就导致睦ちゃん对CryChic的感情中有一点过犹不及的不真实感。其余四人在春日影中吐露心声,只有睦ちゃん在微笑中陷入沉默。
                      因为这几个因素,睦做了权限隔离,将吉他和与祥一起的经历赋予了原本用于应付家庭的睦ちゃん-人偶型,并且留下了一个一直担任幻想朋友的保护型角色Motis用于抗压。
                      然而,经历了一切的是睦ちゃん,承担痛苦、发泻情绪的是Motis,她们各自产生了只属于自己的感情,并且可以自主争夺身体。
                      真我是谁?
                      理论上,创作了角色们的若叶睦应该掌控一切,就如同人偶们的解释权应该只属于Ave Mujica的创始人丰川祥子一样。
                      ——只是月光给予的临时生命。然而,在月光被傲慢的造物主收回之时,人偶们却自己动了起来。
                      (大可不必担心睦ちゃん和Motis的存活情况,只看最后是什么形式的存活)
                      上层的剧本睦和下层睦ちゃん/Motis产生了错乱,表演与真实的界限愈加模糊,面具和脸已经无法分开。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2-21 05:26
                      回复
                        不如用精神分析来进行分析,我认为睦就是缺乏镜像阶段或者现在处于镜像阶段的角色,自我就是被误认的东西,是否定着表象和压抑欲望的意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21 08:10
                        收起回复
                          懒得更了,先把在别的贴子里的回复搬过来凑合一下。精神分析是好思路,可惜我没学多少,只能领会方法剩下的相信体验了。
                          --
                          莫应该是一个典型的精神病症状“我是某人头脑中的一个想法”。“觉得自己是角色之一”只是病理表现,睦ちゃん的躯体化和惊恐发作也不是演的。第三集小剧场我第一次看就知道这是在凸人设自我洗白,其实是压力之下抑郁复发→由于负罪感+不承认真正病因开始编人设→表演人设症状加重,而不是先有角色再有症状。
                          从分析角度来说,某种未解决的“冲突” 导致了睦莫分裂,冲突的和解会带来融合。从象征意义来说,遗忘使自己痛苦的想法获得(表面上的)幸福→ Motis可以死一下了;不想抹杀自己的一部分→ Motis最后一秒还是想活。“多重人格”是对自己的误认或者只是文学手法。
                          睦小时候应该是一个什么都吸收、没有特定自我认同的状态。吉他起了一个锚定认同的作用,剩下不再被认同的过去形态也不是被杀了而是“不需要了”“像死一样睡着了” (遗忘)。说起来祥所谓“哈气”其实也是起一个自体标定的功能,在混乱或抑郁的时候切割别人以体验心灵的界限。“只有吉他是我自己的东西”和“我只有Ave Mujica了”分别是Mutsumi和Saki的自我锚点,半身说还在发力。
                          顺便一提,大祥严选也可以科学解释为依恋模式的延续。举例来说有一个儿童通过与父母共同悲伤建立联结,这种接触形式成为他与他人依恋和联系的终生模式(“与共同哭泣相比一同欢笑是肤浅的” ),那么他以后很可能无意识地挑选出抑郁的人交往。如果编剧能力够强睦祥童年肯定还要回收。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5-02-23 23:04
                          回复
                            大逃杀并不是真大逃杀,而是人格定型、重塑的过程。玩泥巴的你已经死了,放话要当宇航员的你也死了,小时候和同学打架的你也死了,没看过Mujica的你也死了,第七集出来疯狂滑坡的你也死了。所以玩笑归玩笑,别真以为小睦是古神杀人狂。
                            ——是的,你也干了。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5-02-23 23:38
                            收起回复
                              2025-08-04 20:01: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个贴子的本意是绕过睦“天才”“怪物”的混乱设定,将混乱的内心戏表现暂时搁置不论,只从症状和可能的文学内涵入手。
                              然而,由于我又一次对编剧充满了信心,我要推翻小睦并非天才、并非怪物的论断。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5-02-24 00: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