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之前先声明一下,本贴的所有内容全都只是从一个普通玩家立场出发的个人观点 ,不代表任何人。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但是尽量别扣帽子,互相攻击。非常感谢。
——————分割线——————
首先从游戏的数值膨胀问题开始谈,这算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话题。
游戏的数值从客观上来说确实是一直在以一种很高的速度膨胀。虽然我并不认可那张流传比较广的图,用不同的深渊不同的机制下银枝的血量来计算膨胀幅度,但那张图也只是夸大了膨胀的速度,数值膨胀的本质是没变的。
不过在环境中怪物数值膨胀的前提下,自机角色的强度也在以大致相同的速率膨胀,这给了同金数下新老版本版本队在他们自己版本的深渊中的较为近似的游戏体验。且本身10t的要求并不高,即使是以零氪的水平在开服玩,拿满资源,好好规划的情况下稳定三路满星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这里我是基于我自己的开服零氪不吃激励欧号32限定金,限定金数往下折半模拟非洲零氪号,再根据自己的抽卡规划思路计算的。后面我可能会在楼中楼里聊一下我对于零氪玩法的理解和抽卡思路)
零氪能打满三路深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策划的数值膨胀控制还是挺好的,但我仍然认为策划的这种膨胀模式在星穹铁道这个游戏上是非常不合理的。
从强度党的角度出发,新角色对老角色的完全迭代是严重影响付出和回报的平衡的。在没有游戏官方承认的可供追求的高难环境(0t只是玩家自发的追求)的情况下,完整体系和额外星魂带来的只有心理满足,并不会带来任何游戏中的额外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角色一退就带着星魂一起退,而不是靠补金可以继续活跃在环境里,即使高命也会被新角色从数值到机制爆金币还要被环境针对,投入与收益就完全不成正比。
从厨力党的角度出发,不能带着自己厨的角色一直游玩是很痛苦的体验。
米家游戏的一大特色就是提倡“为爱买单”。这是部分群体总是拿来嘲讽mhy的四个字,不过我在这里客观的说,确实存在许多不求强度只是厨力氪金的玩家,在原神时期和铁道前期也会给大部分的限定角色大量的剧情塑造来吸引更多人抽卡。
在本身限定金价值高昂的背景下,厨力党甚至不能靠堆成本上高金强行让自己喜欢的角色活跃于当前版本获得优质的游戏体验,只剩下少数真爱用高配辅助和极致面板和调轴来为自己爱的角色打榜,这不是一个剧情游戏应该出现的问题。
我自己作为一个零氪,因为是前作玩家希儿厨,咬牙给希儿上了2+1,但是零氪补不起高配后续辅助,现在直接仓管查无此人,感觉很糟糕。
而近期的星穹铁道我明显感觉到对于新角色的塑造变少了。同行任务的缺失,主线里也少有高光(譬如灵砂,我至今看不出她在剧情里有什么高光。只是帮忙辩论了一场,补了点丹鼎司的设定,最后面对龙师还是靠的丹恒解决问题。还有阿格莱雅,在剧情里目前还没有太多贡献,且莫名其妙的在对着主角团唱了黑脸之后突然以主角团朋友身份而不是合作者身份自居。如果是我剧情看得不仔细冒犯了这两位角色的厨子,我先道歉并期望对我的指正)。我感觉铁道官方是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似乎是降低厨力在抽卡中的比重,全力推进数值和机制的吸引力,这对我这种厨力玩家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调整方向。如果真的往这个方向调整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弃坑。
我确实可以做到零氪三路满星,我也有信心在我后续即使变成非号的情况下好好规划也能持续三路满星。但我不希望这么玩下去。这样下去不仅我需要在游戏上花费更多规划时间,还不能对某个角色的剧情有太深的感触。一旦我喜欢上一个角色,我就一定会在未来ta退环境的时候没有任何方式让ta跟着我继续在游戏中前进而伤感,也会同时丧失在这个角色上投入的一切资源。
最近官方倒是说准备开始加强老角色了,希望他们真的能认识到现在铁道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做表面功夫。

——————分割线——————
首先从游戏的数值膨胀问题开始谈,这算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话题。
游戏的数值从客观上来说确实是一直在以一种很高的速度膨胀。虽然我并不认可那张流传比较广的图,用不同的深渊不同的机制下银枝的血量来计算膨胀幅度,但那张图也只是夸大了膨胀的速度,数值膨胀的本质是没变的。

不过在环境中怪物数值膨胀的前提下,自机角色的强度也在以大致相同的速率膨胀,这给了同金数下新老版本版本队在他们自己版本的深渊中的较为近似的游戏体验。且本身10t的要求并不高,即使是以零氪的水平在开服玩,拿满资源,好好规划的情况下稳定三路满星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这里我是基于我自己的开服零氪不吃激励欧号32限定金,限定金数往下折半模拟非洲零氪号,再根据自己的抽卡规划思路计算的。后面我可能会在楼中楼里聊一下我对于零氪玩法的理解和抽卡思路)
零氪能打满三路深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策划的数值膨胀控制还是挺好的,但我仍然认为策划的这种膨胀模式在星穹铁道这个游戏上是非常不合理的。

从强度党的角度出发,新角色对老角色的完全迭代是严重影响付出和回报的平衡的。在没有游戏官方承认的可供追求的高难环境(0t只是玩家自发的追求)的情况下,完整体系和额外星魂带来的只有心理满足,并不会带来任何游戏中的额外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角色一退就带着星魂一起退,而不是靠补金可以继续活跃在环境里,即使高命也会被新角色从数值到机制爆金币还要被环境针对,投入与收益就完全不成正比。
从厨力党的角度出发,不能带着自己厨的角色一直游玩是很痛苦的体验。

米家游戏的一大特色就是提倡“为爱买单”。这是部分群体总是拿来嘲讽mhy的四个字,不过我在这里客观的说,确实存在许多不求强度只是厨力氪金的玩家,在原神时期和铁道前期也会给大部分的限定角色大量的剧情塑造来吸引更多人抽卡。
在本身限定金价值高昂的背景下,厨力党甚至不能靠堆成本上高金强行让自己喜欢的角色活跃于当前版本获得优质的游戏体验,只剩下少数真爱用高配辅助和极致面板和调轴来为自己爱的角色打榜,这不是一个剧情游戏应该出现的问题。

而近期的星穹铁道我明显感觉到对于新角色的塑造变少了。同行任务的缺失,主线里也少有高光(譬如灵砂,我至今看不出她在剧情里有什么高光。只是帮忙辩论了一场,补了点丹鼎司的设定,最后面对龙师还是靠的丹恒解决问题。还有阿格莱雅,在剧情里目前还没有太多贡献,且莫名其妙的在对着主角团唱了黑脸之后突然以主角团朋友身份而不是合作者身份自居。如果是我剧情看得不仔细冒犯了这两位角色的厨子,我先道歉并期望对我的指正)。我感觉铁道官方是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似乎是降低厨力在抽卡中的比重,全力推进数值和机制的吸引力,这对我这种厨力玩家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调整方向。如果真的往这个方向调整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弃坑。

我确实可以做到零氪三路满星,我也有信心在我后续即使变成非号的情况下好好规划也能持续三路满星。但我不希望这么玩下去。这样下去不仅我需要在游戏上花费更多规划时间,还不能对某个角色的剧情有太深的感触。一旦我喜欢上一个角色,我就一定会在未来ta退环境的时候没有任何方式让ta跟着我继续在游戏中前进而伤感,也会同时丧失在这个角色上投入的一切资源。
最近官方倒是说准备开始加强老角色了,希望他们真的能认识到现在铁道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做表面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