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万吧 关注:2贴子:62
  • 1回复贴,共1

燃烧的秦腔,让人泪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天带走了他的容颜,他却以另一张脸惊艳世人,他便是最近火爆全网的民间艺人“西北秦腔王”的安万。从小面部就患有严重的血管瘤,一直被同龄人歧视嘲笑自卑贯穿了他的整个童年,直到九岁时他在村里涂上厚重的油彩遮蔽了面部的缺陷去台表演,台下的掌声让他找回了自信,让他可以大胆地表现自己,这也是他第一次获得别人的认可,也由此便爱上了秦腔,但他的人生并没有因此而一帆风顺,13岁刚加入秦腔剧团时,便因为面部原因不允许上台表演只能从事幕后工作。
安万没有放弃,反而越挫越勇更加刻苦练功,没人教就偷师学艺日复一日的练习,可几年过去依然没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在十九岁时他拿了所有的家底来组建剧团,本以为能一飞冲天却没想等来了秦腔的至暗时刻,他烧毁戏箱为了生存只能另寻他路,但期间仍在坚持苦练技艺.....
因为对秦腔有着独有的热爱,所以他没有放弃依旧坚守,随着传播方式的更新,非遗传统文化的慢慢复出,他再次被邀上台,真正开始了他的表演生涯,从台下的无名小卒再到台上的“西北秦腔王”他一路披荆斩棘完成着逆天改命,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哪怕网火爆火,也依然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我们的民族文化......
安万剧团也从开始的几个人发展成了100多名演员的专业民间秦腔剧团,粉丝也将安万称为“西北秦腔王”。也许正是这些民间艺人的坚持,才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作为民间最基层的演员们,虽然没有先进的设备、高薪报酬和舒适的环境,但他们台上的表演却投入了全部的对秦腔的敬仰和热爱。观众台下哭,演员台上哭,真心诚意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没有花篮,只有掌声和合唱!都说陕甘一家亲,秦腔心连心,演出现场群众把礼物堆满舞台!在寒冷的冬季让人感动到泪目!
万人合唱秦腔的场面这是首次在西北上演,多年戏曲的低迷让世人已经忘记了秦腔的豪迈和震撼!但唯有秦腔艺术文化传承的是人生悲欢、坎坷苍凉、家国情怀、慷慨悲壮、忠君爱民、为民请命,一曲曲大秦正声,高亢激越,演绎山河雄壮,人世百态,令人荡气回肠,难以释怀...
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没有文化就靠着经典曲目里的故事学做人的道理,例如《清风亭》告诉我们,不要去追一匹脱缰的烈马,用追马的时间备足草料,待到春暖花开之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可以巴结一个人,用讨好别人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更多的知友来接近你与你同行,用人情交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引人才是长久的,丰富自己的阅历比取悦他人的才华更有力量.....《三娘教子》讲述了三娘教育孩子恨天不成钢,望子成龙的故事。为了养子受尽千难万苦把子养大成人,唤起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要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深深感激,它激励着每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更深的爱与责任。
不管那个艺术团体能走进人们群众能给群众带来快乐都是最好的艺术,此时群众的掌声说明一切......安万牛啊,教会了所有的戏迷们看秦腔,学秦腔,参与秦腔,秦腔一定会火遍全国走向世界......
看着他们的演员阵容,舞台灯光都使得所有观众大开眼界,秦腔还能如此好看,让观众眼前一亮。
声、光、表演交融一起,把秦腔的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也让我感到由衷的激动和高兴,他们这一群人是用生命在演绎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戏曲文化,他们推进了秦腔难得再现的热潮,多少年没有的火爆场面,千人合唱秦腔的场面传递给我们高亢,悠远,呐喊中的风骨和豪情。犹如喝了一壶陈年老酒,沉浸中品尝出了哀婉中的无助,奋进中的勃发,余音缭绕后的甜美,与命运抗争的嘶吼!
安万剧院就如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整个西北戏迷朋友。西安的第一场演出因人员太多场地有限被叫停。他们没有理由不火爆全网,没有理由不让人传诵和爱戴.....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23 20:08回复
    贴主好文采!好强大的阵容,人山人海!


    IP属地:陕西2楼2025-02-25 11: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