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app组队模块离成熟完善还差很远,我这里不是为了争辩和批判,而是从问题导向谈改进措施。
ow1后期自定义大厅是最方便快速的成组方案,但是也沦为了三产的厂区,ow2直接砍了大厅。后续大家使用语音平台、加速器平台、甚至有主播自己搓了网页、小程序,但是总有缺憾。
大神上线了,我们能做到的改进有以下几个点:
一、现有的组队广场是交友组队,问题有以下几点
1.成队条件是关注并联系。这个条件与当下弱社交的游戏环境相悖,经常是你联系这个人,但是他半天才回复,而我已经不再需要组队了。
2.每一条发布的内容定位模糊。发布者分不清是求组还是带队,没有以“队伍”作为组队广场的核心对象,更像是求组队伍的个人虚荣作秀的卖身广告。
3.手机端每页仅能展示2个组队信息,每一条需求描述字数太多了,抓不到队伍的重点
改进方案:
1.明确组队大厅的发布和求组定位
a.发布者以队伍为对象构建明确的游戏风格,系统展示简洁直接,减少图文作秀的篇幅。
b.带队者要求在线或者能探活收到求组信息,否则关闭带队的队伍信息。带队者与游戏队伍需要有一定的责任绑定,最强的绑定方案是要求带队者有自定义房间(任意级别赞赏均可通过邀请ID方式拉组),中等绑定方案要求带队者战网在线,最弱绑定方案是明确成组时间超过成组时段自动关闭队伍信息。
c.求组者通过自动匹配快速找到未成组的队伍,支持双、3人求组匹配。
2.支持组队大厅每页6-8条的平面或者列表形式展示队伍,提高浏览效率。
3.加强信息管控,严查卖挂、情色、和富哥之间的恶臭三产。单独开辟一个板块,隔离唱歌房、狼人杀和其他代码自定义地图玩家。
二、现有的组队频道以聊天群的形式呈现,问题如下:
1.信息冗杂,没能区分组队信息和聊天信息。
2.过度闲聊容易出现攻击和争执言论。
3.目前热度尚可,但一旦热度下降群聊信息匮乏会给人一种不好的游戏热度预期。
改进方案如下:
1.结合“一、”大厅改动,把群聊形式改为“发布-求组”二维通道
2.关于组队目标,分为快速组队、竞技组队、街机组队,每个类别下,设置不同的成组条件。
a.在快速组队中,区分纯休闲组队和练习向的队伍,休闲娱乐类的快速组队不要求任何条件。在练习向的快速类别和竞技组队中,明确以数据驱动,形成组队激励,目前大神已经可以读取游戏数据,可以在部分认真组队的玩家队伍招募信息中设置粗略的条件,然后将这些“条件”转化为“任务”给玩家去完成,用“季度任务”形式,确保求组者的基本水平,而不是生搬硬套用段位分组。
b.“招募条件-季度任务”之间的关系,由专业的玩家负责调和发布,不能由带队者自主编纂。围绕“数据”构建“标签”,比如队伍需要一个长枪玩家,那就给“长枪”一个季度标签,满足“每季度艾什、黑百合、麦克雷、索杰恩时长1小时”为条件,玩家完成游戏内的快速积累时长,即可获得该标签,以标签为求组条件进组。
c.带队者通过成功带队累计成长值,成长级别解锁发布标签的能力,比如成功带队10次,可以招募“T位精通”玩家,“T位精通”要求季度T角色段位(仅竞技组队可用)、时长。成功带队100次,可解锁招募胜率数据标签
3.保留一定的聊天社交功能,并且签约一定的玩家维持聊天环境,严查严控带节奏、争执、外挂、三产等言论。
三、守望群组推荐功能定位模糊,问题如下:
1.同样是聊天群,但是功能性目的不明,守望先锋企业微信群的失败已经证明了即便是对接微信这种大平台依然失败,在app内做群组聊天的设想不言而喻,聊天目标和“二”频道功能严重重合。
2.群组没有归属感,游戏群52个人,赛事群2个人,讨论一群2个人,讨论二群1个人,这种分布的偏科说明了群组本身除了求组功能性重合之外,也存在本身的群组定位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3.宣传不够,群组死气沉沉,缺乏带动性的玩家,比如观赛群,至少有1~2个比赛主播,给玩家观赛渠道吧?至于线下观赛的组织,更需要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带群发展。
改进方案如下
1.把“组群”这个生硬的互联网用词,换成“公会”或者“战队”。战队由1000场成功成组的带队者有资质创建,或者特殊授予创建权限,确保战队的带队者具备一定的能力、时间精力、责任心。战队的成立,给与一定的特权,比如成员的免费统一改名机会,比如特殊的大神标签
2.对于公会的管理,展开来做会是很庞大的功能,所以要控制工会的数量,设置公会指标,人数少的,做三产的公会,一定时间后自动注销。
3.对游戏周边的玩家群组,单独开辟一个板块,不用放在组队工具里,单独给coser、线下观赛、解说比赛讨论构建几个板块,并且对每个板块设置一个负责人,给与一定的考核指标,促动游戏周边产业的发展。
以上是老玩家的个人观点,关于产业发展和环境的看法有一定的个人色彩,很乐于接受指正并且共同探讨。希望大神平台能抓住国服守望回归的热度,给玩家打造一个有名有实的组队系统。
ow1后期自定义大厅是最方便快速的成组方案,但是也沦为了三产的厂区,ow2直接砍了大厅。后续大家使用语音平台、加速器平台、甚至有主播自己搓了网页、小程序,但是总有缺憾。
大神上线了,我们能做到的改进有以下几个点:
一、现有的组队广场是交友组队,问题有以下几点
1.成队条件是关注并联系。这个条件与当下弱社交的游戏环境相悖,经常是你联系这个人,但是他半天才回复,而我已经不再需要组队了。
2.每一条发布的内容定位模糊。发布者分不清是求组还是带队,没有以“队伍”作为组队广场的核心对象,更像是求组队伍的个人虚荣作秀的卖身广告。
3.手机端每页仅能展示2个组队信息,每一条需求描述字数太多了,抓不到队伍的重点
改进方案:
1.明确组队大厅的发布和求组定位
a.发布者以队伍为对象构建明确的游戏风格,系统展示简洁直接,减少图文作秀的篇幅。
b.带队者要求在线或者能探活收到求组信息,否则关闭带队的队伍信息。带队者与游戏队伍需要有一定的责任绑定,最强的绑定方案是要求带队者有自定义房间(任意级别赞赏均可通过邀请ID方式拉组),中等绑定方案要求带队者战网在线,最弱绑定方案是明确成组时间超过成组时段自动关闭队伍信息。
c.求组者通过自动匹配快速找到未成组的队伍,支持双、3人求组匹配。
2.支持组队大厅每页6-8条的平面或者列表形式展示队伍,提高浏览效率。
3.加强信息管控,严查卖挂、情色、和富哥之间的恶臭三产。单独开辟一个板块,隔离唱歌房、狼人杀和其他代码自定义地图玩家。
二、现有的组队频道以聊天群的形式呈现,问题如下:
1.信息冗杂,没能区分组队信息和聊天信息。
2.过度闲聊容易出现攻击和争执言论。
3.目前热度尚可,但一旦热度下降群聊信息匮乏会给人一种不好的游戏热度预期。
改进方案如下:
1.结合“一、”大厅改动,把群聊形式改为“发布-求组”二维通道
2.关于组队目标,分为快速组队、竞技组队、街机组队,每个类别下,设置不同的成组条件。
a.在快速组队中,区分纯休闲组队和练习向的队伍,休闲娱乐类的快速组队不要求任何条件。在练习向的快速类别和竞技组队中,明确以数据驱动,形成组队激励,目前大神已经可以读取游戏数据,可以在部分认真组队的玩家队伍招募信息中设置粗略的条件,然后将这些“条件”转化为“任务”给玩家去完成,用“季度任务”形式,确保求组者的基本水平,而不是生搬硬套用段位分组。
b.“招募条件-季度任务”之间的关系,由专业的玩家负责调和发布,不能由带队者自主编纂。围绕“数据”构建“标签”,比如队伍需要一个长枪玩家,那就给“长枪”一个季度标签,满足“每季度艾什、黑百合、麦克雷、索杰恩时长1小时”为条件,玩家完成游戏内的快速积累时长,即可获得该标签,以标签为求组条件进组。
c.带队者通过成功带队累计成长值,成长级别解锁发布标签的能力,比如成功带队10次,可以招募“T位精通”玩家,“T位精通”要求季度T角色段位(仅竞技组队可用)、时长。成功带队100次,可解锁招募胜率数据标签
3.保留一定的聊天社交功能,并且签约一定的玩家维持聊天环境,严查严控带节奏、争执、外挂、三产等言论。
三、守望群组推荐功能定位模糊,问题如下:
1.同样是聊天群,但是功能性目的不明,守望先锋企业微信群的失败已经证明了即便是对接微信这种大平台依然失败,在app内做群组聊天的设想不言而喻,聊天目标和“二”频道功能严重重合。
2.群组没有归属感,游戏群52个人,赛事群2个人,讨论一群2个人,讨论二群1个人,这种分布的偏科说明了群组本身除了求组功能性重合之外,也存在本身的群组定位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3.宣传不够,群组死气沉沉,缺乏带动性的玩家,比如观赛群,至少有1~2个比赛主播,给玩家观赛渠道吧?至于线下观赛的组织,更需要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带群发展。
改进方案如下
1.把“组群”这个生硬的互联网用词,换成“公会”或者“战队”。战队由1000场成功成组的带队者有资质创建,或者特殊授予创建权限,确保战队的带队者具备一定的能力、时间精力、责任心。战队的成立,给与一定的特权,比如成员的免费统一改名机会,比如特殊的大神标签
2.对于公会的管理,展开来做会是很庞大的功能,所以要控制工会的数量,设置公会指标,人数少的,做三产的公会,一定时间后自动注销。
3.对游戏周边的玩家群组,单独开辟一个板块,不用放在组队工具里,单独给coser、线下观赛、解说比赛讨论构建几个板块,并且对每个板块设置一个负责人,给与一定的考核指标,促动游戏周边产业的发展。
以上是老玩家的个人观点,关于产业发展和环境的看法有一定的个人色彩,很乐于接受指正并且共同探讨。希望大神平台能抓住国服守望回归的热度,给玩家打造一个有名有实的组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