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吧 关注:36,901贴子:639,227
  • 11回复贴,共1

既然“江南曰扬州”就是江南,那么“淮海惟扬州”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样是古九州的典籍语句,甚至直到清嘉庆,道光,都有《淮海英灵集》收录扬州865名诗人的2488首诗,但有个扬州网友叫淮海风流的还被质疑不是扬州人。



IP属地:浙江1楼2025-03-05 15:48回复
    隋唐以降,“淮海”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黄海以西的特定区域,即隋炀帝所云“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概指的范围。
    北宋著名词人秦观《扬州集序》中指出了扬州“西北距淮,东南距海”的形势,也使得“淮海维扬州”这一理概念更为明确。
    阮元在《淮海英灵集序》中所谓的淮海“十二邑”,即江都县、甘泉县、仪征县、泰兴县、高邮州、兴化县、宝应县、泰州、东台县、如皋县、通州、海门厅。
    由此可以理解阮元所云“淮海”地域,乃以“江淮之间,东至于海”为基本范围,而清代淮海地区则是以扬州府城中心,通泰江海文化为辅翼的区域地理文化。


    IP属地:浙江2楼2025-03-05 15:57
    回复
      2025-09-18 10:12: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淮海地区为徐州、海州向江南的过渡。
      然十二邑皆处江北,地理环境与江南自有差异。
      淮海与江南虽然都具有泽国特点,但江南叠巘交映,淮海则少山。


      IP属地:浙江3楼2025-03-05 16:14
      回复
        从方言角度考察,淮海地区总体属江淮官话区
        扬州、通泰方言交流无碍,在同一方共同成长的淮海诗人具有语言文化上的认同感
        这是创作“同声”的人文基础
        二、俗相近,学相通,淮海地区民风整体相近,各邑民风亦同
        好儒学文是各邑民风的共性,也是形成淮海文学圈的重要因素


        IP属地:浙江4楼2025-03-05 16:20
        回复
          江南曰扬州。还有一句,东南曰扬州,越也。古代的扬和越统称,扬指的就是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05 18:45
          回复
            我本只知这本书,搜一下才发现原来还有清代淮海诗人,淮海文化圈这类的文化研究可供例证,这绝对是一个被忽略的东西,清代江南省里的“淮海文化”。


            IP属地:浙江6楼2025-03-06 05:03
            回复





              IP属地:浙江7楼2025-03-06 05:04
              回复
                有些人最喜欢吹的清代的“淮海”还就是江北的扬通二府,阮元即仪征人,他认证的淮海范围,我以前还没查过,这研究真的是常学常新,不断能有新的证据。


                IP属地:浙江8楼2025-03-06 05:11
                回复
                  2025-09-18 10:06: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只说江南曰扬州,不说淮海惟扬州。
                  只说江南省,不说江淮省,不说河南江北行省。
                  谈扬州找“江南”的诗句,无视扬州成千上万的江北,淮南,江淮,淮海证据,这就是双标。


                  IP属地:浙江9楼2025-03-06 07:11
                  回复


                    IP属地:浙江10楼2025-03-06 11:45
                    回复
                      两淮盐运使都能被当作江南


                      IP属地:浙江11楼2025-03-07 06:01
                      回复


                        IP属地:浙江12楼2025-03-10 11: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