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天宁寺吧 关注:164贴子:430
  • 1回复贴,共1

念佛证一心不乱是教人向上看,作最有把握的打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李炳南佛敩问答类编》
问:念佛琺门在理论上虽然说万修万亻去,并且记载了许多大德往生的实例。但从整体来看,念佛的人虽然多,往生的则万中无一。因为它的重点在‘一心’,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末法众生根机差,智慧浅,难以做到‘一心’,绝大多数人不过仅仅能够借念佛种种善根罢了,仍旧难逃轮回之苦。既然是这样,比起其他琺卝门来,净土也没有殊胜的地方。
李炳南答:一心有短暂和长久的分别,坚持得长久的人就往生上品,中间有所间断的,也不失为中下。虽然这种境界难得,果然深信切愿,经常提起念头,临终不遗忘,也就是心不颠倒,一定可以往生。经上说‘一心不乱’是教人向上看,作最有把握的打算。许多人不能往生是因为他们信不真,愿不切,净念常常间断,不能经常提起。这些人心不在焉,可东可西,摇摆不定,自然就没有往生的份了。
修其他琺门,必须断尽疑惑,眀心见性,才能成就,所以就叫做难行道。修净宗只要约束身心,一心念佛,就能感应道交,带业往生,所以说是易行道。古代大德说:‘不用三劫修福慧,只将六字出乾坤。’比起其他琺门来,怎么没有殊胜的地方呢?


IP属地:辽宁1楼2025-03-06 16:22回复
    ----
    按:前六品,皆是已证最浅伏惑事一心不乱,及以上者,这属于第一类决定往生,百分百能往生,且,是临终首日念佛入定,即可见佛往生,潇洒自在。念佛入相似位断惑事一心者,甚至可以随时随意自在往生。
    《妙宗钞》判第六品,世间善人往生,对应阶位并不高,只观行位初随喜品。念佛人精进念佛三年五载,兼严持五戒,多能证得。若未能证得者,便入第二类,临终念佛忏罪往生,须看临终诸缘。虽然也能往生,但并非百分百,毕竟至临终期间,存在很多变数,若有人横死定业先于成熟,来不及念佛,自然往生无望了。
    未得一心者,虽精进念佛,但所修只是散善,难灭定业。偶见念佛人横死者,就是此因。


    IP属地:辽宁2楼2025-03-06 16: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