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征服者4吧 关注:84,619贴子:2,722,227

低调的平民元帅(世4将领考据/07)托尔布欣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苏联在苏德战争期间一共晋升了8位元帅,其中罗司机,华司机,科涅夫都有着两次“苏联英雄”荣誉,朱可夫更是有整整四次,甚至55年才成为元帅的巴格拉米扬和崔可夫也各有两次。而却有且仅有一位,直到1965年才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而此人正是当今的苏系一坦,费奥多尔·托尔布欣。
到底是德不配位还是因为不得赏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收集了各方面的资料,试图从多维视角还原托尔布欣将军的真实面貌。
———
有好讨论,请勿上杠上线
若有错漏,欢迎指出
任何对人物的评论请在看完本篇后再进行,谢谢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09 15:01回复
    2楼是目录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09 15:01
    收起回复
      2025-08-09 08:44: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先说结论,托尔布欣是一位十分优秀且出色的将领,他谨慎的作战风格,冷静的思考方式,谦逊的人格品质,爱兵如子的行事风格让他在苏联将领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却也因此收获了几乎清一色的好评与褒奖。虽然不被斯大林所赏识,但他毫无疑问是苏联二战史中不可忽略的一位名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09 15:03
      回复
        1894年6月16日,托尔布欣出生于俄罗斯帝国雅罗斯拉夫尔省的一个富农家庭,他的父亲长期在圣彼得堡做饲料生意,而他也有机会到村里的教会学校上学。他的父亲在他13岁那年去世,于是在圣彼得堡的叔叔就抚养了他和他的兄弟们,他也在那里早早开始了打工。1912年,他毕业于圣彼得堡商学院,并在圣彼得堡一家商业合作企业担任了两年会计。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0岁的托尔布欣应征入伍,在完成培训后,被分配到西北方面军第6步兵师下诺夫哥罗德第22步兵团团部,担任摩托车驾驶员。
        1915年,托尔布欣由于作战勇敢且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他被送到拉宁鲍姆第一准尉学校进行学习,并在三个月学习结束后被授予准尉军衔。1915年9月,托尔布欣被派往西南方面军第9集团军扎穆尔第1边防步兵师的第2边防步兵团中,担任连长一职。
        (图为1915年的托尔布欣)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09 15:05
        收起回复
          1916年,在著名的布鲁西洛夫突破战役中,托尔布欣因为他在战斗中的冷静指挥为他赢得了圣安妮和圣斯坦尼斯劳勋章,并晋升为中尉,职位也在不久后升为营长。
          1917年,在二月革命后,他先后被选为团士兵委员会秘书、主席。6月,他率领部队参加了克伦斯基攻势,在这次战役中受脑震荡,离开了前线,于12月才出院
          ———
          十月革命后,他所在的部队被解散,托尔布欣复员回到圣彼得堡,因为在城市里无法谋生,他于1918年春回到了家乡雅罗斯拉夫尔省。回乡后,他任雅罗斯拉夫尔省桑德列夫斯基乡和沙戈茨基乡委员会军事领导人,10月,他在红军组建时应征加入,继续担任乡军事委员,之后进入西北方面军司令部参谋学校学习,毕业后担任了第7集团军第56步兵师作战部助理。
          1920年12月,托尔布欣任第56步兵师参谋长。在克里米亚战役中协助歼灭弗兰格尔白军残部,升任旅参谋长,他在内战中未卷入红军内部的派系斗争,其务实的作风得到高层赏识,在内战结束前晋升到了集团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他先后参加了苏波战争,镇压喀琅施塔得叛乱和卡累利阿对芬兰的一系列战争,均有突出表现。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09 15:09
          收起回复
            战争结束后,他继续担任56步兵师的参谋长,期间也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卫戍部队参谋长。1926年,托尔布欣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任第167步兵团团长。1930年10月,调列宁格勒第1步兵军任军参谋长。不久,再次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参与高级指挥人员进修班,直到1934年完全毕业
            ———
            1935年1月,他调任第19步兵军参谋长。1937年9月,调基辅特别军区第72步兵师师长,他也于1938年加入了联共,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1938年7月,托尔布欣升任外高加索军区参谋长,同时晋升师级军衔。在这个岗位上待了4年。1940年5月,红军将各级“将军”军衔引入其军衔系统中,托尔布欣也随后在次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09 15:10
            收起回复
              刻赤战役
              ———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8月,外高加索军区改为外高加索方面军,托尔布欣担任其参谋长。10月25日,为解塞瓦斯托波尔之围,托尔布茨协助方面军司令科茨洛夫中将参与了费奥多西亚-刻赤的登陆战役策划,成功迫使德军停止了对塞瓦斯托波尔的第二次进攻,并收复了刻赤半岛。12月,外高加索方面军改名为高加索方面军,托尔布欣继续担任参谋长。
              1942年1月28日,为便于对克里木和高加索两地部队进行指挥,高加索方面军分为克里木方面军和外高加索军区,托尔布欣担任了克里木方面军的参谋长。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09 15:12
              回复
                在成功收复刻赤半岛后,克里木方面军受命继续发动突击,以支援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战。但是从2月到4月,连续发动的三次大的攻势均未成功,但是这锅托尔布茨不背,由于1月18日在曼施坦因的反攻下,克里木方面军刚刚攻下的港口城市费奥多西亚再次被攻占,震怒的斯大林于1月下旬派遣了两名“最高统帅部代表”来到克里木方面军,而其中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德国间谍”列夫·扎哈洛维奇·麦赫利斯。
                ———
                这位靠打小报告上位的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兼国防人民委员在前线瞎指挥,他规定苏军阵地与德军之间不能超过50米,否则就是“胆小鬼”。他不允许苏军挖战壕,说这样是缺乏“进攻精神”。如此种种让托尔布欣忍无可忍,他抵制麦赫列斯的指挥方式,却反过来被他打小报告,最终麦赫列斯以托尔布欣作战不力为由,在3月10日将他免职并打发回莫斯科。托尔布欣离开后,麦赫列斯变本加厉,他架空了方面军司令员,使其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结果曼施坦因抓住机会,在刻赤半岛战役中一举击败克里木方面军,重新占领了刻赤半岛,苏军损失惨重,两个集团军几乎被全歼,将近25万人全军覆没,而托尔布欣成功逃过一劫。
                (图为麦赫列斯)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09 15:15
                收起回复
                  2025-08-09 08:38: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回到莫斯科后,托尔布欣临时被安排在国防人民委员下属的干部总局工作。1942年5月,托尔布欣在苏联人事局短暂任职后,被调任为斯大林格勒军区,负责部队后方职务。但一个月后,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当时,第57集团军正在瓦卢伊基—库普扬斯克—罗韦尼基以东一带修整。于是1942年7月,托尔布欣被任命为该集团军司令,隶属于由叶廖缅科将军指挥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
                  第57集团军负责斯大林格勒南部的防线,直接面对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的压力。托尔布欣通过灵活的防御战术迟滞德军推进,挫败了其从南面攻入斯大林格勒的企图,并给予了德军和罗军巨大的杀伤,可以说,托尔布欣的冷静指挥是斯大林格勒得以守住的关键之一。就像谢尔盖·比留佐夫在战后评价的那样:
                  “以我当时的眼光看,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托尔布欣已是个年近半百之人。他身材魁梧,面容宽厚而慈祥,给人以仁厚长者的印象。后来我完全确信了这种直觉判断,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他另一个鲜明特质——那种近乎超然物外的镇定。在我的记忆里,从未见过他情绪失控的模样。”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09 15:18
                  收起回复
                    顺带一提,找苏联的部队番号和归属是混乱和难找,第57集团军在1941年12月10日划归西南方向军,42年1月10日划入南部方面军,5月20日编入西南方面军,7月12日又被划入南部方面军,7月17日划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8月7日,划入东南方面军。9月30日,再次划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不是你们到底在干什么呢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09 15:18
                    收起回复
                      “……第57集团军始终以缜密周详、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防御作战和局部进攻战斗。这是一支秩序井然、组织严密的集团军,官兵们爱戴它的指挥团队,因为无论对任何军阶的官兵,托尔布欣都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恤爱兵的精神”
                      ———
                      11月,“天王星行动”开始后,托尔布欣的第57集团军被分配给顿河集群,由57集团军与第51集团军、近卫第2集团军共同组成反攻南翼集团,任务是击溃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与北翼的苏军会师卡拉奇,合围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
                      1942年11月20日,托尔布欣指挥第57集团军在暴风雪中发起突击,迅速突破罗马尼亚军防线。在三天内推进60公里,成功击溃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确保方面军快速部队进入突破口,完成了对德军第6集团军的合围任务。12月,托尔布欣率部参与阻击德军“冬季风暴”行动,巩固了包围圈,确保了第6集团军无法突围。
                      (图为在一次攻势中,托尔布欣的车陷入水塘无法开动,正在岸上等待救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09 15:22
                      收起回复
                        8月18日,为了彻底击溃受德军统帅部命令坚守在顿巴斯的南方集团军群约53万人(现在轮到最高统帅部坑曼施坦因了),托尔布欣的南方面军和马利诺夫斯基的西南方面军共计105.3万人一同发功了顿巴斯战役。南方面军在进攻第一天便楔入德军防线约10公里,近卫第4机械化军则从第5突击集团军制造的突被口加入战场,并在第二天向西防线推进了约20公里并渡过克伦卡河,在其右岸建立了一个登陆场。
                        ———
                        随后,南方面军继续朝阿姆夫罗西耶夫卡展开进攻,从而将该地的德军部队分割为两部分,之后向南进攻,并在30日解放了塔甘罗格,在德军米乌斯河防线上打开一个巨大的缺口。方面军航空兵和亚速海区舰队舰艇的突击打破了敌军经海路撤退的企图。8月底,西南方面军已向前推进50—60公里,从南面包围了驻守哈尔科夫的德军部队
                        9月1日,德军统帅部迫于局势命令曼施坦因撤退。南方面军在收复顿巴斯大部分地区后推进至莫洛奇纳亚河一带,为解放第聂伯河下游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顿巴斯战役中,红军推进约300公里,击溃了德军13个师,解放顿巴斯大批领土,使重要煤矿与冶金基地重回祖国怀抱。托尔布茨也在此战后的9月12日晋升为大将
                        (图为华西列夫斯基和托尔布欣在顿巴斯战役中一起视察前线)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3-09 15:26
                        收起回复
                          梅利托波尔战役
                          在顿巴斯后,为了继续扩大战果,趁使德军无法休整和补给的时候发动追击,9月26日,红军开始向梅利托波尔一带发动进攻,但由于红军自己的弹药也是捉襟见肘而效果不好,故托尔布欣暂停了进攻,待补充弹药后再发动攻势
                          ———
                          10月9日,攻势再次发动,而由以第28集团军的进展最大。仅仅次日,第28集团军已经推进至梅利托波尔市南郊,托尔布茨也果断的将主力调至此方向扩大战果,原定用于补充主攻方向的第51集团军及坦克军、骑兵军都转而补给给第28集团军。13日,第51集团军攻占了梅利托波尔南部地带。23日,第51集团军各部在第28集团军的协同下解放了梅利托波尔全市,德军完全无法阻挡红军的猛烈进攻,25日,德军被迫开始全面后撤,南部方面军继续追击。到11月5日战役结束时,方面军已经推进了整整300里,直至第聂伯河下游地带。
                          也是在1943年10月20日,南方面军改组为乌克兰第四方面军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3-09 15:29
                          回复
                            1944年1月30日,马利诺夫斯基和托尔布欣再次合作,发动了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肃清了在尼科波尔一带的德军,收复了重要的锰矿和铁矿区,成功推进至因古列茨河一线
                            4月8日,在华西列夫斯基的协调下,乌克兰第四方面军从锡瓦什湖和彼列科普地峡发动进攻,克里木解放战役正式爆发。4月8日,在整整两个半小时的炮兵火力和航空火力打击后,进攻开始。第51集团军率先突破了主攻方向的敌军防线,并推进至敌军侧翼。迫使敌军将主力部队由克里木北部向南撤退并将刻赤半岛东部的部队向西后退。
                            ————
                            4月15日至,红军推进至塞瓦斯托波尔前线,开始准备攻城,5月5日,近卫第2集团军首先发动佯攻,以吸引敌军防御部队。7日,红军在主攻方向上经一个半小时的炮兵和航空火力打击后转入进攻,并成功快速突破敌军防御。随后,攻城部队从北、东、东南三面实施进攻,歼敌3.75万人,迫使德军大部在5月8日晚乘船逃离塞瓦斯托波尔,但黑海舰队未能有效阻止,仅将4.7万人留在了黑海中
                            5月9日,塞瓦斯托波尔完全解放。12日,残留在克里木的德军第17集团军被全数歼灭,仅在赫尔松尼苏斯就有2.1万人被俘。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3-09 15:30
                            回复
                              2025-08-09 08:32: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
                              ———
                              1944年5月,由于乌克兰第四方面军的番号被撤销,托尔布欣接替马利诺夫斯基担任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司令,但尽管如此,两人很快又继续合作发动了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在戈尔什科夫(游戏中苏联唯二海将)的多瑙河区舰队的火力掩护下,托尔布欣的部队沿多瑙河两岸向南进攻,切断了德军溃退部队向布加勒斯特撤退的道路,协助第二方面军彻底击败了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消灭德军22个师,解放了摩尔达维亚并深推至罗马尼亚境内,推动了德军南线的全面崩溃。此役也直接导致罗马尼亚国王米哈伊一世发动政变,罢免了扬·安东内斯库,令罗马尼亚脱离轴心国,加入同盟国。
                              ———
                              托尔布欣也因此被晋升为苏联元帅,成为了战时最年长的新晋苏联元帅(50岁),也是二战中晋升最晚的苏联元帅之一(仅晚于梅列茨科夫)。但其从晋升中将到晋升大将却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斯大林并不赏识托尔布欣,质疑其“缺乏魄力”,无法承担元帅一职,但华西列夫斯基的力挺其谨慎的作战风格,这才得以晋升。在战后上,华司机如此评价到这位他尤为赏识的将军:
                              “战争年代特别鲜明地展现出托尔布欣的下列品质:恪尽职守,英勇无畏,统帅才能,对下属关怀备至。我这样说不是根据传闻,而是根据自己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顿巴斯、左岸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等地与他共事时的亲身感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3-09 15: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