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吧 关注:348,314贴子:12,371,122
  • 4回复贴,共1

【总结篇】关于霓裳学科可拓展12个学科的建议与战略实施方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战略布局背景
长安大学作为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在交通运输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学科具有显著优势。为响应国家"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双碳战略"等重大部署,建议通过"三维补全"战略拓展十二个关键学科,构建"陆海空天"全维度学科体系,实现从传统优势学科向未来科技高地的跨越式发展。

二、战略实施路径
(一)补全大交通学科集群(以交通运输工程双一流学科为核心)
1、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战略定位:打造低空智慧交通创新中心
■ 建设路径:依托现有交通工程学科群,聚焦无人机物流系统、通航交通管控、低空交通数字孪生三大方向。与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器设计)、西安交通大学(航空发动机)形成差异化布局,重点突破低空域智能导航、异构载具协同管控等关键技术。
■ 产业对接:建设"空天信息与智慧物流"交叉创新平台,承接民航局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项目,抢占万亿级低空经济市场。
2、船舶与海洋工程
■ 战略定位:构建内陆水域智能航运研发高地
■ 建设路径:整合水利工程、机械工程学科资源,聚焦内河绿色船舶、智能航道装备、近海生态工程三大领域。开发汉江黄金水道智能升级方案,研制适用于黄河流域的生态疏浚装备。
■ 区域服务:牵头组建"黄河-汉江航运科技创新联盟",支撑"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建设。
3、系统科学
■ 战略定位:创建多式联运系统优化国家实验室
■ 建设路径:运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公铁水空"多模态交通的协同优化,开发综合运输网络效能评估系统。构建交通-能源-环境耦合的数字孪生平台。
■ 学科交叉:与数学、控制科学共建"智能系统与决策优化"交叉学科博士点。
(二)完善地球科学体系(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为双核驱动)
4、生态学
■ 学科方向:重点发展生态地质学、矿区生态重建、流域生态修复
■ 平台建设:联合水土保持研究所共建"黄土高原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重大课题:申报"黄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协同演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5、海洋科学
■ 特色方向:陆海物质循环、近海生态工程、海洋地质资源
■ 战略合作: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建"黄渤海陆海相互作用"观测站
■ 科研突破:开展"西部能源走廊-海洋资源联动"关键技术攻关
6、大气科学
■ 交叉方向:地质-大气耦合过程、城市大气环境智能监测
■ 社会服务:建立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控技术中心,研发沙尘溯源预警系统
■ 学科融合:与地质工程学科联合申报"地球系统科学"新兴交叉学科
(三)填补陕西省学科空白领域
(3)系统科学
■ 建设目标:6年内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
■ 政府支持:申请纳入陕西省"双一流"建设攀登计划
■ 产业服务:开发西咸新区多式联运智能调度系统
(5)海洋科学
■ 区域定位:打造内陆省份海洋研究标杆
■ 资源整合:联合黄河水利委员会建立"流域-近海"联合实验室
■ 战略项目:牵头"黄河流域入海物质通量演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6)大气科学
■ 技术突破:研发重污染天气成因解析与应急管控系统
■ 平台建设:建设关中城市群大气环境超级观测站
■ 政策支持:申报陕西省碳中和关键技术专项
7、天文学
■ 学科特色:发展行星地质学、空间信息遥感技术
■ 校企合作: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共建"空间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
■ 应用转化:开发基于卫星遥感的地质灾害智能预警平台
(四)强化基础与新兴交叉学科
8/9 、物理/化学
■ 建设路径:设立"交通物质科学研究院",聚焦智能材料、新能源化学方向
■ 人才引进:实施"拔尖基础学科人才引育计划"
■ 平台升级:改造物理化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0、电子科学与技术
■ 发展方向:智能传感、车载电子系统、交通专用芯片
■ 产教融合:与比亚迪共建新能源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
■ 学科交叉:开设"智能交通电子系统"微专业
11、智能科学与技术
■ 建设重点:开发交通大脑、智能建造、智慧地灾三大知识图谱
■ 平台建设:筹建"交通系统人工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人才培养:试点本硕博贯通培养的"AI+交通"卓越班
12、集成电路科学与技术
■ 学科特色:聚焦车规级芯片、导航定位芯片设计
■ 校企协同:联合紫光国微建立芯片测试验证平台
■ 科研攻关: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芯片可靠性研究

三、保障体系构建
(一)政策支持体系
■ 争取将系统科学等四学科纳入陕西省"十五五"学科建设专项
■ 建立跨学科人才双聘制度与成果认定机制
■ 申报交叉学科自主审核试点单位
(二)资源整合机制
■ 组建"长安大学空天信息研究院"等四大交叉平台
■ 与航天六院等共建共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设立学科拓展战略基金(首期规模2亿元)
(三)实施步骤
■ 2025-2026年:完成学科论证与机构组建
■ 2026-2030年:实现硕士点全覆盖与省级平台突破
■ 2030-2035年:力争博士点全覆盖,斩获国家级平台与重大科研成果
四、预期成效
通过本方案实施,长安大学将实现:
■ 形成"立体交通+地球系统"两大世界级学科群
■ 填补陕西省4个一级学科空白
■ 培育3-5个新兴交叉学科增长点
■ 年新增科研经费超5亿元
■ 助力陕西建成"陆海空天"全维度创新高地
建议学校成立学科拓展战略专班,统筹推进学科论证、资源整合与建设实施工作,将长安大学建设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型标杆大学。


IP属地:湖南1楼2025-03-27 15:15回复
    长大的摊子铺不起来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27 19:07
    收起回复
      2025-08-07 16:55: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勾画了以立体综合交通、地球复杂系统世界级学科群为特色的长大蓝图,令人鼓舞!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27 20: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