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吧 关注:1,764贴子:25,581
  • 1回复贴,共1

六年代相李牧铍铸造于哪位赵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六年代相李牧铍目前只能确定不为赵王迁器,究竟是赵孝成王还是赵悼襄王时还存在争议。
赵悼襄王器可能性大,因为李牧抵御匈奴事迹是具有连续性的,不似中间经历过长平邯郸这种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事件,如果六年为赵孝成王纪年那就解释不通李牧为何在赵国将亡之时还能一直在代地搞生产、战备,中间赵孝成王还一直派人过来催战啥的,这些内容都反映李牧屯边时赵国并不处于遭到严重兵祸的状态。
据《长短经》引战国策:“武安君破赵长平军,降其卒四十余万,皆坑之。进围邯郸,而军粮不属,乃遣卫先生言于秦昭王曰:‘赵国右倍常山之险,而左带河、漳之阻,【有代马车骑之利】。 民人气勇,好习兵战。常会诸侯而一约为之纵长。明秦不弱,则六国必灭。秦所以未得志于天下者,赵为之患也。【今赖大王之灵,赵军破于长平,其信臣锐卒莫不毕死。】邯郸空虚,百郡震怖,士民咸怨其主。诚以此时遣转输,给足军粮,灭赵必矣。灭赵以威诸侯,天下可定,而王业成矣。””秦人卫先生也提到赵国是恃代马车骑之利与秦国对抗的,并点明长平之战赵国精兵尽丧,可趁机灭赵。可以知道赵国经常调动代兵参与中原战争,在长平之战“其壮尽于长平”“锐卒莫不毕死”的情况下,赵国还能在代地保留一支有生力量就不符合实际了,假如还有如此力量平原君还慌忙去魏楚搬救兵干嘛,还有邯郸之战时这支部队南下的话也和描述李牧屯边的原文也对不上。
所以这个“六年代相李牧”铍应该是赵悼襄王器,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太早了,这时李牧才二十岁左右,而且他不是赵宗室,不可能在这么年轻就能拥有掌管云中、代、雁门三郡防务的兵权。赵悼襄王六年(前239年)前有李牧将兵攻燕,后有李牧肥下却秦军,这个兵器正好可以解释李牧在史书上消失的十年间他去哪了并且在做什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30 16:13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19 2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