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吧 关注:367,932贴子:28,682,156
  • 11回复贴,共1

中国高铁偏爱英文操作手册?(转自FT中文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铁道部夸口说,中国各地迅速涌现的、工艺一流的高铁列车,如今完全是国产的,由大批中国工程师设计建造。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然而,目前看来,创造出这项正版知识产权的工程师们的聪颖程度,甚至超出了铁道部试图让我们相信的水平。在设计并建造了眼下正覆盖全国各地的新型高铁列车之后,他们似乎决定用英语——而非中文——编写供列车司机使用的操作手册。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这件小事是从中共发表的一篇热情讴歌“中国高铁一号司机”李东晓事迹的宣传材料中发现的。
     在接受国有媒体采访时,李东晓大谈自己和一位德国工程师打赌的事情。那位德国工程师说,李东晓绝对不可能按时学会驾驶新型“国产”高速列车,完成2008年奥运会前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首次试运行。
     但李东晓表示,经过昼夜奋战和不懈努力,他和他的团队在短短9天内,硬是把英文的操作手册翻译成了中文,并且学会了驾驶这种新型列车。
     李东晓打赌赢了那位德国工程师,而至于“国产”高速列车项目为什么会有德国工程师参与,相关报道中没有进行解释。
     然而,李东晓的叙述让人不由生出这样的疑问:发明了如此先进的高速铁路技术的中国工程师,为什么要用纯技术英语编写操作手册,给只讲中文的中国司机看呢?
     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由于急于吸收和“消化”西门子(Siemens)、阿尔斯通(Alstom)、庞巴迪(Bombardier)和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等外国公司的铁路技术,有些人忘了在将列车冠以“中国品牌”之前,应该事先翻译好操作手册。
     中国铁道部很早以前就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高铁技术的来源是毋庸置疑的。“中国铁路已经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核心技术……中国铁路拥有这类动车组的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市场被本国国有控股公司主导,中国制造商在本国银行廉价信贷的协助下,正开始把技术卖到海外,而大型跨国列车生产商则试图跟着它们搭个便车。当其它国家开始购买中国“国产”列车时,这些企业将为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泰国和沙特等国的列车司机提供什么语言的培训材料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译者/何黎



IP属地:北京1楼2010-12-24 13:32回复
    新华网原帖:
    中国高铁“一号司机”——记北京铁路局机务段动车组司机李东晓  
    2010年12月13日 13:29:11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题:中国高铁“一号司机”——记北京铁路局机务段动车组司机李东晓
         新华社记者   齐中熙
         2010年12月8日下午,一列动车组从北京抵达天津。列车停稳后,司机透过车窗看了一眼站台上的停车标志线,分毫不差!
         一米八的大个,制服笔挺,皮鞋锃亮。这就是被铁道部部长刘丅志军称为中国高铁列车司机NO.1的北京铁路局机务段动车组司机李东晓。
         伴随着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在他的人生履历中,创造了中国铁路历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批由电力机车司机考取200公里时速动车组驾驶证;第一批由时速200公里转型学习350公里动车组司机;他驾驶的CRH3型001号动车组,2008年在京津城际高铁试运行时跑出394.3公里时速,当时被称为“中国第一速度”;他的CRH3型动车组驾驶证编号是0001号……
         专家怀疑中,10天开走最先进动车组
         1995年,年仅25岁的李东晓经过严格筛选,正式成为一名列车司机。在此之后,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列车速度等级的快速提升,连李东晓本人也没想到。
         1997年以后,中国铁路开始了令人炫目的多次大提速,李东晓的列车也跟着不断升级换代。
         他最初开的是时速80公里的内燃车,然后是时速120公里的内燃车,再又是时速140公里的电力车。2007年,中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李东晓又开上了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
         2008年初,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准备在刚刚铺通的京津城际高铁运行,北京铁路局所有领导一个声音:“把最难的活儿、最先进的车交给东晓!”
         这年3月,李东晓等10位司机到唐山轨道客车公司接受德国专家的培训,计划10天后把第一列350公里动车组开到北京。5个月后,京津城际高铁就要开通,时间不等人!
         德国专家麦克斯是德国高铁最高等级的司机,听说中国同行10天后就要把这列世界最先进的列车开走,连连摇头:“没有两三个月,你们是开不走的!10天,你们只能把车拉走。”说完,把一本670多页的《CRH3型动车组技术资料》推过来。
         是把车开回去,还是拉回去,不仅关系一个司机的脸面,也关系到中国铁路的尊严。李东晓脾气上来了:“10天后我们肯定开走!”
         “如果你的技术不达标,我绝不放行。”麦克斯也很坚定。
         李东晓指指麦克斯胸前佩戴的徽章——那是代表德国高铁最高等级的司机徽章。“如果我们开走了,您就把这个给我留个纪念。”
         “一言为定!”
         李东晓一行白天听德国专家讲课,晚上整理笔记。不懂的就查,就问,夜里忙到清晨四五点,睡上两三个小时爬起来继续听课。一本厚厚的德语字典快被他们翻烂了。第五天,允许上车实操了,李东晓他们在德国专家的指导下,驾驶着动车组沿着4公里试验环线一圈圈地转。
         10天培训结束,李东晓登上驾驶室,一路飞驰向北京进发。一言不发、表情严肃的麦克斯坐在一旁全程监控。抵达北京南站后,麦克斯终于露出满意的微笑,他摘下那枚闪闪发亮的徽章,郑重戴在李东晓胸前。
         李东晓他们10天的昼夜奋战,还收获了一个“额外”成果。那本670多页的《CRH3型动车组技术资料》,经他们学习整理,缩编成一本60多页的《CRH3型动车组操作手册》,为后来大规模培养动车组司机提供了中国化的第一本实用教材。
    


    IP属地:北京3楼2010-12-24 13:33
    回复
      新华网网址: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2/13/c_13646919.htm


      IP属地:北京4楼2010-12-24 13:34
      回复
        高铁就是个笑话啊,行内人都知道,我们亲爱的,敬爱的刘部长忽悠大众呢


        IP属地:江苏5楼2010-12-24 13:35
        回复
               资料的理解难度,更是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技术资料》是一本670多页的德文“大砖头”。翻译是铁路外行,专业术语翻译得极其怪异。再加上高速动车知识覆盖了信息、材料、力学等新领域,李东晓们没有一个是大学生,必须从头学起。
          ————by 中国共丅产党新闻网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104/13471046.html
          


          IP属地:北京6楼2010-12-24 13:37
          回复
            回复:3楼
            首先这是德文不是英文,其次这是动车不是高铁


            IP属地:江苏7楼2010-12-24 13:46
            回复
              回复:7楼
              楼主明显是美分党,德文硬要说英文,春秋笔法嘛


              IP属地:上海8楼2010-12-24 14:34
              回复
                回复:7楼
                哥们你先搞清楚什么是crh3什么是crh2再来炫耀你的高铁或是动车吧。


                9楼2010-12-24 15:12
                回复
                  和谐号。很和谐。。。大家和谐。


                  IP属地:江西10楼2010-12-24 15:14
                  回复
                    NC,看清楚那是08年


                    12楼2010-12-24 15:37
                    回复


                      IP属地:安徽13楼2010-12-24 15: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