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数吧 关注:172,752贴子:4,201,622
  • 0回复贴,共1

金口透易梅花占—兵形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兵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兵形势主要指战术方面的运用,是做部队训练的。古人打仗讲究阵法,之前的公开课里面给大家讲古星象,东方青龙七宿中,也就是地支卯木所居的正东方有氐房心三宿,这里面有一个战阵,其中的星官有阵车,有骑官。
古代打仗用战车,一般情况下战车的排布是前面一辆车,车上站三个人,这三个人包括马都披着很厚的铠甲。中间的人驾驶马车,左边一人持弓,右边一人持戟,一个做远攻,一个做防守。早期的战阵之中是27个人,这就是星象之中说的三三九,三九二十七,这是列阵的车兵。到后期发展到75人,车上三人,车下72人,车下这72人是轻装步兵。这样就形成了一组,叫一乘,每一乘是一辆车加下面的步兵,一共75人。一百乘就是7500人,如果是千乘,就是75000人。所以古代讲千乘之国,说明国家有将近十万的兵力,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可以无敌了。
这些战车不是胡乱的去冲,他要训练战阵。多少辆车集合成一个什么样的形式,在战场上采取什么样的战术,如何冲杀,如何防守,重甲车有多少,轻车有多少,这都是有配合的。
我们从古代兵书里看到很多这种战阵的记录。评书里也常常听到这种东西,比如什么一字长蛇阵,雁翅阵等等,这一类的阵法都要训练。好几万的人打仗,不是随便喊个号令,大家往前冲就行了。这时候要用到旌鼓,旌是旌旗,鼓是金鼓,金是指铜锣,鼓是指战鼓。所有的部队,每一个战阵都是有旗号的,旗号之间有组合。战阵之间如何冲,如何退,都需要有旌和鼓的号令。
古代兵法说,闻鼓则进,闻金则退,就是听到鼓声要往前冲,听到鸣金的声音,就一起往后退,这样的话战阵才不会乱。所有这些战法都需要事先训练,没有长期的训练是做不到的。而且中国古代车站的战法,只要是能够站到车上的,都不是普通人,全都是贵族。早期的步兵也是贵族,就是我们说的百姓,古代你只要是有姓的,这些人都是贵族。到了后期战争规模扩大,平民也加入到士兵中,但是只要能站在车上的都是贵族。古代的车战相当于是坦克部队,身上都是重甲,装甲都是自备的,准备这一套东西,花费是很高的。
欧洲中世纪,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写的名著《唐吉柯德》,唐吉坷德是一个破落贵族,买不起马,骑头驴,带一个仆从,这是西方贵族。中国早期贵族传统和西方是有相近性的。刚才说的这种种训练之法,这属于兵形势的内容,兵形势家相当于部队中训练主官。所以兵形势才叫,“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就是通过战阵的训练,能够在战场上达到分散聚拢、相背冲锋,变化无常,这都需要通过旌鼓旗号和声音来传递信息,旌鼓在古代叫仪,后期有的数术—奇门遁甲,就是数术中特别典型的模仿战阵的方法,奇门遁甲是可以用来制敌,可以用来训练,可以用来布阵的。


IP属地:北京1楼2025-04-03 10:5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