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生物特性在离开活体后会持续变化,为了让细胞暂时脱离生长状态,以便生命科学研究能够顺利开展,常常需要借助液氮罐来冻存细胞。从专业角度来讲,细胞冻存温度至关重要,关乎细胞能否在冻存期间维持活性。

那液氮罐究竟多少度冻存细胞呢?
其实,为细胞冻存提供低温环境的并非液氮罐本身,而是罐内充装的低温液氮。实验室常用的液氮罐,在未充装液氮时,罐体处于常温状态,此时若将细胞样本放入,细胞会很快死亡,根本无法实现长期存储。只有当罐内充装了液氮,把细胞浸泡在液氮之中,才能够实现细胞的长期冻存。
而液氮的温度,就是细胞冻存的温度,这个温度为 - 196℃ 。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细胞的生物活性会完全冻结。曾经就有科学家将在液氮罐内冻存了四十年的干细胞取出,令人称奇的是,解冻后的干细胞依然能够满足细胞移植标准。这充分说明,只要罐内的液氮量充足,细胞便有希望获得四十年以上,甚至近乎永久的保存。

不同标准下的温度考量
我国药典给出的建议是将细胞保存于液氮或 - 130℃以下的环境中 。美国药典对此也有相关规定,在气相液氮容器中,非临床标本温度不能高于 - 130℃,临床材料温度不能高于 - 150℃ 。以常见的液氮细胞罐为例,它的冻存架顶部,也就是靠近罐口的位置,低温能达到 - 190℃左右,而这里恰恰是整个细胞罐中温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其他冻存区域的温度均低于此处。并且,其内部各个细胞存储区域之间的温差不超过 10℃,完全符合甚至优于中外药典所设定的标准。对于细胞而言,这样的温度条件极为适宜,既能让细胞暂停活动,又不会因低温而被冻坏。

液氮罐的类型及温度特点
液相液氮罐
液相液氮罐是比较常见的类型。在液相液氮罐中,生物样本是直接浸泡在液氮的液面之下的 。这种储存方式下,只要液氮能够覆盖住样本,样本所处的温度就会长期稳定在 - 196℃。这是因为液氮在常压下的沸点就是 - 196℃,样本浸泡其中,能始终处于这个稳定的低温环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液氮的蒸发率与罐口口径大小有关,口径越大,液氮挥发速度越快,也就意味着需要更频繁地添加液氮。
气相液氮罐
气相液氮罐的样本存储方式有所不同,生物样本是储存在液氮温度区域的氮气氛围中,并非直接浸泡在液氮里 。罐内的温度存在一定区间,样本存储区域从上到下温度依次递减。就拿接近罐口的位置来说,温度大约在-190℃左右,这个温度范围符合细胞等样本- 150~-190℃的存储需求。与液相存储不同,气相存储中液氮和样本之间有托盘分隔,能够有效防止样本之间的交叉污染以及冻存管爆管等问题。

如何利用液氮罐做好细胞冻存
冻存前准备
在将细胞放入容器冻存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好合适的冻存液。常见的冻存液配方,如 DMEM:FBS:DMSO 的比例可以是 7:2:1 或者 5:4:1 等,具体配方可根据细胞类型进行调整。配好冻存液后,需将其放入 4℃冰箱预冷。同时,按照常规的细胞传代方法对细胞进行消化、离心处理,之后加入冻存液重悬细胞,并将细胞悬液分装入 1ml 的冻存管中。接着,把装有细胞的冻存管放入程序降温盒,再将程序降温盒放入 - 80℃冰箱中过夜。
转入液氮罐冻存
经过在-80℃冰箱过夜后,第二天就可以将细胞转入液氮罐中进行长期冻存了。在将细胞放入液氮罐时,要注意液氮的添加量,必须确保液氮能够完全覆盖住细胞。因为液氮会不断挥发,如果细胞完全暴露在液面上,液面上、下会存在温度差,随着液氮持续挥发,这个温度差会越来越大,如此温度波动很可能影响细胞活性。所以,为了样本保存的安全性,厂家一般都会建议将细胞完全浸没在液氮中。

液氮罐在细胞冻存中的重要性
液氮罐对于细胞冻存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就像是细胞的 “冬眠舱”,为细胞提供了稳定、超低温的环境,让细胞在其中 “沉睡”,等待被唤醒用于后续研究。无论是基础医学研究中的细胞实验,还是生物医药产业中的细胞治疗研发,亦或是珍稀细胞资源的保存,液氮罐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而且,不同类型的液氮容器,如储存型适用于室内液氮静置贮存,可用于存储细胞、组织等样品;运输型经过专门防震设计,不仅能静置贮存,还能在充装液氮状态下用于运输低温样本,不过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剧烈碰撞和震动 。科研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液氮罐来满足细胞冻存及相关操作。

在选择液氮罐进行细胞冻存时,一定要关注罐内温度、各存储区温差等关键指标,确保其符合药典规定区间,这样才能挑选到真正适合细胞冻存的,为细胞研究提供可靠保障。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些内容,能对各位在细胞冻存以及液氮罐使用方面有所帮助。

那液氮罐究竟多少度冻存细胞呢?
其实,为细胞冻存提供低温环境的并非液氮罐本身,而是罐内充装的低温液氮。实验室常用的液氮罐,在未充装液氮时,罐体处于常温状态,此时若将细胞样本放入,细胞会很快死亡,根本无法实现长期存储。只有当罐内充装了液氮,把细胞浸泡在液氮之中,才能够实现细胞的长期冻存。
而液氮的温度,就是细胞冻存的温度,这个温度为 - 196℃ 。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细胞的生物活性会完全冻结。曾经就有科学家将在液氮罐内冻存了四十年的干细胞取出,令人称奇的是,解冻后的干细胞依然能够满足细胞移植标准。这充分说明,只要罐内的液氮量充足,细胞便有希望获得四十年以上,甚至近乎永久的保存。

不同标准下的温度考量
我国药典给出的建议是将细胞保存于液氮或 - 130℃以下的环境中 。美国药典对此也有相关规定,在气相液氮容器中,非临床标本温度不能高于 - 130℃,临床材料温度不能高于 - 150℃ 。以常见的液氮细胞罐为例,它的冻存架顶部,也就是靠近罐口的位置,低温能达到 - 190℃左右,而这里恰恰是整个细胞罐中温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其他冻存区域的温度均低于此处。并且,其内部各个细胞存储区域之间的温差不超过 10℃,完全符合甚至优于中外药典所设定的标准。对于细胞而言,这样的温度条件极为适宜,既能让细胞暂停活动,又不会因低温而被冻坏。

液氮罐的类型及温度特点
液相液氮罐
液相液氮罐是比较常见的类型。在液相液氮罐中,生物样本是直接浸泡在液氮的液面之下的 。这种储存方式下,只要液氮能够覆盖住样本,样本所处的温度就会长期稳定在 - 196℃。这是因为液氮在常压下的沸点就是 - 196℃,样本浸泡其中,能始终处于这个稳定的低温环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液氮的蒸发率与罐口口径大小有关,口径越大,液氮挥发速度越快,也就意味着需要更频繁地添加液氮。
气相液氮罐
气相液氮罐的样本存储方式有所不同,生物样本是储存在液氮温度区域的氮气氛围中,并非直接浸泡在液氮里 。罐内的温度存在一定区间,样本存储区域从上到下温度依次递减。就拿接近罐口的位置来说,温度大约在-190℃左右,这个温度范围符合细胞等样本- 150~-190℃的存储需求。与液相存储不同,气相存储中液氮和样本之间有托盘分隔,能够有效防止样本之间的交叉污染以及冻存管爆管等问题。

如何利用液氮罐做好细胞冻存
冻存前准备
在将细胞放入容器冻存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好合适的冻存液。常见的冻存液配方,如 DMEM:FBS:DMSO 的比例可以是 7:2:1 或者 5:4:1 等,具体配方可根据细胞类型进行调整。配好冻存液后,需将其放入 4℃冰箱预冷。同时,按照常规的细胞传代方法对细胞进行消化、离心处理,之后加入冻存液重悬细胞,并将细胞悬液分装入 1ml 的冻存管中。接着,把装有细胞的冻存管放入程序降温盒,再将程序降温盒放入 - 80℃冰箱中过夜。
转入液氮罐冻存
经过在-80℃冰箱过夜后,第二天就可以将细胞转入液氮罐中进行长期冻存了。在将细胞放入液氮罐时,要注意液氮的添加量,必须确保液氮能够完全覆盖住细胞。因为液氮会不断挥发,如果细胞完全暴露在液面上,液面上、下会存在温度差,随着液氮持续挥发,这个温度差会越来越大,如此温度波动很可能影响细胞活性。所以,为了样本保存的安全性,厂家一般都会建议将细胞完全浸没在液氮中。

液氮罐在细胞冻存中的重要性
液氮罐对于细胞冻存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就像是细胞的 “冬眠舱”,为细胞提供了稳定、超低温的环境,让细胞在其中 “沉睡”,等待被唤醒用于后续研究。无论是基础医学研究中的细胞实验,还是生物医药产业中的细胞治疗研发,亦或是珍稀细胞资源的保存,液氮罐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而且,不同类型的液氮容器,如储存型适用于室内液氮静置贮存,可用于存储细胞、组织等样品;运输型经过专门防震设计,不仅能静置贮存,还能在充装液氮状态下用于运输低温样本,不过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剧烈碰撞和震动 。科研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液氮罐来满足细胞冻存及相关操作。

在选择液氮罐进行细胞冻存时,一定要关注罐内温度、各存储区温差等关键指标,确保其符合药典规定区间,这样才能挑选到真正适合细胞冻存的,为细胞研究提供可靠保障。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些内容,能对各位在细胞冻存以及液氮罐使用方面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