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联友杯第四题(5-10名)
.
5-10名
16号总分702:排名5:获赖建宁青眼
两千年慨一剑悲怆,赍志未酬,荩忠何遽,谁复弘民本惟绥,政本惟仁,邦本惟固;
方寸地恸孤悬鼎祚,长城自坏,独木难支,我犹哭祸秦者赵,亡秦者亥,弃秦者公。
点评汇:
孙虹:此联首先以两千年后的作者悲切情感切入,一慨一恸笔锋沉郁顿挫,吊之欲然,上联两自对句后,三本问的治国理想与扶苏之赍志未酬形成张力,下联三亡哭之悲怆步步递进,是长城自坏的有力注脚,较好地完成了题旨。
刘薇:下起不好,幸结句有所挽回,排比句想法不错。
王永江:整体不错,但结句只归结到秦,格局小了些。
杨志峰:整联印象之深在乎一气呵成,通贯自然,而其中最为亮眼的则是上下结三句之排比,而难能可贵的是,三排比句无多赘言,字字觉有份量,表意深刻诚挚,读至“弃秦者公”处时,很难不怅然若失……
白国成:惜下结过露了。
韩超:前几年有电视剧《大秦赋》极力讴歌大秦盛世,其暴政如斯,竟有此颂。作者吊扶苏,亦在哀秦,读之生厌。但观点相左不掩其吊古之才。
韩奕:语感甚佳,所应商榷者,赍志与荩忠对举细究不当,荩、忠为并列词,民本惟绥亦不当,绥字本意为车中之把,不可以为民本,此处即使用安都会更切些;邦本惟固亦可斟酌,虚词表意尤须恰当。立意上有自己的想法,语言上追求用古典词汇来增加陌生感与深度,路子是很好的,勉之。
.
47号总分701:排名6:
原外我空愁,对斜阳烟锁、衰草风摧,更随处铜驼与残碑。断雁啼乌听遍,声声怨从善如登,得意则崩。休休,借问遗魂,基业六百年骤倾,楚人一炬竟何有;
垄头君莫苦,想玄武刀光、汴京烛影,复几多靖难和夺嫡。世家本纪读来,字字哀堂上冕旒,冢中手足。罢罢,且酾浊酒,幽冥三千里此去,异代相逢应不孤。
点评汇:
王永江:内容写的蛮多,挺顺畅,但感觉表达的含义并不多。
杨志峰:此联角度颇为刁钻,以主人公之“我”的角度,颇如絮语,说与人听(或者管你听不听)。但除了言自家之悲外,又拉开时空,以更大的格局拓展了深意,“不孤”语既是自我安慰,也算是主人公深沉的千古之慨吧。
白国成:长而不冗,允为作手。
韩超:吊味极浓。晋人有《吊秦皇赋》云“致周章之百万,取发掘于项王”,与有上结相似之声。下比借“唐宋明清”几朝手足相残事,亦是吊扶苏,亦是吊古。
韩奕:整体看来应归入词法一类,只罢罢一词败味过甚,或可以了了、莫莫之类替之,上比完成度及笔力优于下比。
文伟:能发能收,唐宋明清四典出彩。出幅铺陈稍过。
.
39号总分698:排名7:
侍父以愚殉之孝,侍君以愚殉之忠,叹尔情耽腐礼,误国较赵宦官、李丞相殊途共辙,可怜乔梓离心,终教鹿马亡秦祚;
立储为长亦兼贤,立子为贵亦兼勇,如公身负资望,遭逢与汉刘据、明朱标异代同悲,倘若泉台聚首,应泣龙蛇对楚囚。
点评汇:
孙虹:此联观点新颖,引人注目。以双愚两立起句,揭示储君悲剧乃王朝痼疾,中腰之殊途共辙,异代同悲,采用顶针对仗法点破历史宿命,最后以可怜终教倘若应泣之逐步递进形成张力,或议或叹中完善吊之主旨。
刘薇:将个人性格与行为作为立论的基础,议论辛辣,下比的畅想也很有意味。惜负资望一句,已包含于上比的字里行间,不宜再提。
王永江:上下联都写扶苏,另分别拉人作衬,稍觉拘于其本人了。
杨志峰:立意深沉洞彻,行文表意引经据典、辗转腾挪,排比、比照相间而成,虽文长但意与气皆不觉阻滞,殊为难得。整联述论循循而来,条分缕析,叫人不觉间颔首赞同。另外难能可贵的是,虽为长联,但细节之对仗却未轻易放宽,上下结犹见其严,兼顾论见、美感与理趣,值得赞赏。
白国成:极切身份,下联犹能荡开。
韩奕:表意明白、用词能切之作。
文伟:另辟蹊径,事典对仗亦见功底,惜乎礼望失替。
.
23号总分695:排名8:获张荣沂青眼
活一人未必阻秦火,戕一人或可证秦冤,自兹臣死、子死、民死俱寻常事视之,岂曰怀仁,空悲万姓类刍狗;
若谏而不听焉为忠,若殪而不避莫论孝,所谓君恩、父恩、国恩又两千年过矣,何堪赴义,忍见独夫冠沐猿。
点评汇:
刘薇:国恩接两千年过矣不免生硬,上结略空泛,下结过狠戾,对仗见用心。
王永江:此联之思想由古及今。
杨志峰:发常言但觉晓畅深刻,循一线娓娓而叙,形成一种推心置腹的交流情境,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本有善诱之心,亦闻弦外之音。
白国成:运气贯通无碍,功力深厚。
韩奕:讽当若是,惟可证秦冤处有违和感,似更可证秦不冤。上结以寻常语更能衬独夫畜沐猴之指斥。
文伟:长于思辨。对幅起句表述略有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