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施工乳化沥青,需特别注意材料稳定性、施工工艺和养护条件,以确保粘结强度和路面质量。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案:

一、材料选择与储存
1.乳化沥青类型
优先选用慢裂型乳化沥青(如CSS-1h),延缓破乳时间,避免高温下过早固化。
添加抗剥落剂(如胺类、石灰)提高与集料的粘附性,减少湿度影响。
2.储存条件
储罐温度控制在 20~50℃,避免暴晒导致水分蒸发或破乳。
储存时间不超过 48小时(高温下稳定性降低),使用前搅拌5分钟。
二、施工环境控制
1.温湿度监测
施工温度:地表温度≤50℃(超过时需洒水降温)。
湿度要求:相对湿度≤80%,雨天或雨后24小时内禁止施工。
2.基层处理
彻底清洁基层,无积水、油污。
高温时提前喷洒少量水雾降尘,但避免形成明水。
三、施工工艺调整
1.喷洒/拌和工艺
喷洒量控制:高温下蒸发快,可增加5%~10%用量(原设计1.2kg/m²调整为1.3~1.4kg/m²)。
拌和时间缩短:集料与乳化沥青拌和后需在 15分钟内 摊铺完成,防止提前破乳。
2.摊铺与压实
连续作业:减少接缝,摊铺后立即用钢轮压路机初压(静压1~2遍)。
压实温度:控制在乳化沥青破乳前(表面变褐色时),终压完成时间不超过1小时。
四、养护管理
1.初期养护
施工后 24小时内 禁止车辆通行,高温时覆盖土工布减少水分蒸发。
若遇突发降雨,立即用防水布保护,雨后检查粘结情况。
2.开放交通时机
通过 粘轮试验 确认:轮胎碾压后无沥青粘附即可开放(通常需48小时)。
五、常见问题与应对
1.破乳过快,高温蒸发/材料不稳定,改用慢裂型,添加缓破乳剂
2.粘结力不足,高湿导致集料表面水膜,预干燥集料或掺2%消石灰
3.表面泛油,用量过多或压实延迟,减少喷洒量,缩短压实时间
六、安全措施
1.防暑防护:施工人员穿戴透气工装,避开正午(11:00~15:00)作业。
2.防火防爆:乳化沥青储罐远离明火,现场配备灭火器。
3.关键提示:
施工前需通过 试验段验证(建议50~100m),调整参数后再大面积施工。若湿度持续>85%,建议暂停作业。

一、材料选择与储存
1.乳化沥青类型
优先选用慢裂型乳化沥青(如CSS-1h),延缓破乳时间,避免高温下过早固化。
添加抗剥落剂(如胺类、石灰)提高与集料的粘附性,减少湿度影响。
2.储存条件
储罐温度控制在 20~50℃,避免暴晒导致水分蒸发或破乳。
储存时间不超过 48小时(高温下稳定性降低),使用前搅拌5分钟。
二、施工环境控制
1.温湿度监测
施工温度:地表温度≤50℃(超过时需洒水降温)。
湿度要求:相对湿度≤80%,雨天或雨后24小时内禁止施工。
2.基层处理
彻底清洁基层,无积水、油污。
高温时提前喷洒少量水雾降尘,但避免形成明水。
三、施工工艺调整
1.喷洒/拌和工艺
喷洒量控制:高温下蒸发快,可增加5%~10%用量(原设计1.2kg/m²调整为1.3~1.4kg/m²)。
拌和时间缩短:集料与乳化沥青拌和后需在 15分钟内 摊铺完成,防止提前破乳。
2.摊铺与压实
连续作业:减少接缝,摊铺后立即用钢轮压路机初压(静压1~2遍)。
压实温度:控制在乳化沥青破乳前(表面变褐色时),终压完成时间不超过1小时。
四、养护管理
1.初期养护
施工后 24小时内 禁止车辆通行,高温时覆盖土工布减少水分蒸发。
若遇突发降雨,立即用防水布保护,雨后检查粘结情况。
2.开放交通时机
通过 粘轮试验 确认:轮胎碾压后无沥青粘附即可开放(通常需48小时)。
五、常见问题与应对
1.破乳过快,高温蒸发/材料不稳定,改用慢裂型,添加缓破乳剂
2.粘结力不足,高湿导致集料表面水膜,预干燥集料或掺2%消石灰
3.表面泛油,用量过多或压实延迟,减少喷洒量,缩短压实时间
六、安全措施
1.防暑防护:施工人员穿戴透气工装,避开正午(11:00~15:00)作业。
2.防火防爆:乳化沥青储罐远离明火,现场配备灭火器。
3.关键提示:
施工前需通过 试验段验证(建议50~100m),调整参数后再大面积施工。若湿度持续>85%,建议暂停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