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吧 关注:413,957贴子:11,476,948

这不是用典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圈外人,高中生感觉人说曹老板抄袭这话好迷惑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28 11:31回复
    用典和抄袭有时不是一回事吗,用的好叫用典 用的不好叫抄袭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28 12:50
    收起回复
      2025-08-09 13:12: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可以这样划分,用典是自己创造语言表达同一个含义。而抄袭是直接把原诗或者说原词改一下,引用一两句不属于抄袭的范畴。况且诗歌中的抄袭多指变几字,不变意,是对全诗词的整个篇幅限制的。而且诗歌中抄袭这个概念很含糊,毕竟没人会改别人诗词来冒充自己的(注明改诗或者仿诗当然不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28 14:23
      回复
        不算用典,属于化用。
        一模一样的东西拿过来,不过问题也不大。
        本来天下文章一大抄,好的文字被历代传诵学习欣赏致敬当然很正常。
        更何况是曹操这种文学大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28 19:30
        收起回复
          金陵仙人辞汉歌有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28 23:13
          回复
            现代版权制度就是个魔怔资本主义制度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28 23:35
            收起回复
              在古代属于引用别人的句子,其实说抄也没毛病,只不过诗经里的句子在古代是名句,大家都知道是引用的,就无所谓了
              古人也没版权意识,所以抄的情况不少,比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雨打梨花深闭门等等,都是用了好几遍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4-29 00:22
              回复
                江西诗派就有“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的创作手法,其实就和曹操这种一样,化用诗句甚至跨体裁化用都很常见,比如把名诗化写成词之类,苏轼周邦彦都是高手。
                就算是直接用的也不少,比如欧阳修《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苏轼《水调歌头》更是直接说“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其实这句出自王维《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说到底文学也不全是抄袭,黄庭坚就认为,读书是常看常新,所以在不同时间和不同背景下读同一段文字会有不同的感悟,就好像诗经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和曹老板的含义就不是一样,要结合上下文甚至作者创作生平和创作背景才能看到文学的含义吧,以意逆志就是如此吧。
                就同一句“山色有无中”,王维是禅机,欧阳修是豁达,苏轼就是回忆,风格都不一样,更何况读者的心情呢?文学还是需要一点艺术细胞才能感受到美的,只是用文字的排列组合角度去看待抄袭与否,不那么恰当吧,语句是皮囊,是躯壳,意才是作品的核心和作者的情感,有新的意在里面,一两句一模一样又有何妨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4-29 01:09
                收起回复
                  2025-08-09 13:06: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抄袭要偷偷摸摸的抄,正大光明借用大家都知道的名句一般情况下是致敬和用典故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4-29 07:19
                  回复
                    论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教员《水调歌头·长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4-29 08:30
                    回复
                      顶一个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4-29 09:24
                      回复
                        可以这样说其实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4-29 09:41
                        回复
                          李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教员: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4-29 10:37
                          回复
                            古时候人写诗写文章,用典多代表自己懂的多读书多,读者以知晓文中所有典故出处为荣。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5-04-29 10:45
                            回复
                              2025-08-09 13:00: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绿牌觉得:有重合的部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4-29 1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