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咖啡馆飘着焦糖玛奇朵的香气,我对着玻璃窗整理裙摆时,看见陈原穿着磨旧的运动鞋穿过马路。他手里攥着杯便利店买的冰美式,塑料杯壁上的水珠滴在洗得发白的帆布包上——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
一、点餐台上的「算术课」
他选的餐厅在商场负一层,霓虹灯牌写着「会员日全场8.8折」。翻开菜单时,我注意到他指尖在「招牌牛小排」和「特价套餐」之间犹豫三秒,最终指向角落的「工作日特惠饭」:「这个含例汤和小菜,比单点划算17%。」
服务员递上热毛巾,他却从帆布包掏出独立包装湿巾:「消毒更彻底。」我点了份黑椒牛柳意面,他盯着菜单皱眉:「意面碳水太高,不如换成蔬菜沙拉,还能省15块。」上菜后,他把我碟子里的玉米浓汤分走半碗:「例汤单点要22,别浪费了。」
二、电影票根上的「微积分」
饭后他提议看电影,打开购票APP时突然顿住:「等下,这里有个新用户立减10元的券。」他熟练地切换账号,用我的手机注册新会员,转头笑道:「这样两张票能省20,够买杯奶茶了。」
选座位时,他坚持买倒数第二排的边角位:「中间位置贵15,其实看字幕清晰度一样。」影院冷气太足,我随口说「有点冷」,他从包里翻出折叠小毯子:「带了备用的,租毛毯要30块,不划算。」电影放到高潮,他突然凑过来耳语:「我算过了,这场电影人均消费78,其实在家用投影仪看更划算——我那台二手的才800块。」
三、停车场里的「线性代数」
散场后他说「顺路送我」,开的是辆十年车龄的银色轿车。路过收费亭时,他盯着显示屏喃喃自语:「停了3小时20分钟,超过10分钟又要多收5块。」边说边猛踩油门,在倒计时结束前冲出栏杆。
路过便利店,我想买瓶水,他摇下车窗:「喝我的吧,后备箱有整箱矿泉水,批发价1.2一瓶。」递过来的塑料瓶上,标签已经被阳光晒得卷边。车子在路口等红灯时,他突然指着仪表盘:「油表快见底了,你家附近有没有便宜的加油站?比市区每升能省8毛。」
四、买单时的「极限挑战」
分别前,他掏出手机计算账单:「午餐138,电影票80,停车费15,合计233,AA的话你转我117。」我刚要转账,他突然拍脑门:「等等,我用了餐厅会员积分抵20,应该减去10块,你转107就行。」
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帆布包的拉链头在风里晃荡。我看着他蹲下身系鞋带,露出磨破的袜子边缘,突然想起朋友说他是「资深程序员,生活极简」——原来「极简」是把每分每秒都换算成硬币的重量,把约会变成一场精密的成本核算。
五、后视镜里的「微分方程」
回家后收到他的消息:「今天约会总消费213,平均每小时成本53.25,高于我预期的40。下次建议去公园散步,成本可控且利于交流。」我盯着屏幕笑了,想起他计算例汤性价比时的认真表情,突然觉得有些荒诞——原来在他的世界里,连心动都需要先通过投资回报率的审核。
后来朋友问起相亲结果,我晃了晃手机:「他适合找个能和他精确计算奶茶糖分、共同研究超市满减规则的人,而我……」想起便利店那瓶没接的矿泉水,突然觉得轻松,「还是更喜欢和愿意为我多停半分钟车、让我在冷天喝上热奶茶的人约会——哪怕他算不清小数点后两位。」
城市的夜灯在窗外流淌,我删掉对话框里打好的「谢谢款待」,改成:「你很擅长规划生活,但我更想找个能和我一起浪费时光的人。」发送键按下的瞬间,仿佛看见无数硬币从对话框里滚落,叮叮当当地,在月光里铺成两条平行的路。
一、点餐台上的「算术课」
他选的餐厅在商场负一层,霓虹灯牌写着「会员日全场8.8折」。翻开菜单时,我注意到他指尖在「招牌牛小排」和「特价套餐」之间犹豫三秒,最终指向角落的「工作日特惠饭」:「这个含例汤和小菜,比单点划算17%。」
服务员递上热毛巾,他却从帆布包掏出独立包装湿巾:「消毒更彻底。」我点了份黑椒牛柳意面,他盯着菜单皱眉:「意面碳水太高,不如换成蔬菜沙拉,还能省15块。」上菜后,他把我碟子里的玉米浓汤分走半碗:「例汤单点要22,别浪费了。」
二、电影票根上的「微积分」
饭后他提议看电影,打开购票APP时突然顿住:「等下,这里有个新用户立减10元的券。」他熟练地切换账号,用我的手机注册新会员,转头笑道:「这样两张票能省20,够买杯奶茶了。」
选座位时,他坚持买倒数第二排的边角位:「中间位置贵15,其实看字幕清晰度一样。」影院冷气太足,我随口说「有点冷」,他从包里翻出折叠小毯子:「带了备用的,租毛毯要30块,不划算。」电影放到高潮,他突然凑过来耳语:「我算过了,这场电影人均消费78,其实在家用投影仪看更划算——我那台二手的才800块。」
三、停车场里的「线性代数」
散场后他说「顺路送我」,开的是辆十年车龄的银色轿车。路过收费亭时,他盯着显示屏喃喃自语:「停了3小时20分钟,超过10分钟又要多收5块。」边说边猛踩油门,在倒计时结束前冲出栏杆。
路过便利店,我想买瓶水,他摇下车窗:「喝我的吧,后备箱有整箱矿泉水,批发价1.2一瓶。」递过来的塑料瓶上,标签已经被阳光晒得卷边。车子在路口等红灯时,他突然指着仪表盘:「油表快见底了,你家附近有没有便宜的加油站?比市区每升能省8毛。」
四、买单时的「极限挑战」
分别前,他掏出手机计算账单:「午餐138,电影票80,停车费15,合计233,AA的话你转我117。」我刚要转账,他突然拍脑门:「等等,我用了餐厅会员积分抵20,应该减去10块,你转107就行。」
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帆布包的拉链头在风里晃荡。我看着他蹲下身系鞋带,露出磨破的袜子边缘,突然想起朋友说他是「资深程序员,生活极简」——原来「极简」是把每分每秒都换算成硬币的重量,把约会变成一场精密的成本核算。
五、后视镜里的「微分方程」
回家后收到他的消息:「今天约会总消费213,平均每小时成本53.25,高于我预期的40。下次建议去公园散步,成本可控且利于交流。」我盯着屏幕笑了,想起他计算例汤性价比时的认真表情,突然觉得有些荒诞——原来在他的世界里,连心动都需要先通过投资回报率的审核。
后来朋友问起相亲结果,我晃了晃手机:「他适合找个能和他精确计算奶茶糖分、共同研究超市满减规则的人,而我……」想起便利店那瓶没接的矿泉水,突然觉得轻松,「还是更喜欢和愿意为我多停半分钟车、让我在冷天喝上热奶茶的人约会——哪怕他算不清小数点后两位。」
城市的夜灯在窗外流淌,我删掉对话框里打好的「谢谢款待」,改成:「你很擅长规划生活,但我更想找个能和我一起浪费时光的人。」发送键按下的瞬间,仿佛看见无数硬币从对话框里滚落,叮叮当当地,在月光里铺成两条平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