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吧 关注:9,994贴子:268,306

私以为,封建王朝不能解决北方少民政权南下,缘由如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个方面回答,终结此问题。
第一方面,根本上来说,汉人政权作为农耕文明,很早就占据了适合农耕的汉地十八省。大西北,蒙古和大东北,苦寒之地 ,不适合农耕,无法进行殖民。这些地方对汉人来说全是烂地。即使到了现代,东北也是人口净流出地区。无法进行殖民,这就注定不能从根本上终结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不能解决问题。
第二方面,军权和皇权的矛盾。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只能退而求其次。建立一只强大的北方边军,防止北方少民政权的攻击。这需要足粮足饷,打造一只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但是有这样一只边军,皇权就危险了。极易形成军阀格局,拥兵自重。所以历代皇权既防边军,又防北方少民政权。互不信任,内耗严重。
第三方面,儒家愚民疲民弱民的政策,不能形成最后的全民团结一致对外。其实,汉人政权与其说是封建政权,不如说是大号的奴隶制政权。而北方少民政权可以说是议事民主制的强盗部落政权。这种组织结构甩南方奴隶制政权几条街。可以组织全民抢劫。但南方却不能组织全民反抗。
更令人可悲的是,最后把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整合在一起的居然是满清。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07 18:21回复
    游牧民族打草谷有天然优势。谁都解决不了游牧民族南下,能解决的只有马克沁。马克沁不需要长时间的骑马,射击训练,单纯靠经济人口碾压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07 18:36
    收起回复
      2025-08-05 04:29: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写的什么玩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5-07 19:10
      回复
        东北那边自古就是汉地。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5-07 19:19
        回复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鞑靼国家中华民族狼图腾的偏见。
          游牧民族只有一点强于农耕文明,那就是动员成本,一个发展出货币体系的国家,要培养一个脱产士兵,成本远大于游牧或者渔猎这种产训一体的部族。帝国的边境一定会刷新出蛮族,国家正常运转时,他们什么都不是,运转不良,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内外勾结,当占据农耕人口以后,他们的动员成本也会迅速上升。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5-07 20:05
          回复
            沙俄占领西伯利亚的时候,它可是一个封建国家。


            IP属地:新疆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5-07 20:30
            回复
              你所谓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从17世纪开始就被沙俄暴打,而沙俄派遣到外东北的囚犯人渣殖民团满清还要以优势兵力才能勉强击败,归根结底是随着火枪火炮发明升级带来的技战术变革使得步兵崛起,农耕文明训练一个职业士兵的成本大大降低,游牧渔猎政权产训合一的优势被彻底击垮,整个17,18世纪也是游牧政权彻底衰落的时代,而满清只不过迟到了时代红利,很多满夷还恬不知耻的大吹特吹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5-07 20:49
              回复
                1,汉人王朝对农耕文明以外地区也不是一点统治力都没有,西南的云贵高原也是渔猎民族,但是通过羁縻方式,还是做到了有限统治。北方草原地区的确没有有效统治手段,但是方法用对也是可行的。满清的盟旗制度,将草原分割成多个分散的小部落,只要不存在统一指挥草原领袖,基本就不能对中原王朝产生威胁,草原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各个部落相互攻伐,比如铁木真之前是没有蒙古的,是铁木真将所有草原部落都打败了才有了蒙古。满清的盟旗制度让草原成一盘散沙,有各自的边界,谁要扩张就打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5-07 21:19
                回复
                  2025-08-05 04:23: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军权与君权。需要看你的制度设计。扶苏蒙恬有长城军团30万人,一份诏书就让扶苏自裁,蒙恬乖乖上囚车。曹魏使用人质制度,钟会伐蜀的军队人质都在魏国,他要造反,收下也不听他的。失败的例子,唐玄宗给了安禄山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有了地方行政权,财权,长期指挥同一支军队,只要有一点野心,换个人也造反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5-07 21:28
                  回复
                    3儒家没有刻意去弱民,你看过儒家经典,就能发现孔子的理想社会不是民弱。民弱的结果,来自于贵族阶层贪婪,不断的通过自身的权力去侵吞平民的资产,所以王朝末期土地兼并非常严重。不存在团不团结的问题,而是中央朝廷能不能有限管理,让生产资源,调用资源,使用资源,就不怕草原部落,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同样是汉人政权的汉唐,成功调配了资源就能吊打北方游牧部落。你成功调配了人力,还有什么团结问题?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5-07 21:40
                    回复
                      总结一下楼主的3个观点:
                      1.民族性有问题,爱好安逸
                      2.制度有问题,限制了军队发展
                      3.底层思想有问题,不能全民动员。


                      IP属地:广东11楼2025-05-07 22:36
                      回复
                        北方南下是必然
                        从北方草原角度讲
                        物资匮乏,孩子都养不活,怎么办,一个字,抢。
                        带大伙抢到东西的首领就是好首领,带大伙不被抢的就是好首领,就这么朴素。
                        所以草原的日常就是头领带大伙干干干,直到有一天草原没什么弱鸡了,要么跑路要么融合,大伙战力都很猛,为了抢那点东西死一堆人不值得。
                        这时候出了个点子王,南下搞一把,结果盆满钵满,家家户户每年饿死的人少了,头领也更受推崇。就算撞得头破血流,过段时间还会再出一个点子王。
                        这种事一直循环发生,本质就是北方生产力不行,不然谁不怕死啊。他们也知道抢人家东西不道德,也会愧疚。野蛮,凶恶,只是无奈的选择,为了生存嘛。饿死别人总好过饿死自己。
                        这就是缘由咯,以古代的生产力,运输力解决不了。


                        IP属地:山东12楼2025-05-08 14:59
                        收起回复
                          其实如果时代背景设立在古代,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大一统制度缺乏动员能力。加上重文抑武,国家常备军战力下架的话面对强力的游牧民族进攻时抵抗乏力。不仅是游牧民族问题只要是强力一点的外敌都打不过。典型的就是明朝嘉靖的南倭北虏问题。
                          由于我们是中央集权,所以最后一定会导致地方军备松弛甚至是毫无军力。历朝历代造反席卷数省就是这个原因。军力要么集中在首都要么就是外患比较严重的北方,内陆省份可以说是毫无战力
                          反而是春秋战国欧洲日本这种分封制在面对外敌的时候会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和动员力。因为道理很建单,这些封建领主的权力来源或者说基础取决于自己手下有多少骑士武士。这是他们立命的本钱。假设我们也是采用这种制度,在保证一个较为强力的中央情况下,各个省份都有数个侯爵伯爵领主。那么就能保证国家始终有一大批战力客观的脱产士兵。在面对沿海倭寇或者少量流寇甚至游牧民族的时候,不会出现几十个倭寇横扫一个省份的情况。
                          当然这个制度的弊端大家都知道,就类似养蛊。中央如果没有处理那结局就是周天子或者春秋时候晋国的下场。


                          IP属地:福建13楼2025-05-08 17:07
                          回复
                            其实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秦汉以后得郡县制加儒家制度是很不好用的。不管这个王朝开局多牛最后一定会走入王朝周期律,土地兼并+军备松弛的问题。我一直认为汉代的分封+郡县是比较适合我们的国情。我们的问题是君权越来越集中,最后就容易出现一个昏君亡国的现象。这个问题很难一两句说的清楚
                            当然我个人认为汉晋那种分封也是有问题,就是我的意思是分封不能分的大。要分的小分的散。然后中央垂直管理的地区要占一定的比重。类似汉晋明那种分法最后结果就是藩王作乱。不能分一个省出去。就是一个省可以有两三个领主,中央给与一定的自治权特权剩余地区由中央垂直管理。这些领主为了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一定是会长期保证自己的私人武装。那么中央需要做的就是在控制管理好大多数郡县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远超其他诸侯。而对于某些实力较强的诸侯采用联姻或者相权类似权力游戏那种模式。这样的话跟大一统国家相比,同样纸面上国家有几十万军队。但是可能能打的士兵会多很多


                            IP属地:福建14楼2025-05-08 17:20
                            回复
                              2025-08-05 04:17: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么做当然对于皇权皇室是不友好的,我相信不管哪个朝代哪个皇帝都是希望自己能掌握所有权力,越集中越好。当然最后我们的历史走向也是如此。然而这么搞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了,并不是很好用。对于国家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是另外一方面咱们不讨论,就单独说军备问题的话。哪个朝代到最后都是要么武备松弛被外敌一击击碎要么就是军阀割据皇权旁落。
                              我一直认为皇权是需要适当的削弱和限制的。然后中央在保证绝对的经济优势前提下做好一个诸侯的协调者和地方的管理者角色就够了。


                              IP属地:福建15楼2025-05-08 17: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