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个破车,用担心它不行。
跟俱乐部出去跑,看看能不能进第一集团,以证明它不是跑不动的二等货色,结果没问题。
没问题完了琢磨跑个长途,以确定其耐用性怎么样。
这不,五一请两天假,一周时间搞了个环胶东半岛骑行,感觉很爽不累。
至此,2300多买的这个车车,完全经受住了考验,没任何毛病,很爽。
至于车:
1.买回来,骓特出钱先调了前后变速。因为新车变速线根本就是松的,默认需要调整的。
2.手变头向上调整,以缩短逆天车把的长度。
3.向前调整座垫,还是为了缩短车把长度。
4.坐垫向后调整,以适应下把位加速时的姿势,回复膝盖和脚踏的正确角度,也就是说,第一次坐垫调整回复。
5.调整坐垫角度,后面往上,前面调低,减轻前列腺压力个负担。
6.最后调整了手变角度,上面向内,下面(刹车变速杆)向外。手的握姿更合理。
7天长途下来感受:
1.下把位:
不知道为什么,我骑车腰不感觉累,所以我长途用下把位没问题。这也是我调回坐垫的原因之一。
下把位优点:风阻小,易发力,省屁股。
下把位缺点:费手:手的压力太大,后程就坚持不了了,手疼。
2.肩膀和脖子疼
下把位,费脖子。
双肩包,费肩膀。
肩膀和脖子疼困扰了我4天,第5天,减少使用下把位,骑行中皱肩甲,活动脖子,这两者疼痛开始缓解,第六天,第七天就没啥事了。
3,关于双肩包
觉得不重,但是时间久了,还是很累人,下次长途,买个梁下包,和双肩包搭配使用,减轻肩膀压力。
但我仍然不会搞太多包在车上,蠢。
4.关于体力和腿
顺风两天,一天跑了244,一天跑了230,没觉得累。逆风和无风情况,一天跑160—170。每天10小时在路上,骑行时间8小时左右。
本来担心体力和腿会不会疼,7天下来,越骑越快,没感觉到体力跟不上,腿也没觉得酸或者疼。每次休息一夜,第二天状态如常,完全没问题。后两天就不研究用下把位减小风阻节约体力的问题了。
5.屁股问题
下把位节约屁股,能理解不?
全程正常把位和下把位连体,缓解屁股的压力。尤其是后半程,脱掉了内裤,直接骑行服,屁屁的压力和摩擦就小了很多,骑行第四天逆风,屁股疼,后来三天就没事儿了。
6.正确的几何,是长途骑行不累的基础
刚买车半个月,坐垫前调,跑了一次长途120公里,大腿外侧酸,膝盖拧巴,发力不畅。
后来跟俱乐部骑行拼速度,发现下把位时,坐垫卡大腿,便把坐垫往后调整了比原车更靠后1厘米的位置,膝盖和脚踏角度比了一下,成本合适。
之后,高功率输出是,发力顺畅。
这次长途骑行,感觉角度舒适,没有哪里不舒服的。
因为这个车是成功的,让我对骓特有了十足的信心,就想着干脆把这个车除了,换个龙卷风,一定更爽。
但这次长途下来,让我转变了想法:
1.龙卷风怕丢。这个车2000块,丢了也不心疼。
2.长途骑行,铝车架,尤其是7系铝,更安心,我的车翻车好几次了,压根没在乎过。无所谓。
上下班:
我10公里通勤,但是因为车好骑,每天绕路,来回跑个三四十公里,很舒服。
总结:
好女,费汉。
好车,费汗。









跟俱乐部出去跑,看看能不能进第一集团,以证明它不是跑不动的二等货色,结果没问题。
没问题完了琢磨跑个长途,以确定其耐用性怎么样。
这不,五一请两天假,一周时间搞了个环胶东半岛骑行,感觉很爽不累。
至此,2300多买的这个车车,完全经受住了考验,没任何毛病,很爽。
至于车:
1.买回来,骓特出钱先调了前后变速。因为新车变速线根本就是松的,默认需要调整的。
2.手变头向上调整,以缩短逆天车把的长度。
3.向前调整座垫,还是为了缩短车把长度。
4.坐垫向后调整,以适应下把位加速时的姿势,回复膝盖和脚踏的正确角度,也就是说,第一次坐垫调整回复。
5.调整坐垫角度,后面往上,前面调低,减轻前列腺压力个负担。
6.最后调整了手变角度,上面向内,下面(刹车变速杆)向外。手的握姿更合理。
7天长途下来感受:
1.下把位:
不知道为什么,我骑车腰不感觉累,所以我长途用下把位没问题。这也是我调回坐垫的原因之一。
下把位优点:风阻小,易发力,省屁股。
下把位缺点:费手:手的压力太大,后程就坚持不了了,手疼。
2.肩膀和脖子疼
下把位,费脖子。
双肩包,费肩膀。
肩膀和脖子疼困扰了我4天,第5天,减少使用下把位,骑行中皱肩甲,活动脖子,这两者疼痛开始缓解,第六天,第七天就没啥事了。
3,关于双肩包
觉得不重,但是时间久了,还是很累人,下次长途,买个梁下包,和双肩包搭配使用,减轻肩膀压力。
但我仍然不会搞太多包在车上,蠢。
4.关于体力和腿
顺风两天,一天跑了244,一天跑了230,没觉得累。逆风和无风情况,一天跑160—170。每天10小时在路上,骑行时间8小时左右。
本来担心体力和腿会不会疼,7天下来,越骑越快,没感觉到体力跟不上,腿也没觉得酸或者疼。每次休息一夜,第二天状态如常,完全没问题。后两天就不研究用下把位减小风阻节约体力的问题了。
5.屁股问题
下把位节约屁股,能理解不?
全程正常把位和下把位连体,缓解屁股的压力。尤其是后半程,脱掉了内裤,直接骑行服,屁屁的压力和摩擦就小了很多,骑行第四天逆风,屁股疼,后来三天就没事儿了。
6.正确的几何,是长途骑行不累的基础
刚买车半个月,坐垫前调,跑了一次长途120公里,大腿外侧酸,膝盖拧巴,发力不畅。
后来跟俱乐部骑行拼速度,发现下把位时,坐垫卡大腿,便把坐垫往后调整了比原车更靠后1厘米的位置,膝盖和脚踏角度比了一下,成本合适。
之后,高功率输出是,发力顺畅。
这次长途骑行,感觉角度舒适,没有哪里不舒服的。
因为这个车是成功的,让我对骓特有了十足的信心,就想着干脆把这个车除了,换个龙卷风,一定更爽。
但这次长途下来,让我转变了想法:
1.龙卷风怕丢。这个车2000块,丢了也不心疼。
2.长途骑行,铝车架,尤其是7系铝,更安心,我的车翻车好几次了,压根没在乎过。无所谓。
上下班:
我10公里通勤,但是因为车好骑,每天绕路,来回跑个三四十公里,很舒服。
总结:
好女,费汉。
好车,费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