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迷吧 关注:442贴子:10,892
  • 6回复贴,共1

诸葛亮隐居隆中散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三国时诸葛亮隐居地为湖北襄阳西南附近的隆中还是河南南阳宛县卧龙岗,历来争论颇多。东晋时期,王隐所撰《蜀记》称隆中有诸葛亮“故宅”及习凿齿的《汉晋春秋》称隆中隶属南阳郡邓县,由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南阳、襄阳躬耕地之争。郦道元为《水经注》作注时,将诸葛亮“家”与“宅”定为躬耕地后,诸葛亮躬耕于湖北襄阳隆中说法正式形成。此后唐、宋、元、明诸代,议者纷纭、争执不休。至清代,双方争论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为此时任南阳知府的顾嘉蘅为武候祠作了一幅对联曰:
      心在朝庭,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才算将这场旷日持久的历史公案以骑墙的方式作了一个暂时的了结。
     改革开放后,随着全国各地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了深入挖掘各自的历史资源,树立城市的品牌形象。河南南阳市与湖北襄阳市为诸葛亮躬耕地之归属再起争端,从面引发起新一轮的诸葛亮隐居隆中为南阳还襄阳之争,各自双方引经注典、阐幽发微,但均无确切之定论。为此本文抱着客观、真实,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目的,对这一历史诉案进行浅显的研究与探讨,以咨抛砖引玉。



1楼2011-01-06 06:54回复
    一、诸葛亮隐居古隆中之概述
         古隆中是诸葛亮十七岁至二十七岁(公元197年――207年)躬耕读书的成才之地。据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
         “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相,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唯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诸葛亮在叔叔卒后,便与弟均及全家隐居于“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罗贯中《三国演义》) 的古隆中。“在隆中隐居的十年中,诸葛亮心怀大志,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并时时密切关注天下大事。如《魏略》曰:
         “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三人问其所至,亮笑而不言。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他在政治上逐渐成熟。频繁的社会交往,名士的垂青,又使他的政治影响不断扩大。如《襄阳记》云:
         “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
         公元207年,刘备在徐庶的推荐下,亲自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住的草庐,诚意垦请诸葛亮出山。此年冬,诸葛亮才离开他隐居十年之久的隆中,后至其建安十二年秋病逝于汉中五丈原,终其一身再也没有回过隆中。
         诸葛亮隐居的古隆中是在南阳郡宛县卧龙冈还是南郡之襄阳隆中呢?这给我们后人留下一桩永远的历史迷案,为了更好地揭开的它那神迷的面纱吧!下面还是让我们用相关史料来给出它的答案。
    


    2楼2011-01-06 06:54
    回复
      三、诸葛亮隐居南阳宛县卧龙岗之史证
           只有到了元代初年,由于修建南阳武侯祠和诸葛书院,在南阳县志和府志才出现诸葛亮躬耕隐居地为南阳宛县一说。南阳卧龙冈武侯祠最早建于元代,元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春动工建诸葛书院,至仁宗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秋才建成,诸葛书院建成后,元代人程钜夫代皇帝撰写《敕修南阳诸葛书院碑》。明英宗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一个名叫康孔高的人首修《南阳府志》,将元代程钜夫撰写的这块碑收在《南阳府志》卷11。这块程氏碑文说:“臣谨按南阳城西七里,有冈阜隆然,隐起,曰‘卧龙冈’,有井,渊然渟深,曰‘诸葛井’者,相传汉相忠武侯故居,民岁祀之。”这里指明南阳卧龙冈“相传”是“汉相忠武侯故居”。但是,康孔高所修的《南阳府志》(计12卷)却引诗文,录王直撰写《重修诸葛武侯祠记》,将上述两碑所说的民间传说卧龙冈是诸葛亮故居地附会为就是诸葛亮故居。直到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为乞赐祀典题额》,才以皇帝的名义确定所谓“卧龙冈是诸葛亮躬耕地”。“题额”云:“南阳郡城西七里许,有阜隆然,绵亘四十余里,名曰‘卧龙冈’,乃汉丞相忠武侯诸葛孔明躬耕地也”。从此,“南阳说”就出现了。后来持有这种说法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佐证的主要史料有如下几条,现摘录如下:
           1.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引《出师表》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诸葛亮撰写的《黄陵庙记》中说:
           “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
           3.《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曰:
           “时故将黄权等先已在宛,其他族当多相依,故南阳有侯祠所谓诸葛庵者,意亦道陌私祭之类”
           4.清代汪介人《中州杂俎》载:
           “诸葛亮本琅琊人,徙于顺阳之石峡口,结庐而隐,寻徙入南阳之卧龙岗。今裕州石峡口(今方城县小史店)有小茅庵,唐时石记犹存。又尝寓居于新野之野白岗,庄宅基址今为玉皇庙,古井尚在。南阳卧龙岗碑阴载,新野地五顷,佃户张某佃种,亦先贤之遗迹也。又唐县有诸葛庄,武侯之远田也,曾犁出古碑,在县西桐寨铺,去南阳市六十里。又尝居叶县之平山下,现存隋开皇二年断石幢云:‘地有诸葛之旧坟墟,在高阳华里。’今山下少西有诸葛庙。”
           5.明何宇度《益部谈资》曰:
           “先主寓荆州,从南阳大姓晁氏贷款千万,以为军需,诸葛亮担保,券至宋犹存。”
           6.明吴梅村《绥寇纪略》云:
           “献贼破荆州时,民家有汉昭烈帝借富民金充军饷券,武候押字,纸墨如新。”
           以上史料均主张诸葛亮躬耕地为南阳,但关于在南阳郡之何处,却有点不太一样。诸葛亮的《出师表》和《黄陵庙记》都说,其躬耕于南阳,由于诸葛亮是当事人,且是原话,当然是绝对可信。但究竟在南阳什么地方,却语焉不详。明代嘉靖年间的南阳府志校注倒是明确指明在南阳之宛县,在蜀中就与诸葛亮交情颇深的黄权在猇亭战败后“降吴不可,还蜀无路”,只得降魏,当听得故人诸葛亮出世的消息后,与族人在南阳宛县卧龙冈起庵私祭。由于此条史料出自元代以后的明代嘉靖年间的南阳府志,不见于元代之前的任何史籍,只为孤证,不足采信。何宇度是明中期人,万历中任夔州府通判,而吴梅村是明末著名的诗人,《益部谈资》和《绥寇纪略》都属于野史,其可信度不高。且为元代以后的史料,更不可足信。
      


      5楼2011-01-06 06:55
      回复
        (三)理清“汉水”与“沔水”地理方位是揭示诸葛亮隐居地的关键所在。
             研究历史的关键就在于要能辩析史料的真伪性,并通过对各种真实史料的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从而推演出人与人、人和物及物物之间的客观变化规律,达到还原第一历史的终极目的。关于诸葛亮隐居地之不同说法的存在,都是建立在各种史料对于同一客观真实记载的差异性而造成。但是正如古人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能跳出历史的“窠臼”,用变化发展的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深入地分析,或许能恍然大悟,期冀有所得。
             从元代以前的史料,均记载诸葛亮的隐居躬耕地为南阳邓县之古隆中。并明确的指明,南阳邓县之古隆中,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又在他自已撰写的《襄阳记》中云:“襄阳有孔明故宅,有井,深五丈,广五尺,曰葛井。堂前有三间屋地,基址极高,云是避暑台。先有人姓董,居之,灭门;后无复敢有住者。”这明确地指明诸葛亮的隐居躬耕地为襄阳城西之古隆中。
             我们考诸襄阳地理之史籍,可知:襄阳是因其位于襄水(沔水)之北而得名,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汉水。《水经注·沔水》记:“沔水又东,合檀溪水。水出县西柳子山下,东为鸭湖,……溪水自湖两分。北渠即溪水所导也……又北,径檀溪,谓之檀溪水。溪水傍城北注,……西去城里余,北流注于沔。一水东南出,应劭曰,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是水当即襄水也。”《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二十一载:襄阳“在襄水之阳,故以为名。”《襄阳县志·山川》也记:“襄水即今襄渠”,“襄水则凡西南诸山所出之水,由长渠入汉者皆是也。”光绪年间的《襄阳府志·山川》也载:“今檀溪已涸,而襄水不改,城西南诸山之水,皆归渠入汉”。今市文物管理处所藏清同治四年襄阳知府方大湜在重修此水后所作记事碑中的碑文为“重浚襄水故道后记”。这些史料清楚记载了襄阳城南确有襄水和它的地理位置。只因“每岁夏秋泛涨,民地万余亩辄为泽国”(《襄阳县志·城防》),南北朝时张邵已于两岸筑堤,防治水患,历朝沿袭疏浚,到明代改称襄渠,清代沿用,襄阳里人俗称南渠。由于名称随着历史的演变,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对襄水这一名称,显然较为陌生了。因此可以说,襄阳因位于襄水之北而得名,在我国历史地理上,确实存在过襄水这条河流,只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及地理的演变,传统意义上的襄水已不复存在罢了。
             而从现代地理位置来看:襄阳城是位于汉水之南,又通过对历代地理文献来进行分析,可以确知古襄阳城址和现代襄阳地理位置并没有发生过大的迁移,仍位于汉水之南无疑。如《水经注·沔水》篇记:“沔水又东,迳万山北”, “城(襄阳城)北枕沔水,即襄阳县之故城也。”《元和郡县图志》第二十一卷记:“秦兼天下,自汉(水)以北为南阳郡,今邓州南阳县是也。汉以南为南郡,今荆州是也。”同治年间《襄阳县志·沿革》载: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以刘表为荆州刺史,徙治襄阳,万山以东,汉水之南,为襄阳境;万山以西,汉水之北,则为南阳邓县境。就是盛弘之的《荆州记》、郭仲产的《荆州记》、鲍至的《南雍州记》、吴从政的《襄沔记》以及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并书》等,都清楚的记载襄阳为汉水之南。
             因此,我们可知襄阳在汉水以南、襄水(沔水)之北。而古隆中在襄阳城西北二十里左右,《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蜀记》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昔尔之隐,卜惟此宅,仁智所处,能无规廓。日居月诸,时殒其夕。……今我来思,觌尔故墟’”。从“于沔之阳”可以推定古隆中在沔水的北面、汉水的南面。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曰:“万山,一名汉皋山,在(襄阳)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进”、 “刘琦台,县东三里。琦与诸葛亮登台去梯言之所也”、 “诸葛亮宅,在县西北二十里”。又《昭明文选》唐李善注引《荆州图副》说:“邓城旧县西南一(十)里,隔沔有诸葛亮宅,是刘备三顾处。刘歆七言诗曰:‘结构野草起室庐’”。由上述史料可知,在襄阳郡与南阳邓县分界处有万山,一名汉皋山,在襄阳县西十一里。而诸葛亮躬耕之地古隆中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由此可以推断古隆中在南阳郡邓县境内,并在汉水之南,沔水以北。又据襄阳历史沿革地理记载,在西汉之时,南阳郡之邓县有一部分位于汉水之南,后来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取荆州之后,分南郡编县以北及南阳郡山都县始置襄阳郡,领宜城、中卢、襄阳、山都等县;又割南阳郡西界立南乡郡,领县8。此时南阳郡与襄阳郡才彻底以汉水为界,而在诸葛亮写《前出师表》时,由于其强烈的大汉正统思想及对曹魏篡汉的不满,当然也不会承认这种以曹魏为中心的行政区分,故在其《出师表》中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就理所当然了。1985年新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在第三册关于三国部分就改正了旧版的错误,将隆中划归南阳邓县,而且邓县还包括汉水以南的小部分,这就同《汉晋春秋》与《元和郡县图志》完全吻合了。
        五、总结语
             总之,通过对诸葛亮躬耕为南阳郡宛县卧龙冈还是南郡之襄阳隆中的详细考辨,无论从“战乱说”、还是“襄阳圈”的存在、以及对隆中历史地理位置的分析上看,我们基本上可以判定诸葛亮躬耕地应为南郡之襄阳隆中无疑,这就是历史的客观存在,不容后人更改。
        


        7楼2011-01-06 06:58
        回复
          我是打酱油的~~~~飘过


          IP属地:河南8楼2011-01-30 21:53
          回复
            回复:8楼
            欢迎常来打酱油


            9楼2011-01-30 21:55
            回复
              卧槽,襄阳版历史更新了?
              沔水不是汉水,不是汉江,突然变成了襄水了?
              解析历史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历史记载。
              诸葛亮227年写的出师表,226年之前,南阳郡邓县就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义阳郡邓县,而当时的南阳郡,也改名为南阳国,只包括现在的南阳市区及周围很小的一块。
              连南阳郡邓县都是假东西,更何况南阳郡邓县隆中?既然根本不存在南阳郡邓县隆中,又何来的诸葛亮家于南阳邓县隆中。


              IP属地:河南10楼2020-10-14 11: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