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大量刷题带来思维定势
考前冲刺阶段,考生可对教材上的问题深入思考,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例如本题是如何进行求解的,是否还有其它解法,类似方法和结论是否可以推广等,从而达成“做一道题、掌握一类题”的效果。
在整个高三复习过程中,大量刷题虽然会帮助考生积累经验,但也会形成思维定势,因此考生在解题过程中还是要就题论题,许多题目看似相像,但是解法大相径庭。
以求解三角方程为例,常见的三角方程通常可以通过三角公式转化为最简三角方程或三角函数的问题,但是部分三角方程则需要利用换元法或者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进行求解。
从过往的上海高考数学中可以分析出,通常情况下,试卷第12题、第16题、第20题(3)问、第21题(2)(3)问分别为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的难度题,这些试题新颖,对考生而言是不小的挑战。因此,在应考时,考生应当选择恰当的策略,建议优先完成试卷中除压轴题以外的题,或者控制完成压轴题的时间,从而合理分配整卷的作答时间。
阅读是上海数学高考近几年的主旋律之一,整张试卷不仅有一定的阅读量,而且有许多细节需要格外注意,对于学生审题以及作答规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题干中往往会出现钝角三角形、第一象限内的动点、正实数等条件,这些条件中的数学概念都做了一些限定,往往会对题目的解答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许多题目对于最终的结果也进行了限定,例如定义域、值域、解集、取值集合都要用集合进行表示,反三角表示要最简,数值结果要按照要求进行精确等。在解题时,应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答题规范,例如合理地运用数学符号,在解答题的最后书写答句等。
技术使用和新定义问题,是上海数学高考的两个高频热点。针对技术使用,建议考生熟练使用计算器,掌握常见的列表格、解方程、复数计算等功能,从而实现简化运算、辅助探索的功能。针对新定义问题,可以尝试对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和探究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提升解决新定义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