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朝华何取白身家,雪魄终成陌上花
寒夜飘雪,沈砚第一次见到那只白狐时,它正蜷缩在师父的袍袖里发抖。师父随手将那一团雪白塞进他怀里,只说了一句"好生养着"便转身离去,留下沈砚与那双湿漉漉的琥珀色眼睛相对无言。
"师兄..."小狐狸怯生生地唤他,声音细若蚊蝇。沈砚这才发现它后腿有道狰狞的伤口,血迹已经凝结在雪白的毛发上。
"别怕。"十八岁的沈砚用指尖轻抚它颤抖的脊背,感受到掌心传来微弱的心跳。他取来温水为它清洗伤口,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瓷器。小狐狸疼得瑟缩,却始终没叫出声,只是用湿润的鼻尖蹭了蹭他的手腕。
那夜沈砚将它裹在棉袄里放在枕边,半夜惊醒时发现它正用尖细的牙齿拽着自己袖口,仿佛怕他消失似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见它眼角未干的泪痕。
"叫你阿萦可好?"清晨沈砚揉着它毛茸茸的耳朵问道,"如影随形的萦。"
阿萦不会说话,但拼命摇动的尾巴泄露了欢喜。从此沈砚练剑时它蹲在石凳上看,读书时它蜷在他膝头睡,连去溪边洗衣都要亦步亦趋地跟着。有次它不慎跌落激流,沈砚毫不犹豫跳入刺骨寒水中,将它捞起时自己的嘴唇都冻得发紫。
"傻狐狸。"他捏着它湿漉漉的鼻尖,"我若不在,你该怎么办?"
三年后的春分,阿萦终于能化出人形。月光下少女赤足站在满地落花中,银白长发垂至脚踝,耳尖还带着未褪尽的绒毛。她笨拙地学着沈砚平日作揖的样子,结果被自己的衣摆绊得踉跄,被沈砚笑着扶住肩膀。
"师兄..."她仰起脸,琥珀色的眸子盛满星光。沈砚忽然发现当年巴掌大的小狐狸,如今眼尾已生出几分惊心动魄的艳色。
沈砚教她执笔写字,她总把墨汁蹭得满脸都是;带她下山采买,她对着糖人摊子走不动路。有次她偷喝他的桂花酿醉倒,变回原形钻进他被窝,次日清晨被提着后颈拎出来时,还迷迷糊糊用尾巴缠他手腕。
"阿萦。"二十二岁的沈砚叹气,"你终归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
少女却突然红了眼眶:"师兄不要我了吗?"她急急化回人形抓住他衣袖,"我会更乖的!"
变故发生在霜降那日。沈砚背着个昏迷不醒的紫衣女子回来,玄色劲装染满血迹。阿萦帮着烧热水递伤药,却在掀开帐幔时看见师兄正用沾湿的帕子轻拭那女子额角,眼神温柔得让她心尖发颤。
"柳姑娘是青山派弟子。"沈砚如是介绍,"遭仇家暗算受了内伤。"
阿萦学着熬参汤,却被烫得手指起泡;半夜听见咳嗽声就去添炭火,结果把自己呛得眼泪汪汪。柳青棠能下床那日,阿萦特意做了枣泥糕,却看见师兄扶着她在梅树下散步,他解下自己的狐裘裹住对方单薄的肩膀。
"阿萦长大了。"某天沈砚揉着她发顶说,"以后不必总跟着我。"她张嘴想说什么,却见师兄的目光已转向院中舞剑的紫衣身影。那天起,沈砚的剑鞘上多了个柳叶纹的剑穗。
冬至前夜,阿萦在厨房煨着给柳青棠的燕窝粥,忽然听见瓦片碎裂声。她冲进庭院时,正看见黑衣刺客的匕首刺向柳青棠后心。几乎没有思考,她扑过去推开对方,冰冷的刀刃便没入了自己胸口。
"阿萦!"
沈砚的惊呼和柳青棠的尖叫同时响起。阿萦跌坐在雪地里,看见师兄第一时间扶住了踉跄的柳青棠。鲜血在素白衣襟上绽开,她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雪夜,师兄也是这样抱着浑身是血的她。
"没事的..."她试图对沈砚笑,嘴角却溢出鲜血。淬了毒的匕首让她视线开始模糊,但依然能看清沈砚半跪着将柳青棠护在怀中,轻声安慰受惊的女子。
寒气从四肢往心口蔓延,阿萦用最后的力气摸到掉落的枣泥糕,小心用袖子擦去沾上的雪渍。她想起自己第一次做点心时,师兄笑着说"我们阿萦真能干"。而现在,他连看都没看一眼她汩汩流血的伤口。
雪越下越大,阿萦的指尖开始结霜。恍惚间有人影靠近,她努力睁大眼睛,看到的却是师父淡漠的脸。
"早说过畜生养不熟。"老人瞥了眼远处相拥的身影,"临死还要给人添乱。"
阿萦想辩解,却发不出声音。她望着沈砚的背影,看他温柔拂去柳青棠发间雪花,就像当年为自己包扎伤口那样专注。胸口突然不那么疼了,原来最致命的毒不是匕首上的,而是心上人视而不见的眼神。
当沈砚终于想起什么似的回头时,雪地上只剩下一滩渐渐凝固的血迹,和半块被血浸透的枣泥糕。夜风卷起几缕银白毛发,飘向远山深处。
师兄,阿萦也想回家啊…
寒夜飘雪,沈砚第一次见到那只白狐时,它正蜷缩在师父的袍袖里发抖。师父随手将那一团雪白塞进他怀里,只说了一句"好生养着"便转身离去,留下沈砚与那双湿漉漉的琥珀色眼睛相对无言。
"师兄..."小狐狸怯生生地唤他,声音细若蚊蝇。沈砚这才发现它后腿有道狰狞的伤口,血迹已经凝结在雪白的毛发上。
"别怕。"十八岁的沈砚用指尖轻抚它颤抖的脊背,感受到掌心传来微弱的心跳。他取来温水为它清洗伤口,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瓷器。小狐狸疼得瑟缩,却始终没叫出声,只是用湿润的鼻尖蹭了蹭他的手腕。
那夜沈砚将它裹在棉袄里放在枕边,半夜惊醒时发现它正用尖细的牙齿拽着自己袖口,仿佛怕他消失似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见它眼角未干的泪痕。
"叫你阿萦可好?"清晨沈砚揉着它毛茸茸的耳朵问道,"如影随形的萦。"
阿萦不会说话,但拼命摇动的尾巴泄露了欢喜。从此沈砚练剑时它蹲在石凳上看,读书时它蜷在他膝头睡,连去溪边洗衣都要亦步亦趋地跟着。有次它不慎跌落激流,沈砚毫不犹豫跳入刺骨寒水中,将它捞起时自己的嘴唇都冻得发紫。
"傻狐狸。"他捏着它湿漉漉的鼻尖,"我若不在,你该怎么办?"
三年后的春分,阿萦终于能化出人形。月光下少女赤足站在满地落花中,银白长发垂至脚踝,耳尖还带着未褪尽的绒毛。她笨拙地学着沈砚平日作揖的样子,结果被自己的衣摆绊得踉跄,被沈砚笑着扶住肩膀。
"师兄..."她仰起脸,琥珀色的眸子盛满星光。沈砚忽然发现当年巴掌大的小狐狸,如今眼尾已生出几分惊心动魄的艳色。
沈砚教她执笔写字,她总把墨汁蹭得满脸都是;带她下山采买,她对着糖人摊子走不动路。有次她偷喝他的桂花酿醉倒,变回原形钻进他被窝,次日清晨被提着后颈拎出来时,还迷迷糊糊用尾巴缠他手腕。
"阿萦。"二十二岁的沈砚叹气,"你终归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
少女却突然红了眼眶:"师兄不要我了吗?"她急急化回人形抓住他衣袖,"我会更乖的!"
变故发生在霜降那日。沈砚背着个昏迷不醒的紫衣女子回来,玄色劲装染满血迹。阿萦帮着烧热水递伤药,却在掀开帐幔时看见师兄正用沾湿的帕子轻拭那女子额角,眼神温柔得让她心尖发颤。
"柳姑娘是青山派弟子。"沈砚如是介绍,"遭仇家暗算受了内伤。"
阿萦学着熬参汤,却被烫得手指起泡;半夜听见咳嗽声就去添炭火,结果把自己呛得眼泪汪汪。柳青棠能下床那日,阿萦特意做了枣泥糕,却看见师兄扶着她在梅树下散步,他解下自己的狐裘裹住对方单薄的肩膀。
"阿萦长大了。"某天沈砚揉着她发顶说,"以后不必总跟着我。"她张嘴想说什么,却见师兄的目光已转向院中舞剑的紫衣身影。那天起,沈砚的剑鞘上多了个柳叶纹的剑穗。
冬至前夜,阿萦在厨房煨着给柳青棠的燕窝粥,忽然听见瓦片碎裂声。她冲进庭院时,正看见黑衣刺客的匕首刺向柳青棠后心。几乎没有思考,她扑过去推开对方,冰冷的刀刃便没入了自己胸口。
"阿萦!"
沈砚的惊呼和柳青棠的尖叫同时响起。阿萦跌坐在雪地里,看见师兄第一时间扶住了踉跄的柳青棠。鲜血在素白衣襟上绽开,她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雪夜,师兄也是这样抱着浑身是血的她。
"没事的..."她试图对沈砚笑,嘴角却溢出鲜血。淬了毒的匕首让她视线开始模糊,但依然能看清沈砚半跪着将柳青棠护在怀中,轻声安慰受惊的女子。
寒气从四肢往心口蔓延,阿萦用最后的力气摸到掉落的枣泥糕,小心用袖子擦去沾上的雪渍。她想起自己第一次做点心时,师兄笑着说"我们阿萦真能干"。而现在,他连看都没看一眼她汩汩流血的伤口。
雪越下越大,阿萦的指尖开始结霜。恍惚间有人影靠近,她努力睁大眼睛,看到的却是师父淡漠的脸。
"早说过畜生养不熟。"老人瞥了眼远处相拥的身影,"临死还要给人添乱。"
阿萦想辩解,却发不出声音。她望着沈砚的背影,看他温柔拂去柳青棠发间雪花,就像当年为自己包扎伤口那样专注。胸口突然不那么疼了,原来最致命的毒不是匕首上的,而是心上人视而不见的眼神。
当沈砚终于想起什么似的回头时,雪地上只剩下一滩渐渐凝固的血迹,和半块被血浸透的枣泥糕。夜风卷起几缕银白毛发,飘向远山深处。
师兄,阿萦也想回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