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很成功,知道从做电池起,到涉足汽车制造,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实现了弯道超车,如今年产销更是达到四百万辆以上,令其它车企望尘不及。
然而,年初爆出无情压价供货商,货款周期过长的问题,以及每次由比亚迪带头挑起的价格战,表面看起来是商业逻辑,深层一点有没有商业道德呢?商场竞争需要商业手段,但没有商业道德是无法承担社会责任,虽一时兴起,怕也很难真正做大做强,走向历史的辉煌。
个人也曾购买使用过比亚迪的电车,算比较早期吃新能源螃蟹的消费者,对于车辆的操控,电池电机质量还是比较满意,唯有内饰十分差评,特别是皮革的刺激味道,每次上车都很剌阜,直至用车五年后才消失,想到是辆代步级别的车,将就理解。前阵子去比亚迪4s店,看了一下很火的车型,非常遗憾,新车的皮革刺激还是老样子,真的十分不解,已经做到很大很强了,七八年时间过去,车子更漂亮,性能也更好,然而内饰呢?对消费者的健康保护意识还是没进步。
这些问题都是商业逻辑吗,追求利润最大化,压榨供应商,牺牲消息者,内卷式打压竞争对手,这样的企业真的会成功吗?
然而,年初爆出无情压价供货商,货款周期过长的问题,以及每次由比亚迪带头挑起的价格战,表面看起来是商业逻辑,深层一点有没有商业道德呢?商场竞争需要商业手段,但没有商业道德是无法承担社会责任,虽一时兴起,怕也很难真正做大做强,走向历史的辉煌。
个人也曾购买使用过比亚迪的电车,算比较早期吃新能源螃蟹的消费者,对于车辆的操控,电池电机质量还是比较满意,唯有内饰十分差评,特别是皮革的刺激味道,每次上车都很剌阜,直至用车五年后才消失,想到是辆代步级别的车,将就理解。前阵子去比亚迪4s店,看了一下很火的车型,非常遗憾,新车的皮革刺激还是老样子,真的十分不解,已经做到很大很强了,七八年时间过去,车子更漂亮,性能也更好,然而内饰呢?对消费者的健康保护意识还是没进步。
这些问题都是商业逻辑吗,追求利润最大化,压榨供应商,牺牲消息者,内卷式打压竞争对手,这样的企业真的会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