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和西方文明完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而且是相互对立的系统。文明冲突的问题已经不是你依靠学习哪个历史或者理论可以弄明白的东西了。只能依靠你自己了。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本质上都是玄学,即难以论证的学问。武士道精神和马主义的意义也从来也不是他们本身的意义。现实世界存在的永远不是什么主义,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具体的社会现象,社会运动,社会力量。他们属于本来就有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美洲的玛雅人不知道日本为何物,但是他们的文化与日本文化也是一个体系的。古代中国的墨家文化也不知道西方文明为何物,但是他们的意识形态也是一个体系的。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潜意识,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下的反映而已。说白了,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结构决定的。不是依靠读哪本书产生的理性思维。总而言之,無论是西方文明还是东亚文明,也都不存在什么对与错的问题,也不存在历史的终点。这个就是文明冲突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说,让所有的哲学家失望了,这个是一个不可能依靠辩论解决的问题。也不存在终极答案或者历史的终点。历史的走向永远是轮回式的不断的经历不同的过程。并非你我可以完全主导或者预见。我要强调的就是历史的玄学本质。宿命论与不可知论。反对西方近代以来的所谓的理性主义。武士道精神也不是什么日本人发明的东西,只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世界的现象,日本特色化了而已。(显然是因为日本是唯一一个依靠旧世界的文化成为的工业国)每一个民族都经历过相似的结构,相似的文化现象,也必然经历瓦解和衰落。古代日本的文化与我国殷商时代差不多是同一个阶段的。之后由于社会结构的区别,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阶段。主要的原因还是“地理结构决定论”。古代中国是平原结构,日本则是一个山地结构。不同的地理结构就决定了商周式的封建社会在古代中国很快会被秦汉式的帝国模式取代。原始的武士道精神在古代中国也会逐渐被崇尚文治的儒家文化取代。日本式的社会结构在我国至近代以来依然也有相同的结构。比如说大凉山彝族等等。西南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基本上都是日本式的。内部崇尚等级森严,对外团结一致,崇尚鬼神等等。(無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在山区就会日本化,到了平原和城市就会逐渐瓦解旧世界的文化现象)因为山区的社会结构,就是一个又一个封闭式的族群社会,不知国家为何物,乡村械斗成为了族群意识唯一的意义。西方文明则是诞生在完全不同的社会结构。海洋文明,工商业文明产生个人主义。也就是说,早期的西方世界显然和古代东亚是大致一样的。只不过是原始社会逐渐瓦解了,就像雅典和斯巴达的区别一样。崇尚战争的原始社会逐渐被崇尚和平,依靠工商业和个人主义的新社会取代了而已。犹如古代中国在春秋时代产生了崇尚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墨家文化一样。我举一个猿猴的例子。在非洲的贡北河,南北两岸生活着两种不同的黑猩猩。一种是黑猩猩,生活在北岸,时刻需要面对大猩猩等猛兽的压力,他们的社会结构就是日本化的,是一个完全的父系社会,因为此时族群主义已经完全压倒了个人主义,否则族群只能面临灭绝的结局。内部等级森严,崇尚暴力,母猩猩和幼年猩猩则没有任何权利。南岸则是一个和平的环境,没有北岸的生存危机,那里产生的是另一种倭黑猩猩,是一个完全的母系社会。人类社会压根儿不可能依靠什么主义去实现理想。恰恰相反,是主义依靠社会结构去实现理想。欧洲人崇尚西方文明,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精神,是结果而非原因。犹如存在决定意识一样,只不过这种存在并不是什么经济基础,而是社会结构决定的文化基础。社会结构往往都是与战争与和平,统一和分裂,依靠农业还是工商业,等等问题相关的。韩国与日本是两个不同的民族,但是文化也是大致相同的极端压抑。马克思主义是西方进步主义的一种现象,武士道精神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结构结果。今天现实世界发生的,其实永远也只是今天的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比如说女权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理性主义等等。今天的时代的武士道精神,比如说日本右翼(民族社会主义),韩国右翼等等。所以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现象,怎么可能合在一起呢?就算你合在一起了,最终也只能是226那样的民族社会主义。历史上合而为一的探索不是没有过,而是以二战结束了。日本和德国之所以走向相似的道路也是和相似的社会结构有关系。外部危机,内部危机等等。人类文明的特点就是一旦遇到强大的外部危机,就会日本化。一旦和平时代久了,就可能西欧化。(以上只是举个例子,论述外部危机与社会结构对于文化现象的因果关系,核心在于论述哲学家的作用不可能脱离现实世界)古代日本,是不同的地域相互之间视为外敌。明治维新以后,是西方世界和东亚大陆成为了外部危机,内部则是完全精神合体了。(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里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文化认同取决于外部危机,也就是说我是谁我们是谁我们是怎么样的社会不是来源于自己而是来源于外部危机。)因为人类社会的早期历史永远是依靠外部危机设定了诸如宗族,民族等等族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