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和德国其他所有城市都不一样,和柏林气质以及历史文化联系最接近的不是现代德国境内的城市,而显然是远在波罗的海的柯尼斯堡;准确来说,德意志正统在我看来不是混有凯尔特血统的西德人和南德人,而是东欧德意志人尤其普鲁士人。混有凯尔特血统的莱茵兰绝非德国文化的代表,而相对更日耳曼的下萨克森在我看来也不是,德国文化的真正代表,还要属于混有大量波罗的-斯拉夫血统的东欧德意志人,尤其是普鲁士人。中世纪德意志文化向东扩张(马格德堡城市法和吕贝克城市法)后在波罗的海沿岸所形成的日耳曼-波罗的斯拉夫混血,在我看来才是德国文化的真正代表。此后的条顿骑士团贵族,容克集团都是以这个人群主导。因此,德国近代的历史文化中心实际上都在东方,比如柏林,维也纳,柯尼斯堡。而东德里面,柏林和德累斯顿的气质是完全不同的,魏玛时代德累斯顿左翼支持率高是因为下层多,而柏林虽然也有大量的底层劳工,但军事贵族,科学家艺术家的比例显然更高。柏林的左翼气质和德累斯顿的左翼气质完全不同。因此爱因斯坦主要在柏林和苏黎世完成了他最重要的工作,他是很少去德累斯顿的。因此柏林和德累斯顿的气质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柏林汉堡在我眼中是落魄贵族的形象,而德累斯顿虽有众多精美巴洛克建筑,但我看来价值远不如柏林汉堡。因此柏林冷战后重新崛起是可以重新预见的,而德累斯顿却不行,也成了极右翼AFD的据点。属于西德的北威州虽然避免了成为东德,但是逃不了衰落,而柏林汉堡则可以脱颖而出。德意志民族真正的文化中心,在我看来主要是柏林-勃兰登堡普鲁士,汉堡下萨克森(哥廷根),加上巴伐利亚(纽伦堡-慕尼黑)为代表。一战前普鲁士东部的东普鲁士,西普鲁士,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成为德国最贫困的区域,并不是因为他们本身不行,而是这些地区的精英已经转移到柏林,但德国社会确实一直都是日耳曼-斯拉夫波罗的混血的东北德意志人,普鲁士贵族所主导。布雷斯劳1000多年的历史里面,其实有700年都属于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