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冻交流吧 关注:14,052贴子:17,339
  • 0回复贴,共1

一次性购买45万元金条,居然是帮骗子洗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案件回顾:黄金交易牵出诈骗洗钱链条
近日,某地公安机关接到一家黄金店报警,称一名女子A未询问价格、款式,直接要求购买45万元金条,且神色慌张。民警调查发现,郭某的45万元资金来自一名19岁留学生B,而B刚被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分子骗走这笔钱。
进一步调查显示,A也是受害者。她在短视频平台被“导师”诱骗,以为能申请到“精准扶贫”款项,按指示提供银行卡并接收B的45万元,随后购买金条协助洗钱。最终,A因违反《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被处罚,而诈骗分子则通过“两头骗”既骗走B的钱,又利用A洗钱。
二、商家警惕:大额交易中的异常信号
这起案件中,黄金店员的警觉起到了关键作用,实体商家在面对大额交易时,需注意以下异常情况:
1. 不问价格、不挑款式:正常消费者购买黄金会关注价格、工艺等,而洗钱者往往只关注快速完成交易。
2. 神色慌张或行为异常:如买家频繁接听电话、按他人指令操作,可能是被操控的“工具人”。
3. 资金来源不明:即便买家用自己的银行卡付款,资金可能是诈骗赃款或非法所得。
二、假如黄金顺利交易,会有什么后果?
1、若黄金顺利交易,骗子显然会指示A将黄金寄送到某地,骗子获得了黄金,成功将诈骗款洗白。
2、受害人B被骗后,会立即报警,公安机关会根据被骗资金流向,冻结A的银行卡及黄金店的银行卡,A和黄金店需要说明收款原因,而且账户资金随时面临被追缴的法律风险。
3、A虽然也是被骗的,但其客观上帮骗子完成了洗钱,属于出借银行卡,其银行卡直接收了受害人被骗资金,系一级涉案卡,会被列入“涉案黑名单”,影响其他卡的使用,而且后续还会因为出借银行卡的行为被惩戒。此外,若受害人损失无法追回,可以通过诉讼向A索赔。
4、黄金店显然是最冤枉的,而且完全构成善意取得,但实践中,黄金店的银行账户由于收到了涉案资金,冻结机关既不敢轻易解冻,也不敢直接扣划并退还给受害人,所以冻结机关往往是继续冻结,后续随着案件的进展,交由人民法院来处理,并根据黄金店是否构成善意取得,来决定是否需要追缴涉案资金。但诈骗案子由于侦破难度大,往往几年都无法移送至法院,所以时间会非常漫长。
律师提醒:
任何人都不要轻易接收陌生资金,假如收到了,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动这笔钱,千万别再转出去,可以报警求助。而实体商家,面对大额交易,即便买家用自己账户付款,也要谨慎,最好的方法是收现金开收据,这样即便出问题,也不会牵扯到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14 17: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