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便捷存隐患
安全警钟要长鸣
在数字时代,视频会议已成为企业、机构乃至个人日常沟通协作的重要工具,它打破了时空限制,让远隔千里的人们能够实时交流。然而,随着视频会议的广泛应用,其潜在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
网警蜀黍特别提醒:别让视频会议变 "直播",守护网络安全,从每一次视频会议做起。
透视视频会议安全风险链
数据传输“裸奔”危机
部分视频会议系统仅对用户与服务器间的通信进行加密,但服务器接收数据后可能解密存储。一旦黑客攻破服务器,会议内容将面临泄露风险。
云端文件“无防”困境
默认允许参会者自行上传文件至云端,却未对“云文件”进行强加密或访问权限控制。若密码泄露或被破解,会议资料可能被恶意下载。
功能插件“后门”隐患
OCR识别、AI写作等第三方插件可能自动上传会议数据至后台,若后台防护不足,可能成为窃密跳板。
会议链接“敞门”风险
未设置参会密码、身份验证的会议链接,可能被黑客利用伪装身份进入会议,窃取敏感信息。
录屏功能“双刃”效应
如私自录屏、使用非涉密设备处理涉密会议内容、将涉密文件通过微信等渠道传输等行为,均可能导致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