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同行跟我一样,总觉得每天有干不完的重复活——写接口、调参数、改bug,明明是技术岗,却像个代码搬运工。尤其是项目赶进度的时候,盯着屏幕敲到凌晨,第二天还得顶着黑眼圈改昨天的错,有时候真会怀疑:这行是不是越来越卷了?后面休息的时候,刷到抖音视频,可能是大数据感受到了我的苦恼,接连给我推了好几个用AI编程工具搞开发的视频。看到博主们用AI编程工具高效完成任务,我才惊觉,或许不是行业变卷了,而是我们还在用旧工具对抗新需求。

AI编程实火
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我开始尝试接触市面上的AI编程工具。真正把AI编程工具用到实战项目中,是前两个月做一个会员管理系统开发。当时项目刚启动,我负责用户权限模块,按老办法先画ER图,写字段注释,光是用户表、角色表、权限表这三个库表设计就磨了两天。写接口的时候更头疼,增删改查的逻辑翻来覆去就那几套,却得逐行敲,有次复制粘贴错了字段名,上线前排查了四小时才找到问题。当时我对AI编程工具的应用还处在试水阶段,偶尔拿来做些小游戏之类,谈不上真正应用,也就没形成用AI编程工具辅助自己项目开发的思维。
产品经理不停催促,ddl压力下我想到了AI编程,当时想的就是权且司马当活马医吧,试试再说,不好用最多是生成的代码弃掉不用,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

文心快码,vs直接下载
我用的AI编程工具是文心快码。使用过程中,我发现这工具确实有点东西。我输入的需求不需要多详细,它能很快找准我想要的点,然后拆解逻辑,按步骤生成代码框架,注释这些也会标得清清楚楚。

输入需求、规则,自动写代码
开发订单模块时,我的操作方法是把“订单状态流转规则”的需求粘进去,自己又补了句“用SpringSecurity实现权限控制”,十分钟后,不仅库表结构自动生成了,连前端的权限树组件代码、后端的拦截器逻辑都齐了。后面改需求也不慌,比如后来产品经理在项目上线前的12小时又提了句要加“会员等级折扣”功能,我直接上传原型图截图,工具完全认得出“白银会员9折、黄金会员8折”的规则,自动补全了计算逻辑。

后续通过/命令调用F2C,传原型图写代码
从那之后,我彻底改变了对AI编程工具的看法,也在后续的开发工作中越来越依赖它,还真有点食肉知髓的感觉。原本繁琐又耗时的开发流程,如今在AI编程工具助力下,变得高效又轻松。
用的久了,我也慢慢摸出些门道。用不用AI编程工具,差别真不在“省时间”这么简单。不用的时候,一天写500行代码,可能400行都是重复劳动。用了之后,工具包了基础活,我能腾出手琢磨“权限粒度怎么设计更灵活”“订单分库分表怎么避免死锁”这些更关键的事。
早点适应,才能少做无效劳动,把力气花在真正能提升自己的地方。

AI编程实火
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我开始尝试接触市面上的AI编程工具。真正把AI编程工具用到实战项目中,是前两个月做一个会员管理系统开发。当时项目刚启动,我负责用户权限模块,按老办法先画ER图,写字段注释,光是用户表、角色表、权限表这三个库表设计就磨了两天。写接口的时候更头疼,增删改查的逻辑翻来覆去就那几套,却得逐行敲,有次复制粘贴错了字段名,上线前排查了四小时才找到问题。当时我对AI编程工具的应用还处在试水阶段,偶尔拿来做些小游戏之类,谈不上真正应用,也就没形成用AI编程工具辅助自己项目开发的思维。
产品经理不停催促,ddl压力下我想到了AI编程,当时想的就是权且司马当活马医吧,试试再说,不好用最多是生成的代码弃掉不用,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

文心快码,vs直接下载
我用的AI编程工具是文心快码。使用过程中,我发现这工具确实有点东西。我输入的需求不需要多详细,它能很快找准我想要的点,然后拆解逻辑,按步骤生成代码框架,注释这些也会标得清清楚楚。

输入需求、规则,自动写代码
开发订单模块时,我的操作方法是把“订单状态流转规则”的需求粘进去,自己又补了句“用SpringSecurity实现权限控制”,十分钟后,不仅库表结构自动生成了,连前端的权限树组件代码、后端的拦截器逻辑都齐了。后面改需求也不慌,比如后来产品经理在项目上线前的12小时又提了句要加“会员等级折扣”功能,我直接上传原型图截图,工具完全认得出“白银会员9折、黄金会员8折”的规则,自动补全了计算逻辑。

后续通过/命令调用F2C,传原型图写代码
从那之后,我彻底改变了对AI编程工具的看法,也在后续的开发工作中越来越依赖它,还真有点食肉知髓的感觉。原本繁琐又耗时的开发流程,如今在AI编程工具助力下,变得高效又轻松。
用的久了,我也慢慢摸出些门道。用不用AI编程工具,差别真不在“省时间”这么简单。不用的时候,一天写500行代码,可能400行都是重复劳动。用了之后,工具包了基础活,我能腾出手琢磨“权限粒度怎么设计更灵活”“订单分库分表怎么避免死锁”这些更关键的事。
早点适应,才能少做无效劳动,把力气花在真正能提升自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