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可靠资料分析,2025年6月14日并未发生中国驱逐舰在南海拦截美军“尼米兹”号航母的事件,且“尼米兹”号当天已远离南海。以下是关键事实梳理:
一、尼米兹号航母6月14日不在南海
1. 尼米兹号已于6月16日前离开南海
船舶追踪数据显示,该航母打击群原计划6月20日停靠越南岘港,但6月16日突然取消行程,转向西行穿越马六甲海峡,直奔中东。6月14日时,该航母位于南海西南边缘(马来西亚与印尼交界海域),处于撤离途中而非核心争议区。
2. 调动原因与中东局势相关
此次紧急转向是因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升级(6月13日伊朗向以色列发射导弹),美军需增兵中东形成双航母威慑(与“卡尔·文森”号会合)。
二、6月14日南海的实际军事动态
1. 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联合巡航
6月14日,中国南部战区宣布在南海开展海空联合训练,发言人强调对区域动态“尽在掌握”,但未提及与美军航母对峙。此次巡航主要针对同日举行的日菲联合军演:日本“高波”号驱逐舰与菲律宾护卫舰在吕宋岛附近演习,中方舰艇在附近监视。
2. 歼-15战机确有行动,但位于东海
· 行动地点:中国辽宁舰航母编队(含歼-15舰载机)于6月14日在钓鱼岛以北200公里海域进行高强度训练,单日起降90架次,创下纪录。
· 对抗对象:日本航空自卫队F-15J战机抵近侦察时,遭辽宁舰派出的歼-15D电子战机电磁压制,导致日方雷达瘫痪。此事发生在东海,与南海无关。
三、事件误传的可能原因
1. 时间与空间混淆
· 尼米兹号6月中旬撤离南海时,中国海军正于东海开展双航母训练(辽宁舰、山东舰),部分自媒体可能将两地事件嫁接。
· 6月14日南部战区的巡航被误读为“拦截航母”,实际目标是反制日菲演习。
结论
· 6月14日无“南海拦截尼米兹号”事件:该航母当日位于南海边缘且处于撤离状态,未与中国舰机发生对抗。
· 歼-15参与实战化训练属实,但地点在东海:辽宁舰编队当日通过高强度起降和电子压制,有效反制日本战机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