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
-
0
-
13本文是接续《七论吴氏红楼之伪》,仍是针对“第一百零八回”而论。1、先说“考语”之假。 2、再说“结尾诗”。 今“八论”:再说册藉
-
0
-
0经核实吧主lovewl5033333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深耕红楼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经核实吧主lovewl5033333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深耕红楼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35无论你多么欣赏某个人或者多么喜爱一个事物,你都要时刻知道:他一定存在缺陷。 并且,越是有极致的优秀,也就会对应极致的缺陷。 比如晴雯有极致的美,所以他对这世界要求也很高,她忍受不了一丁点龌龊,以至于在忍耐力上,就显出缺陷了。其实这段话也是文化思考🤔:1、爱和恨的相依相存 2、真正好的文化,不是打造圣人和神,而是真实的反映它的优和劣。但是好的文化一定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就是我们应该保护哪些东西?为了保护这
-
14贾宝玉《芙蓉女儿诔》实诔林黛玉,偷祭白金钏实祭薛宝钗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夜宴,林黛玉抽到的是芙蓉花签。 黛玉默默地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枝,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她,别人不配做芙蓉。” 红楼群芳花谱里,林黛玉象征芙蓉花,其实就是荷花。古往今来大量提到
-
13
-
17探春管家屡次被气哭,根源全在王夫人!一场精彩的庶女嫡母大战
-
9作者:刘上生 宝晴之情是曹雪芹在前八十回精心描写和热烈歌颂的不同于宝黛之恋的两性理想情感。以独立人格为基础的宝晴之情与隐含情欲之私的宝(玉)袭(人)之情的映照,凸显着这种不涉性的异性友爱之情的纯净与高贵。第5回判词与第78回《芙蓉女儿诔》的创造和前后呼应,又使它成为描写最完整的两性情感。
-
20卓语红楼 在黛钗之争的辩论里,钗粉最大的法宝是:宝钗代表入世,会管家,善经营,贾府娶媳妇不是谈情说爱,是要承担起家族管理重任的。 就算宝黛感情再好,也不能当饭吃。宝玉那种无能之辈,只有娶宝钗才能过日子。 这种说法叫嚣了几百年,钗粉张口就来,仿佛成了真理。 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就事论事,用证据说话,看薛宝钗的管理水平到底如何。 而要探究这个问题,她的下人是最佳参照物。让我们看看宝钗下人出场都是什么样。
-
12卓语红楼 红楼梦以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斗争为主线,贾母是黛玉最大的保护伞,也是木石前盟最坚定的支持者。 但有个问题颇为蹊跷,她为什么久久不给宝黛二人完婚呢? 其实,这说到最根本上,就是曹雪芹故意制造的悬而不决。 既要让黛玉有保护伞,让黛玉名正言顺、占尽伦理人情,还要让她成为一出悲剧,那贾母就必须人为的出点错误。 否则,如果她行事果断、手腕强硬,对敌人毫不手软,务必荡平奸佞一统天下的话,那黛玉哪儿来的什么
-
11
-
23卓语红楼 红楼梦看似写爱情,但并不缺少权谋。 因为没有凭空存在的爱情,围绕着爱情,已经形成婚姻之争,木石前缘和金玉良缘各有阵营。 书中每个看似不经意的点滴,其实都有背后的目的。你以为是偶发事件,事实上全跟婚姻之争有关。真正与博弈无关的事,都被作者摘掉了。 01 01 宝黛同住碧纱橱 黛玉初来贾府,根本没想到日后会跟宝玉有瓜葛,因为: 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可事实却是
-
3《一捧雪》戏曲隐藏的红楼梦后续剧情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时,元妃所选的四出戏(昆曲)旁边的脂批是:“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原文如下: 那时贾蔷带领十二个女戏,在楼下正等的不耐烦,只见一太监飞来说:‘作完了诗,快拿戏目来!’贾蔷急将锦册呈上,并十二个花名单子。少时,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 第一出《豪宴》;【庚辰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第二出《乞巧》;【庚辰双行
-
0北静王水溶与林黛玉的缘份纠葛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论是宗教还是文学作品,都主张人的姻缘际遇都是前世种下的因果决定的。红楼梦秉持这种观点,在第五回红楼梦唱曲第十四首《收尾.飞鸟各投林》中就写有“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这样的观点。 有个佛教的传说,南京城里有个裁缝,结了婚没有几年,他老婆跟一个货郎跑了。他很爱他的老婆,千辛万苦的找寻好多年,最终找到她也无法再续前缘。他路过寒山寺脚下,遇到一个
-
10卓语红楼 卓语前文解读了凤姐和王夫人的根本矛盾。本文来谈谈她和宝钗的矛盾。 凤姐与王夫人三观的差异,全都适用于薛宝钗。因为薛宝钗就是个低配版的王夫人。 为什么是低配版呢?她有文化、有情商,不应该是高配版吗?不!人们对她的印象多是受了87版电视的误导。原著中的她各方面还不如王夫人。 【提示】本文是续篇,新粉务必先阅读前文 《凭一己之力干翻全部主角,史上最毒最奸主妇长啥样?》 《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亲情绑架
-
15卓语红楼 卓语写过不少文章解析古代的婚配观,介绍红楼梦里各家族的政治背景。 略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出身、门第、血统、教养,黛玉全部完胜宝钗。更何况,家长意愿(贾母贾政才能代表贾家)和儿女感情,也都倒向黛玉。 黛玉占尽了天理人情和自身优势,原本是宝二奶奶的不二人选。按曹雪芹的原意,80回后她跟宝玉也订了婚。王夫人用卑鄙的手段逼死黛玉,才将木石前盟化成泡影。 一直有读者想不通,王夫人为什么那么执着金玉良
-
18卓语红楼 宝钗给黛玉送燕窝粥,是金兰契最高光的时刻。单从表面文字来看,宝钗在这一回里的表现,可谓体贴入微、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但真正读懂红楼梦都知道,宝钗是个隐藏极深的大反派。她又破财又出力的送燕窝,到底是反派难得的一次积德之举,还是另有所图呢? 对这个问题,火眼金睛的卓语曾经也迷惑过。 有人说,某心武引领着大众红学在通往《甄嬛传》的大道上一路狂奔。其实这话不对,自红楼梦问世以来,黛钗就形成两众粉丝
-
27卓语红楼 黛钗颜值到底孰优孰劣,自红楼梦成书两百年来,这个问题争论不休。因为黛钗各有粉丝团嘛! 为了满足双方粉丝,影视里就把她俩塑造成双美,环肥燕瘦,各具特色。 于是,你若谈论人品性情,也许还能论个高低差异。谁敢说黛钗相貌不在一个档次上,全国观众都跟你急。 实际上在87版红楼梦里,颜值更高的明明是薛宝钗。她的扮演者张莉温文尔雅、端庄可人、气度娴静。 不仅是颜值高,声音、表情、肢体语言等,无一不透着恰到好处
-
40
-
3脂批提示,《邯郸梦》故事预示的贾宝玉的命运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时,点了四出戏,脂批指出这四出戏每出各有暗示,其中 第三出《仙缘》;【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而且说这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红楼梦》里,甄宝玉明明是一个十分无关紧要的人物,前八十回里完全没有正面出场,怎么可能成为全书里面的大过节,大关键呢?我们先来看看《邯郸梦》里究竟说的是什么? 《邯郸梦》剧
-
20说到怡红院首席大丫鬟,估计很多人会认为是袭人。怡红院众丫头公认:“袭人那怕他得十分儿,也不恼他,原该的。说良心话,谁还敢比他呢?”(26回)但是为什么晴雯死后,作者说宝玉:“且去了第一等的人”,又说:“袭人知他心内别的还犹可,独有晴雯是第一件大事”?(77回) 说到怡红院首席大丫鬟,估计很多人会认为是袭人。怡红院众丫头公认:“袭人那怕他得十分儿,也不恼他,原该的。说良心话,谁还敢比他呢?”(26回)但是为
-
17
-
15
-
23
-
18世人评说皆谬误,蒹葭之爱至难寻:晴雯才是引导宝玉走正路的人! 卓语红楼
-
24
-
25卓语红楼 01 没单曲的十二钗 太虚幻境首卷画上有雪、有金簪,咋一看似有薛宝钗。但到了仙曲阶段,却没有她的曲子。 这是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唯有薛宝钗如此。自红楼梦成书已来,无数读者对此感到困惑,但无人能给出解释。 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证实一番。因为很多人在挖空心思,找宝钗的单曲。 [第一支·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
-
28
-
12
-
27
-
20
-
13都说宝玉有反抗精神,到底他在反抗什么?
-
22
-
7卓语红楼 木石前盟是仙界前缘,既然缘定前生,就不应该另有风波。为什么后来又出现金玉良缘?通过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之争,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 这个问题咋一听似乎很深奥,但事实上答案一点都不复杂。 你只要一想到书中反复提到的“真”和“假”,就应该瞬间明白了。 既然从开篇起,曹雪芹反复暗示、反复论证真和假,那整本书就跑不掉真和假的主题。真假之间必然存在着对立和对抗。 木石与金玉,是贯穿全书的主流对抗,不就是真假
-
9楼主啊,你说宝钗的门槛有多高,我可不同意你的观点哦,据说宝钗的父亲当过官。但是林黛玉的父亲不也一样当过官?你又说薛家有钱,也是不对的,事实上,到薛家住在贾府来了之后,薛家已经很穷了,穷的薛宝钗的屋子里连起码的一点装饰物品都不敢摆设了。你又说薛家有势力?就凭薛蟠那样的德性,又有几个人看得起这样的人家,否则不会一句话说不中听就挨柳湘莲一顿胖揍,薛蟠挨打了还得找贾府帮他们出头去抓捕柳湘莲。 关于薛家的门
-
15转自:卓语红楼 黛玉葬花和宝钗扑蝶,是红楼梦里最著名的经典场景。很多人一生没读过红楼梦,但对这两个画面却绝对熟悉。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已经成为西游记的招牌,天下无人不知。 但凡黛钗登上什么艺术作品,毫无悬念的,肯定一个葬花一个扑蝶。 人们都说葬花是黛玉悲剧性格的经典瞬间;扑蝶则最好的诠释了宝钗青春健康,表现了宝钗活泼、旷达的性格。 这个说法,甚至是教科书的标准答案。在百度百科这样的公知网站上,就是
-
1明末昆曲《邯郸梦》预示的贾宝玉的结局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时,点了四出戏,脂批指出这四出戏每出各有暗示,其中 第三出《仙缘》;【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而且说这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红楼梦》里,甄宝玉明明是一个十分无关紧要的人物,前八十回里完全没有正面出场,怎么可能成为全书里面的大过节,大关键呢?我们先来看看《邯郸梦》里究竟说的是什么? 《邯郸梦》剧情:落
-
3贾府令宝玉娶宝钗,是为了逼林黛玉嫁北静王 有人说,薛宝衩知书达礼,艳冠群芳,谈吐不俗,山中高士,有青云之志。不爱红妆俗物,不喜富丽堂皇,懂春风秋月,知藏愚守拙,懂人情世故,擅待人接物,懂诗词戏曲,精女工女红。此红楼梦中第一完美女子。 但是,程高篡续本安排了一出掉包计,贾府众人为让宝钗嫁给宝玉,采用欺骗的手段让她顶替林黛玉的名义与宝玉拜堂成亲,生生气死林黛玉。显然,这样的掉包计将宝姐姐黑化了。好好一个
-
12rt
-
0八十回后贾府抄家,北静王为何亲临现场维护贾府? 《红楼梦》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雨村拍手笑道:“是极。我这女学生名叫黛玉,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我心中每每疑惑,今听你说,是为此无疑矣。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度其母不凡,故生此女,今知为荣府之外孙,又不足罕矣!可惜上月其母竟亡故了。”子兴叹道:“老姊妹三个,这是极小
-
3宝玉的小厮,为何叫焙茗,锄药 有人分析说作者是康熙二子允扔,那么,宝玉的小厮很可能是暗指 焙锄:被黜。 表面上,小厮与主人的爱好有关,但连起来,未必没意思。 如四个大小姐的侍女:抱司侍入,都未必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