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
-
6原始佛教中,佛有没有任意在三界五道之间穿梭的能力?佛一共有哪些能力?原始佛教中有没有作法这个概念?
-
13怼了劝学网的作者 前几天加了劝学网的微信群,我说了句要以实修为主,否则看多少经都意义有限。群主说不能以禅定为主,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好像有点道理?)、要把参悟的道理放进生活中印证(这里就有点民科了)。我说他误人子弟,他直接二话不说把我踢出群。 实修是一个严肃、系统的工程。现在一知半解的人就开始指点江山,这种人太多了。
-
6
-
5各位师兄好,请问身体不好念什么经咒合适?
-
11请出家师你或居大德回答我的请教: 第一、在佛陀的原始佛教时代,是不是没有供像,没有烧香这一修法?而佛教
-
9请问释迦牟尼涅槃后,人间有人修成如来吗?
-
12原始佛法在哪看啊有什么书是原始佛法吗?
-
6佛教,只能是释迦之法,只能由释迦祖师来定义,只能基于释迦的遗言来定义,只能由比较可靠的五部中的释迦的亲身言辞来定义。 , 绝不能由所谓的僧团来定义,僧团只是释迦之法,释迦言辞的追随者和实践者。 , 若由僧团来定义,后果严重, 若由上座部僧团定义,到现在为止,60-70%还算靠谱,但已经有人企图用自己或是某些“其他的人”的言辞来“顶替、篡改、湮灭”释迦的言辞了,已然把僧团当成了自已的或是小团体的私产私地了。 若由大
-
8
-
10
-
0为什么在末法时代我们要多宣传佛法呢?因为现在人魔心重,很多人攻击我们,我们用来对治我们的嗔心,若人能无喜、无怒、无哀、无惧、无爱、无恶、无欲,则大事可成矣,哪怕一个人也度不了,但我们也做了该做的,也是功德一件,何况即使99人攻击我们,有一个人能听进去呢,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成就自己就是成就别人,会万物归自己者,其唯圣人乎,欲修最上乘,尘劳是资粮,冤家齐到场,庄严此道场
-
3最近在试译相应部时,发现很多汉译的逻辑価系有重大的错误, 那个四正q,汉译体系是关于善巧与邪恶法的“生”与“灭”,,,太肤浅了。 我在基于巴利自制的巴利的字译版上修饰出来的试译中,却是另一种逻辑体系, 是关于 “未洞见的,恶的不善巧法的法的“不取”, “未洞见的,对善巧法的取, 更是 对“已洞彻照见的,恶的不善巧的法的“固持坚固”, 对“已洞彻照见的,善巧的法的“持续住止”和“圆满光大” 对于修观。,应该知道
-
7先说结论,末学推测,除了释迦fo陀,真正达到三果及以上证量的尊者只有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和极少数本文没有提到的尊者。
-
28修练观呼吸的本质就是修练动中观。 , 修练释迦之法,只有两个目标,也就是两个终点:明~(内向的“视觉”) 和 解脱~(内在的爱恨情仇等世间和概念的跟随和执取的停止)
-
11末学曾在网络上结缘过一些实修达到了理论上的四禅(舍念清静)的法友,他们不持戒并且认为双盘没有必要还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他们拥有很强的定力,可以极快的忆念禅定中境界(作意)进入禅定一键清除负面情绪,但他们连最容易证得的宿命通都没有,且他们认为禅定是一种情绪,就跟发怒,开心等情绪一样。因为他们是秒入定,随时出定,他们对禅定100%可控,所以他们否定历史上的祖师大德实修功夫,因为一些祖师大德打坐入定时间那么久
-
71到哪里去寻找善知识,家在东北吉林长春,随时可以换地方
-
0念诵释迦佛的名号有何功德利益?
-
0
-
1
-
1
-
37巴利原版也有很多错误, , 主要是大小写和标点符号的错乱,还好字是摆在那里的。后悔以前发现的没有记录下来,应该记录下来的。 , 句子的格式对齐很重要,首先是可以快速阅读,其次是可以通过前句后句或前段后段的对比,可以快速锁定错误之处,太爽了。 , 那个元享版有一处,译得一塌糊涂之处,一,应该有限于字典的原因,二,这就是原版的标点错乱所至,,元享版这个“呆”真是够力,译好了,还要按错的标点位置再来一道。 , 春
-
0
-
0
-
1打坐,就是练坐桩! 打坐不一定是修观,修观不一定要坐桩,但坐着修观,应该更易观得专一入定,更易长久,应是动中观的根基。 , 打坐,就涉及到禅和定,两者一体两面,释迦的禅和定只基于内观, 定,即神足力,,有三种神足力,全定向取于观这种行,就是观的神足,即观的止一,即观的完全彻底无间漏,即明的彻,明彻。 禅本意是舍,不了解的大量的经中的正定有涉。 止一,或是定,就会有舍,直至舍无所有,直至一切皆取为只有观,只
-
0一、关于人 人,依照其本性而言,是能够依照自己的意愿与外在世界发生互动的生灵。人的生命因而先天具有能动的延展性,也因此获得了通过修行(Bhāvanā)超越既有境况的能力与权柄。 二、关于人的既有境况 人的境况是苦难的(Duḥkha)。这份苦难缘自超越既有境况的能力与既有境况的束缚之间的矛盾,亦即,人的延展性遭到了或有相或无相的诸种抑制,进而导致了肉身与心智上遭受的各种苦痛。 三、关于人苦难境况的根源 传统佛学强调,一
-
25打坐,不管是不是修观,能把时间稳定在2个小时,就是一个根基和本钱。 修观,要实现某种穿透,透了,就能确定,就能了解。 没透,越看那些东西就越疑惑。 删贴太厉害了,就忍问这么多。
-
5指向性,指向观,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点。 有一次说法,说了一连串的结果,引人胜,令人信心倍增,马上就想支修观了。 有一次说法,说了一大堆异道,说了他们的现象,说了他们的成因,然后在每一个对异道的解析后,都是两句话,从句引向修观的话。对于实践者来说此经没什么肉,对一些异道,却能让其对照,以引入修观。 有很多次说法,一说到色(物质)的四种态,一说到身心五种维度的世间,一说到世间的五种状态,一说到支持身心存在的
-
14什么是原始佛教? 有的人自以为是的认为“这是一个历史时期”。 这真是书呆子的言辞之辈,对修行一点意义都没有。 原始佛教,只以祖师为师,追寻祖师有原意,这就是依法不依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实在的利益。
-
2有人问佛陀:“通过修行,你得到了什么?” 佛陀说:“我什么都没有得到。” 那人又问,“你什么都没有得到,那你还修什么呢?” 佛陀微笑着说:“我不知道我得到了什么,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失去的东西,通过修行,我失去了愤怒,我失去了忧虑,我失去了悲观和沮丧、焦虑,我失去了自私自利的贪嗔痴三毒,我失去了凡夫俗子一介的无名习气,我也失去了对死亡的恐惧。”
-
33能否白话文通俗解释一下?
-
16
-
17相应部的诸天,梵天等的说法方式证明了“现在的阿毗”肯定是人写的。 现在的阿毗通篇看不到“在观境中的指向”,只看到通篇的知识逻辑,,天众智慧感通,看着心境交流,一指便了知所指,,这种长篇大论和庞大逻辑体系,只可能是人的境界。 , 更重要的是前面提及的,没有感受到在观的境界的指向,而只感受到知识逻辑的构造。 经云“拆解而不构造”,阿毗在这里也违反了经的教导。 ,, 正因为“旁观着”而见到过,所以能对法产生确信
-
9为什么叫“如来”,为什么叫“如去”,为什么叫“如如”,为什么叫“如实”? , 因为“概念”,就是“无明”,就是“阴障”,就是“蒙蔽”,就是“释迦”所说的“无记”! , 在这里,只有“照见”,只是照见“如所从来”,只是照见“如所而去”,只是照见“如此如此”,只是如实而照见。 , 照见运作的“分解”,照见运作的“拆解”, 照见世间的“分解化”的在运作,照见爱恨情仇的“拆解化”的在运作,照见“第一因”这个“概念
-
0今天看到一个甲骨文的“德”字解,! , “德”字的甲骨文的意思竟然是“内在的视觉”,! , 看来,史前的那个冰河时期的社会,要比现代的社会要“通透”!
-
22一直在修学杂阿含,苦于修大乘的人太多,找不到一起修学阿含的同修,今天无意中找到了这个贴吧,可是人气太冷清啦。吧主啊,你要整顿一下人气啊。
-
5南传佛教具体轮回方式是什么?是否接受北传佛教的六道轮回?
-
19如标签 于长入息,了知‘我长入息’; 于长出息,了知‘我长出息’; 学‘我觉遍身入息’, 学‘我觉遍身出息’ 什么意思?作什么用的?
-
15谁来说一下,为什么只有在看呼吸时才有“潜意识暗示”的相关方法?
-
22善观者,寻受而观, 观呼吸,即观呼吸时全身的各处各种之受, 行,易受心干扰, 受,不易受心干扰。易成旁观者。
-
5祖师!祖师!谁是原始佛教的祖师? 祖师,依文解字,就是所有老师的老师。 于此,就是法镜道所指的“佛”,配得上这个的只有那个在世间六道掀起了“风暴”的“王子”。
-
43说理服人和阐述一个过程,感觉是两回事。 实在是受不了与人说理, 一听到说理,就不想浸入其中,就想直接跳出划走。 这种事,对世俗,本来就毫无价值,还要发明一大套逻辑和价值的体系,觉得实在是在用屎塑塔,所以实在是受了。 倒是如果有人说的是修观的事,,如果能感受到他的视野,我倒是有兴趣,与他分享交流一下经验。 这样,对我有利,对人也应该有利,有利,才有价值。
-
21慈为铠甲,观为利刃 如上所说,可以试试
-
30各位贤友,看巴利本感觉很难啃啊,就像大念处经,很多词汇都不能理解,请教一下你们都是怎么去理解佛陀所说的这些法呢?或者是直接禅修 时间长了就能理解了呢?
-
32觉得哪有什么“放下”,全是在导向言辞的异化罢了! 相应部,说的全是观和对所观处的不取厌弃。 所谓的“放下”,基本上就是一种心行, 祖师的不取厌弃是为观作辅助的,只有观才能根除“行” 而那些作“放下”之行的人,基本上没有观,就是在以粪塑塔罢了。 正知,就是专一于觉知,就是定于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