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collectors吧
关注: 991 贴子: 3,829

建盏爱好者的交流园地

  • 目录:
  • 古玩收藏
全部
  • 4
    感谢吧主与本吧,是个值得用心、潜心、反复沉浸的好地方。 谨贡献一贴,当做自己的学习记录,这两个作品把玩一阵后,再搭配吧主的黑釉银斑玩道一文,反复对照,便知品相高下了。但凭眼缘,开心把玩;但凭眼缘,再求他盏。缓慢地折腾,是我的把玩哲学。 祝各位2021顺利兴隆。也望各位多多评语,好的欣赏,不好的作为经验,岂不快哉!谢谢!
    蔡文G 1-31
  • 30
    这篇文,可能会打破很多玩家对建盏的认知。也都是个人的理解和认知,难免偏颇,仅做讨论,作为一个建盏爱好者,虽经历中有很多不愉快之处,但不妨碍自己继续玩下去的动力和欲求,因此,并非黑化建盏。作为一个新兴的瓷器品种和一个新兴的行业,希望他越走越好,而不是越来越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以前也曾玩过一段时间紫砂,与资深相去甚远,但也看到一些现象,再与建盏行业做对比,发现有太多让人无语的地方。这也体现了紫砂行业相
  • 6
    一个新兴的圈子,涵盖了太多的喜怒哀乐。纷繁杂乱,竟也不必从何说起才好。 那就聊聊玩盏的喜与嗔,剥蚕褪茧,把千奇百怪的现状说的简单一些更好。何谓“喜”,则必然是从爱盏起始,喜欢建盏的拙意,似无为却涵大为。喜建盏的幻化,或幽深沉寂,或炫彩夺目,此为一喜;因爱盏,得三五同好,聊盏品茶,抑或同道同好,抑或各有所爱,四方来客,皆朋友耳!此为二喜;溯本求源,寻机可拜访诸多师傅,求教一二,或坚定所想,或茅塞顿开
  • 21
    玩盏也有五六年了,从懵懂的喜爱,一步步走到今天。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接触了许许多多的人。慢慢的,太多事情皆已看淡。回过头,才想起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初心”。其实就是简简单单的一种自我满足感。而这一满足感,也不过是自己生活中众多元素的很小的一部分而已。为此,徒增了太多烦恼,又是何苦来哉呢?! 玩物出了增益生活情趣,也是一种快乐的修行,修心养性,让自己在一种快乐的行为中得到心境的调整。建盏,作为一个新热
  • 11
    建盏市场,从来是买家与卖家的大戏(算是先切个题),卖家总是想尽快卖出自己手里的囤货,有的是为了薄利多销,有的则是快刀斩古。盏的价格,无论从盏商批发到市场定价,权力都在师傅手中,盏商卖低了师傅的老规定的价格,极有可能会失去师傅的信任,从而失去拿货资格,卖高则无碍。年轻师傅的盏,知名度不高,还要盏商费劲吆喝,批发价格与市场价之间利润很低,同样费一番口舌,才不过赚一二百;而名家师傅的盏,一只可赚的钵满盆
  • 64
    写这个标题,自己也觉得容易得罪人。但看到那么多乱象,实在是憋不住,在自己这块小地方吐槽一下。 任何瓷器,青花、汝瓷,龙泉、影青,甚至是日本的志野、常滑。都是有自己的属性和标志性特征。咋到了建盏这里,天马行空?!拿着钧瓷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宣传语,大行乱为之道。 建盏作为粗瓷,因为饮茶习惯的改变,点茶退出了历史舞台,建盏也就慢慢式微,甚至可以说消亡了。而今的散茶也是沿用的明初制定的方式,建盏作为
    纳璟6y 12-26
  • 23
    今天写一篇关于宋建盏底款的知识和整理。 这里只限于讨论宋朝时的建窑建盏的底款。宋建盏底款大致分为有款和无款。无款并不是不好。带底款的宋建盏也不见得是精品。不过,今天还是重点讨论有款。 我们现代人研究宋建盏底款的资料,主要是老盏,老盏圈足标本,宋的底款垫饼,书籍。底款在宋时,要么是工匠刀刻款,比较考验工匠的字。要么是垫饼印制底款,而且宋时一个垫饼只允许用一次,称为一饼一盏一匣钵。所以,宋人烧建盏属于很
  • 7
    近来,随着建阳本地柴烧泛滥,诸多商家大肆宣扬,以宋代的简约诠释现在柴烧盏的粗劣,器型的随意,釉色的五花八门,仿佛一夜之间变成建盏拙味的属性。让诸多玩家不知所谓。这里,把一些个人的理解阐述出来,供玩家们针砭。 建盏由于当地选料的胎质和结晶釉的特性,导致从胎的厚薄就与青白瓷这种精细瓷差距巨大,烧制的干口在宋时也难以克服,也称为其比精细瓷粗砺的一个显著特征。北宋时期,建盏尚有模仿精细瓷的釉包底足的工艺做
  • 8
    最近新入一只包银边的磨口乌金釉老盏。和大家分享一下。收的价格不高,毕竟不是油滴和银兔毫这种釉面。主要这只乌金釉釉面很完整。 总有人说现代电窑的建盏都是玻化太厉害,贼光。我只能呵呵,虽然油滴和兔毫相对来说玻化要烧好有难度,毕竟古代柴窑烧的同时要兼顾结晶等。釉面技术要求高。但是从我众多残片中来看,银兔毫在古代还是有很多玻化烧的好的,保存到现在都始终没有怎么氧化,玻化依旧。 不是说老盏就一定得破破烂烂,口
    ZodiacZee 5-30
  • 10
    现在,随着柴烧龙窑层出不穷,最热门的宣传词汇,就是传统、古法。已经到了张口就来,标志性的柴烧属性的地步。这两个颇为煽情的词汇,惹得多少建盏爱好者激怀荡漾,慷慨解囊。今天,笔者就以一个很平常的玩家视角去解读建盏圈子里的传统、古法,权作讨论的谈资。 传统,指的是什么?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和信息。这里有古人的审美的延续和发展;这里有古人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这里有古人工艺中的选料的严谨要求等等。建盏的传统,应该
  • 36
    黑釉银斑作为建盏的传统釉色,已经长篇累牍的书写了。再言,颇有些老生常谈之嫌,好像刻意去给玩家们洗脑一般。其实,本文只是从看黑釉银斑,分析一下玩盏存在的一种思路,供参考而已。 先从审美说起,如果仅从个人审美角度去看黑釉银斑盏,由于变化丰富,个人审美又变化多端,釉色何为美的定义却从来没有一条规则去界定,更无任何品级界定的标准可依。譬如,有的玩家喜欢油滴密集型,觉得有张力,够力道。有的喜欢稀疏状态,有意
  • 5
    关于建盏的赏析与审美,该从哪个角度去看,又有何规则和绝对的依据,目前看来,并未有绝对的权威和著作,成为定论。以下的评析,也是笔者这几年玩盏的一些思考,仅供各个玩家讨论,而非妄自定义。 一、复古的目标和艺术基础 我们现在常听到的,如何如何有古味儿,无非就像出土的老盏一般,釉色暗淡,胎质粗粝,修足随性,不修边幅之状。始初,也持此种看法。后上手诸多老残片,对比很多民用器和“供御”、“进盏”的圈足,再看了诸
  • 7
    听王老师说黄兔豪等其他非还原烧要求的釉面并非建窑独有,一时兴起,搜了点当阳峪窑和定窑乍一看像建盏的图,发出来让大家看看当个乐子
  • 5
    共赏 黑底银斑之二 岁月会更替,时代会变迁,纷繁的尘世中埋没不了那一抹素雅、那一声惊叹,文化总会留下历史的足迹;在这里,如果你是看客,愿一刹的邂逅为您凭添一丝宁静;如果你是识者,愿短暂的相遇让您增加一份惬意。
  • 20
    这其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绝对的尺度。之所以拿来作为一命题来讨论,是基于个人的一些理解和经验与大家分享讨论。 1、个人修为 玩物的鉴赏能力,自然是与每个人不同的审美修为密切相关。你达到了某个层面审美能力,眼睛里的物件就会展现不同层次的美感,此处就无需赘言了。建盏的欣赏亦如此,老玩家奉行的是看老玩新,此处的“老”并非古窑址漫山遍野的残片,也不是不知出处的某一块釉色残片为基础。国内和日本,甚至是土耳其
  • 49
    现在随着柴烧的兴起,以往并不是很热炒的“乌金釉”概念被频频提起。很显然,如果定义为“乌金釉”,除了增加神秘感,仿佛品质比起黑釉的提法,秒提升了若干档次。事实到底如何?以自己这些年的接触和积累,也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乌金釉的概念,并非在宋代便有的。而是到了明后期和清早期才逐渐有了这个说法。关于“乌金釉”的界定,也是烧瓷的技艺大幅提升后,有了更丰富的釉色基础上,才有了科学的界定。但符合“乌金釉”品质的
    大寿子1 6-26
  • 19
    玩建盏五年有余了,从最初的狂喜到如今的意境阑珊,其间曲折,有盏事,亦有人事。其中的“乱”字也非一言可蔽之。闲暇无事,也就东一句西一句唠嗑吧。 从复烧研究到如今市场繁茂,也不过区区二三十年,而真正走入玩家眼里,更是这六七年的光景。市场需求的井喷也带来了烧制行业的井喷,于是乎,泥沙俱下,变成了乱花迷眼的局面。如今一切的“乱”,溯本求源,师傅群体的乱才是根源。而这个体系的核心,却也在师傅群体。建盏可否在
  • 21
    持续进行中 一点执着溯古意 万千人里觅真知
  • 26
    也说点和建盏无关的话,最近NBA莫雷和肖华事件,成为最热的话题。可在上海,一场季前赛的赛事,却让人痛心,诸多年轻人仿若置身事外,仍旧满心欢喜的为着NBA球星们毫无顾忌的嗨着。并成为外媒嘲笑的对象。 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已然成为教科书上毫无质感的文字,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需要背诵的条目罢了。新生代的年轻人也早就没了家国天下的概念。所谓的赏识教育下,浸润在糖水中长大的孩子,唯一考虑的只是自己的感受。这已经是中
  • 4
    第二只 月华 香雾重,月华浓,露台仙仗彩云中。 这只盏,一见倾心,因沟通未畅,差点儿失之交臂。捧在手中有失而复得之悦。
  • 19
    近来,随着建盏快速进入市场的节奏加快,越拉越多的人成为建盏玩家。随着人数的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认知建盏,什么是传统?什么是创新成为很热门的讨论话题。笔者作为一名建盏的爱好者,这几年里也时常在这个问题里兜兜转转,这里,把自己的一些人知写下来,供玩家们参考。 常规的思路理解,用古人的传统工艺,作品实实在在体现古器物的风貌和特点,这谓之传统。反之,在化工釉的大行其道下,一些不知所谓的釉色则是创
    好盏者 5-7
  • 2
    闻说凌云寺里苔, 风高日近绝纤埃。 横云点染芙蓉壁, 似待诗人赏月来。 唐 薛涛
  • 38
    这是一个挺不愿意涉及的话题,但有时,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绝大多数玩家是无法辨别的。圈内有圈内的规矩。无论你行为的善恶,只要不是针对我,皆放在心里,视而不见。 曾经最为热议的机胚还是手拉胚,由于机胚的非人力因素,缺乏了灵动,被诸多玩家摒弃和不屑。一些走低端的师傅,因为利润低,则必须走量,可以节省的拉胚的钱也要省下来,每只盏的利润也就在那三两块钱,让他们去做手拉胚,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名家则不同,一只盏
  • 8
    何谓玩道?就是一种赏析的思路,如何去看一只盏的优劣。 首先要去辨别油滴盏的正确釉色。市场太多外来配方釉的介入,使很多油滴盏的表现力突破了传统的釉色,油滴斑纹绚丽多彩,分布带有明显的人为控制,这些都是传统建盏釉水烧制无法企及的。因为高温的不可控性存在,油滴的大小、斑体的形态、以及分布,师傅们只能结合对自己炉子的把控,尽力做到一个大方向的调控,而上述所说的油滴状况,太多还是听天由命。 为何说难以把控?原
  • 10
    建盏(六)经过看书学习,还有和各位前辈朋友们的交流,慢慢的积累沉淀,对于建盏的认知逐渐加深。现在才开始有一点点的理解高端玩家眼中的建盏的美。 举个例子来说,一条条的,不一定都是兔毫,还有可能是油滴连城线,也有可能是“松针”。所以这就跟釉水的成分和氛围,温度的控制相关。 传统的釉水,在高温下分离聚合或者变相,待出窑后变化万千,才是最重要的美。如果非传统意义上的釉水,各种颜色斑纹,在没有达到高温及后续的
    蔡文G 1-11
  • 7
    三年前一次普通的招待,被主人家的一杯佳茗夺取了心魄,从此流转于茶盏之中。 一盏温茶,平和恬美。 后来再接触复古宋式点茶,苦恼其茶粉未成系统,好坏竟无处诉说。再接触日式的点茶,感概东洋人对茶的固执,茶本无价,因人而珍。
  • 13
    明白知识无价,学费要交;明白盏商是人,是人就要吃饭;明白品相第一,价格其次;明白玩什么都没有漏,也没有捷径;明白人捧人高;明白玩无第一,想无第二;明白路在他人领,行走靠自己;明白看图无用,上手为实;明白故事今天你会听,明天你会讲;明白不了~就别明白了!
    吴兴乾 9-17
  • 3
    桃山时代是备前烧兴盛的年代,根据出土的记载,水指的数量最多,到了江户时期,备前烧出现了一段低迷,这跟当时整体环境的茶道之风有相对应的关系,直到明治时期,随着众多名匠的复兴,备前烧才逐步的走向了复兴,这只水指是江户时期的作物,轮线的形状,耳附与身桶的塑形,还有那火红肌理出现的火榉纹,木胎大漆的桶盖,当你触摸它整体状态的时候,多多少少是可以感受到时间带给器物的变化~备前烧,这古老的器物,迷人!
  • 15
    谈黑底银斑之前,咱们先说说为何称之为传统?这应该是源自于日本那只经典的大撇口的黑釉银斑盏。无论何种釉色,谓之传统,约定俗成,皆是以大众公认的馆藏精品为标杆,去界定品质、界定审美,黑釉银斑也是如此。配上建窑出土的很多黑釉银斑的残片,丰富其审美区域,形成了多样化的黑釉银斑的审美。 三四年前,黑釉银斑并未成为师傅追求的釉色目标,无论蔡炳盛的油滴,还是老裴的老银斑,皆不是以黑釉底色为基础。但由于师傅的独特
  • 24
    建盏(四)一大波教材到手了。因为买的时候还没有学习到这么多知识,只是百度了一些文章。现在才知道,百度的时候一定要搜专业词汇,才是真知识,不然只打“建盏”两个字的话,出来的是什么,天知道。 先来个集体照,后面爬楼记录选择的理由和到手后的体会。
  • 57
    这几天看了好多贴子,觉得很有意思。好多前辈的文笔非常好,内容各种风格。突然觉得贴吧也很有趣。 这里先开一贴,记录一下关于建盏的点点滴滴。 说起来,玩建盏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几个朋友送的茶。茶叶不错,那得需要茶具吧。于是看紫砂壶。看了紫砂壶,(省略此处若干,相关的再单开贴来说),然后就到了盖碗,然后就杯子,然后就五大窑(不是只古董啊,只是现代仿品,作为代表)。到了这里,想在网上找钧窑找不到,就发现建盏了
    壶圣贤 11-27
  • 12
    日本茶碗历经三个时期:唐物茶碗、高丽茶碗、和物茶碗。16世纪之后,由于千利休提倡“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日本茶道转向了朝鲜平常百姓所用的“高丽茶碗”,此时是日本茶碗的转型期。在高丽茶碗中期,三岛茶碗是很典型的代表,它是一种有雕刻装饰的碗,特点是把碗分割成几个部分,绘以白色的花纹,称为古三岛茶碗(雕三岛),高丽茶碗和中国茶碗一样,区分得主要方面是装饰花纹,而不是器形。但是高丽茶碗的器形多变,是非常有意
  • 6
    百度百科说,“捡漏”,是一句古玩界的行话,形象的体现在‘捡’上,因为古玩界普遍认为捡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行为,故而,北方的方言,用一个‘捡’来寓意它的难得,是极诙谐的表达,也是汉文化中调侃文化的形象化体现。这里面有几个词儿,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咱来说到说到: 一,“可遇不可求”,这词儿里包含着运气,也就是说,是漏儿等你,不是你寻它!窈窕淑女一般静坐在那,但凡你命里有,终须有。 二,“捡”,这是个动词,也
  • 14
    “它就是一茶杯”,每当看到这句话,又或者听到这样的观点,我从一开始面红耳赤,连绵起伏,高潮不断的辩论中,到如今抿嘴一乐,衷心祝福你,快乐就好!实在是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爷们,咱本身没有多大的艺术修为和审美高度,甚至是贫瘠的,可是在如今充斥着金钱的世界中,我们还能因为这盏,这茶,这水而获得一点点完全属于自己的清雅和安慰,这是多大的恩赐! 市场乱像,天价,曜变,孤品,国宝,至尊,就这些牛逼到不能***的
  • 2
    总听到,好器会说话!我个人的理解是,好器会给你一种内心的感觉,当你匠器在手,你会忘了它的价钱,它会带给你愉快,想念,安静,激动,盼望,思考,看不腻,摸不够,忘不了!
  • 6
    我没法具体说明白什么是美,但是我知道自己心里的感受,看到喜欢的器,内心的快乐和喜爱,一个人坐在茶桌前,泡一会茶,一呆就是半天,也不知道腻,也不困,高低贵贱是你想卖的时候,你自己的玩意,你不会用价值衡量!喜欢它的什么,因素很多,因为贵而喜欢的,不能说没有,可能玩器的人比较少吧!
  • 34
    如今的建盏釉色变化,已经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很多新人入圈,瞬间便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 这里,我们略微讲述一下,如何去评判一只盏的品质,从哪里入手,从哪里去做比较,用怎样的眼光去衡量盏的品质高低。建立一个粗线条的评判思路,便于新手们,去客观的看一只盏的优劣。 这里,我们以最近较为热门的黑底银斑为例。黑底银斑,底釉青黑,配合烁烁生辉的银油滴,色彩反差度很大,比较容易形成视觉张力。如今烧黑底银斑的师
    w111409 6-12
  • 6
    一,玩的没有烧的专业,师傅是真人,玩家是拜佛! 二,数据是参考,通过数据实现标准化的是机器,烧制匠器没有标准化,貌似曜变有数据,至今也没烧出来,天成的事,别追! 三,有肉,有骨,有魂是器,要时间,功力和师傅的精神三者成为条件! 四,玩家玩器,半醒最快乐,玩家育人,是笑话,这好比没驾照的教你怎么开车,另外,审美也是无法具体界定和分级的! 五,器随人走! 六,知识有的时候会骗你,因为写这玩意的人可能不会烧,
  • 8
    这个话题颇为敏感,因为会带出很多行业都避而不谈的话题。那就是釉水中的添加剂问题。 首先,釉水添加剂不用大惊小怪,随着科技的进步,瓷器烧造工艺已经大幅提升,这缘于硅酸盐化学研究的技术提升,也带来了瓷器工艺革命的进步。但对于建盏,确实一种特殊的存在,因为建盏工艺与其他单色釉瓷器有很大的不同,结晶釉的独特工艺,决定了釉水选择的可变性和多样性。高温烧带来的成品率私下,还原烧带来的釉面的不稳定性,都是困扰师
  • 33
    四年前开始玩盏,那时的建盏圈子,还没有任何柴烧的影子。近两年,柴烧在建阳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铺天盖地。一入市,便以老味、釉面润泽为主题,矛头直指电窑。而且,所有的目标都针对电窑。仿佛柴烧才是建盏,电窑就是赝品一般。大范围的洗脑式的宣传,让众多新入坑的玩家如同信仰一般,建立了贵贱、高低的概念。 玩盏需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建盏和其他瓷器有很大的不同,这缘于工艺的迥异。建盏属于结晶釉,其工艺中分
  • 16
    之所以起这个标题,并非为了博眼球,搞标题党。而是在建盏的油滴盏中,隐藏了太多丰富的、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太多油滴盏其工艺内核,并非如表面那般光鲜亮丽。所谓的匠心,不过是浮于表面的旗幡,晃人眼目罢了。 作为目前建盏市场的主流,油滴盏是绝对的生力军,各种变化,各种色彩,让人眼花缭乱。建盏工艺水平貌似井喷一样。建盏千年前失传的记忆,仿佛这几年间,一下子从土里翻出来,不仅发扬光大,甚至有诸多颠覆。可事实到底
  • 4
    既然咱们说道说道玩家,就要先明白啥才算玩家。很多人惯性思维,我感兴趣了,买了某一样物品,我就是这个物件的玩家了。那显然太肤浅了。因为如此,很多人跌了坑,大骂盏商,大骂行业,甚至大骂建盏,不过就是一个茶具,几百上千,甚至上万,行业不良啊!可仔细想想,着实可笑!茶城里卖茶具,一百我都嫌贵。几十块的可挑选余地太大了。那真的我就是在挑选合眼缘,讲实用性的茶具,我并没有玩心。别拿着功能去看价值,那不是玩,瓷
  • 3
    建盏圈子的乱象,已是不是秘密的秘密了。 这个圈子,无非就是玩家-商家-师傅所构成。其实很简单,玩家潜心学习鉴赏水平,提高甄别好坏的能力,加深人脉,多一些得到好盏的渠道,多一些和众多盏友沟通交流的空间,取长补短,增益技能,其乐融融。 商家,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进货卖盏,做一些正能量的宣传,少做一些指鹿为马,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生意不会不好。 师傅则是加强业务水平,把注意力都放在认真研究烧制技能,学习建
  • 4
    建盏作为粗瓷,其厚釉肥润质感,则成为一个显著的特征。这是由独特的原矿釉料配比,配合高温氧化烧和还原烧,使釉层变得比其他瓷器釉层更厚,在视觉上,有了明显的区别。 但釉厚不代表产生肥润感,恰当的波化效果,还原烧的生成机理,是釉层表面形成极其细微的凹凸,远观之,则显示出油脂的那种效果。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建盏釉面的肥润感。 凡事,追求的就是其恰到好处,不足,则不显,过之,则效果迥异。很多师傅为了追求这种波化,
  • 4
    很久了,写点自己玩盏的心得,对错勿论,也算一些经验之谈,对诸多玩家可以略有帮助,则足矣! 黑底银斑的出处,大概就应该是静嘉堂那只黑底银斑大撇口了。从型制,到斑体形态、斑纹分布,几近极致。可谓现代黑底银斑的一个标杆,也不为过。至于其他博物馆的油滴盏,或底色色度不足,或斑体无法呈现银斑特质,多多少少都是存在遗憾和欠缺的。所谓黑底银斑的传统标签和味道,就源于此吧。 一、型制 建窑的建盏型制是丰富多彩的,加上
    陀螺天 3-10
  • 21
    玩家初入建盏坑(在我眼里,玩啥都是坑,银子哗哗出去,但如果买回来快乐,也值!),最关心的就是渠道。既羡慕盏商掌控着师傅的渠道,也恨这些盏商拿捏着渠道漫天要价。那咱就把这个渠道说道说道,希望也可以让众玩家静心明目。 任何行业,既然有商,自然就有渠道。很多玩家以为,只要直接可以找到师傅的联系方式,便有了渠道,现在是信息时代,找到师傅的微信和QQ,其实是一件不难的事儿。但这和渠道真的关系不大。我们谈这个话题
  • 10
    又到年关了,掐指一算,玩盏也近五年了。回过头才发现,几圈兜兜转转,因为口袋的银子,还是活在基础玩家的行列,颇有些惭愧…… 最初玩盏,一股子牛劲儿,不琢磨点底儿掉,誓不罢休。也开始在内心去评判这个盏好那个盏一般,性情所致,终归不会在公众场合去说三道四,这点修养尚在。几年下来,常常自省,什么才是好盏?却发现,总是在远方。 建盏是个神奇的东西,抛却真真假假,就看真物,好与坏,何来标准?谁又在制定标准?貌似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

会员: 盏友

目录: 古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