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首辅吧
关注: 15,458 贴子: 14,231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11
    沈度(1357-1434)   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善写各体,其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 董其昌对二沈颇推崇,称“文(徵明)、祝(允明)二家,一时之标,然欲突过二沈,未能也。”明太宗尤重度书,李绍《皇朝世说新语》载:“太宗徵善书者试而官之,最喜云间二沈学士,尤重度书,每称曰:我朝王羲之。” 官至侍讲学士。与其弟粲名重一时,并称“二沈先生”、“大小学士”。   当时朝廷很多金版玉册、重要制诰都出自他的手
    未来柴 3-19
  • 15
    李贤字原徳,河南邓州人。生于明永乐六年(1408),卒于成化二年(1467),享年五十九岁。其下有弟二人,二弟为李谦,三弟为李讓。膝下有二子二女,长子名李璋,次子名李玠。李贤年十八始受学,宣德七年,李贤二十五岁,举乡试第一,次年考取进士,历任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五朝,初官验封主事,遍任兵部、户部、吏部侍郎,后入阁参预机务,进尚书,终以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卒,宪宗辍朝一日以示哀悼,特进光禄大夫左
  • 13
    明代皇室冠礼述评   【英文标题】Commentaries on Guan Li(Amenity of Manhood)of Royals in the Ming Dynasty   【作者简介】彭勇(1970-),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内容提要】 冠礼至周代形成定制,此后长期被沿用。明人颇重冠礼,皇室尤甚。明代的皇室冠礼有皇帝、皇太子、皇子和亲王等冠礼形式,它们各有等级森严的制度。明代皇室冠礼具有极强的政治色彩,它不单纯是皇室成员成年的标志,更是一种政治权力的象征。这种政治权
    小径云堤 11-11
  • 8
    农历九月十九即公历10.31日。 欢迎各位吧友届时跑来廷和吧玩w
    Z先生945 10-31
  • 16
    这是我自己断的句子,错误会有的,凑合看吧。
  • 18
    【内容提要】明代的国号与明教经典《大小明王出世经》或白莲教经典《大阿弥陀经》无关,其出典与元代国号相同,皆为儒家经典《易经·乾卦·彖传》。宋金以后,建构王朝正统性的政治理论“五德终始”说日趋没落,国号对于塑造王朝正统性的重要作用开始凸显。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元世祖以复古为名开创了以儒家经典文义建构国号的先例。朱元璋没有沿袭秦、汉、隋、唐以封地或爵邑建构国号的方式,而是采用了元代以复古相标榜的建立国
  • 24
      内容提要:标志明英宗亲征以失败告终的“土木之变”这一明史重大事件,其关键环节,置于时间系列和空间位置上还原,则可以发现,因其纠结缠纽于宦官专权,加之清朝统治者辩护其统治合法性的需要,明清时期相关历史书写所建构的宦官话语,遮蔽、曲解了许多真相。其一,在亲征决策环节忽视了瓦剌威胁的重大、明朝京军统率体制的制约而夸张了司礼太监王振的影响;其二,在回师绕道环节上,或忽视或混淆了绕道的关键时点和地点,而
  • 12
      内容提要:经筵制度是中国古代帝王教育制度,它正式确立于北宋,并为后世历朝所延续。明清以来,经筵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了不同于宋代的诸多特点。   关 键 词:明清 经筵 特点   作者简介:许静(1979-),女,山东临沂人,故宫博物院宫廷部馆员。
  • 18
      内容提要:张经是明朝嘉靖时期的一位抗倭将领。他临危受命,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任职仅一年多,便取得王江泾大捷。然而就在捷报频传之时,他却蒙冤被杀。严嵩专权结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皇帝的个性以及嘉靖中后期特殊的政治格局才是导致张经悲剧的根本原因。   关 键 词:张经 严嵩 内阁 皇权 性格   作者简介:侯馥中,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
  • 16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人。自幼习文,4岁时随父亲在京城时就会写径尺大宇,被视为神童。因他的才名,在四岁、六岁、八岁时,先后被景宗召见过三次。八岁时选到顺天府学进学。李东阳十六岁时就考取了举人。第二年,考取进士。此后仕途顺达。十八岁时,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成化八年(1472),任翰林院编修。成化十六年(1480),三十四岁的李东阳,任翰林院侍讲,兼应天府(南京)乡试考官。
  • 6
    古有士,端朝笏,叩御阶,绯衣腰玉。 平生负经纶,了却君王事。 辞黄阁,离凤阙,闲将新都落花数。 总归看桑麻,浮名何加之? 故人未远,其杨氏,讳廷和。 ——百度杨廷和吧前来贵吧外交,热切期待贵吧吧友入驻杨廷和吧! P.S杨廷和吧招募吧务ing……卿有八斗才,何须歌弹铗!
  • 24
    庶吉士制创始于明代,取《尚书》“庶常吉士”之意,是在新科进士中选拔才学尤异者入文渊阁或翰林院进学,再根据学业授官任职的高级文官培养体制。这种体制,是科举制的发展和延伸,也是明代翰林院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明代官僚政治和士人的仕宦前途。尤其是天顺以后,“吏部推补内阁员缺,非自翰林不得参与,是翰林者,内阁之阶梯也。翰林众职,例以每科进士及第并庶吉士之选留者充之,是庶吉士又翰林之权舆也”[1]。由于
  • 23
    《万历野获编》、《菽园杂记》、《典故纪闻》及其他 明代历史琐闻类的笔记,品种和数量都超越前代,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大量销毁明代野史,使这些笔记遭了一劫,而现存者仍旧不少。有的杂谈历代掌故,间以考辨;有的专记本朝史事,间以琐闻。著作既多,自然优劣不一。其中保存了确实可据的史料,也夹杂着道听途说的传闻,辗转抄袭,亦为通病。一般说来,明中叶以后,文网稍疏,笔记的作者论述时事已较为大胆,不似前人之诸多顾忌
  • 8
    明代讲幄名臣于慎行,童年掞藻,弱冠登朝,《明史》称其“学有原委,贯穿百家”,文采为“一时之冠”,为明代中后期饶有影响的学者、诗人。于慎行,字可远,又字无垢,号谷山,生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卒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系明代兖州府东阿县(今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人。慎行祖居北海登州,据史称乃高门之系,祖先于明初徙迁西濒黄河,南傍洪范山水,地势优越、山川形胜的古东阿县城。其父于玭,天质聪慧,十岁能文,
  • 55
    贴一点明史研究书目供大家参考。
  • 10
      作者简介:陈冬根,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庐陵文化名人研究,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内容提要:关于解缙"文毅"这个谥号的赠授时间,历来说法不一,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成化说"、"万历说"二说。但是,目前各种关于解缙谥号赠授时间的说法都是有问题的。实际上,解缙"文毅"之谥号是南明弘光朝(1644-1645)追赠的。清初文人编写的《明史稿》和《明史》中均未提及解缙之谥号,解缙"文
  • 15
      提要:叶向高是明朝重要的政治人物,在万历、天启朝两任内阁首辅。叶向高为维护国运,调解各派政治力量,苦心经营,呕心沥血。及宦官魏忠贤专权,政治黑暗,党争激烈,叶向高亦苦心维护。本文仅就叶向高与宦官的关系加以探讨。   关键词:叶向高宦官阉党东林党
  • 27
    明代的文武关系及其演变——基于制度、社会及思想史层面的考察   【内容提要】 时势不同,文臣、武将所承担的职责有所差异,其在朝局中的地位亦随之低昂。这就牵涉到文武之间的关系问题。明代的文武关系,实与军事制度的演变桴鼓相应。随兵制变迁而来者,在制度的层面,文武关系亦发生了内在的转变:明初立国,重武轻文;中期以后,崇文黜武;一至明季,武将开始跋扈。与此相应者,则是文人尚武与武将尚文风气的形成及其勃盛,以
    未来柴 8-28
  • 1
    一 史学生态是指史学“群落”中不同层次的史学类别的共生状态。史学群落依据史学类别的不同功用,而达到主次分明的生态平衡。现代史学群落由宏观的历史哲学、通史,中观的断代史、专门史和微观的史实考据及个案研究所构成。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史学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叙事史学,史学群落主要是由依据史料来源不同而划分的各种类别的记事史书所构成,如正史、国史、野史、稗史等,它们反映在体裁上则为纪传、编年、纪事本末和典章制
  • 46
    謇斋琐缀录,八卷,明尹直撰。尹直,字正言,江西泰和人。景泰五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兵部尚书。明史卷一六八有传。
  • 35
    明代修纂史书的机构——史馆,是一个尚未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明修《大明会典·翰林院》和清修《明史·职官志·翰林院》、《明会典·职官·翰林院》等都没有提到过明代史馆,《春明梦余录·翰林院》虽然在辑录史臣们的奏疏中涉及到史馆,但同样未作具体说明。只有黄佐的《翰林记·史馆》(廖道南的《殿阁词林记·史馆》实取自此)对此有50余字的简单介绍。当代学者对明代纂修活动留意甚多,而对作为纂修机构的史馆则较少探讨(注:吴
  • 7
    卷二百十三 列传第一百一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生甫周岁,堕眢井,出三日而苏。五岁从父道括苍,堕高岭,衣挂于树不死。人咸异之。嘉靖二年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予归娶。丁父忧,服除,补故官。阶为人短小白皙,善容止。性颖敏,有权略,而阴重不泄。读书为古文辞,从王守仁门人游,有声士大夫间。
  • 29
      内容提要:追溯中国思想史的源头,儒家传统讲究“内圣外王”。社会史的演变历程更是证明,小人多才、君子无才亦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德与才很难合一。德才之辨,是传统中国士大夫的古老命题。尽管明代的士大夫仍然承袭宋儒之论,倡导重德轻才,且就明代士大夫的行为而言,亦不乏德才两分的现象,但至少有如下两大转向值得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即从重德轻才向重才轻德的转变,以及从重才轻德向德才合一的转变。随之而来者,则是儒
  • 20
      内容提要:明代科举中产生的座主、门生关系空前发达,明朝社会对此关系长期持肯定态度,至明末才有所改变。座主、门生既是施恩与报恩关系,又构成利益共同体,并在彼此互动中得以维系和发展,且对明代政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具体而言,弘治以前,二者基本保持了以义相结的状态,总体上发挥了积极效应;正德以后,消极影响开始显现;万历以后,消极影响则广泛存在于明朝政治的各个领域,深入到自最高决策到具体施政的各个
  • 30
      内容提要:明朝中后期的改革不是始于传统所认为的万历初年,而是始于嘉靖时期,因为永乐之后的正德、嘉靖之际出现了由大礼议而引起的明朝最彻底的一次人事更迭。新君嘉靖皇帝与“大礼新贵”张璁等人组成了全新的人事格局,开启了明朝真正的改革,对百余年的弊政进行了尽可能的革新。而隆庆、万历之际政局的演变,仅仅是一般性的皇位更迭,并未出现政局的巨变。张居正担任首辅后,尽可能效法嘉靖革新,以遵循成宪和综核名实为主
  • 36
    本贴盘点的是明代笔记小说史料中首辅大人们的各种段子,至于真实性么……毕竟是野史,真伪都有,大家仔细辨析,掂量着看 欢迎吐槽
  • 13
    在明代内阁研究中,缺乏对阁臣阁权的个案研究是长期存在的一个明显不足,这一缺陷直接影响着对明代内阁的客观认知。笔者曾就杨廷和阁权进行过专门的考察,认为在大礼议激烈论战时期老臣杨廷和与新君世宗的对抗不是阁权的扩张,而是其阁权因脆弱和先天不足所导致的畸变。因为要突破洪武祖制而实现阁权的扩张,主要取决于皇帝的容忍程度,而不可能在与皇帝的对抗中完成,更不可能通过挟持皇帝而侥幸成功。张璁与明代阁权的演变有着密
  • 101
    在楼主心中,李东阳李阁老一直是个足智多谋、冷静隐忍、才高八斗、德高望重的腹黑老头儿。但最近读《玉堂丛语》,却让楼主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东阳。
  • 354
    本书所记述的内容,许多是作者的耳闻目睹,有些采自有关人物的传状、碑铭和年谱,也有些出自文集、笔记和杂著,凡引他书,皆一一注明出处。其所引各书,有的已经亡佚,其中的史料赖以流传。这部书保存了不少有意义的真实史料,可作为研究明史的参考。
  • 21
    吧里边太冷清啦!给贴吧一点活跃度,喜欢古诗词的朋友欢迎加入到古诗词接龙游戏来吧,让我们一起来丰富贴吧生活吧! 游戏的规则很简单:诗词题材,格律不限,只需一句或完整的古诗词都可以,但必须注明出处,而且接龙的吧友第一个字必须接前一位吧友的未字。如: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下一位网友节必须接“时”字,(如遇生僻字则用谐音字替代,但必须说明。也可以自创,但必须说明),我先来吧: 停车坐爱枫林
  • 28
    今天读《旧都文物略》,发现北京西城府右街南段路西曾经有个李阁老胡同(现名力学胡同),为明代内阁首辅李东阳的故居。一时兴起,便想盘点一下京城里那些与明代有关的地名。
  • 9
    新建水楼,想水经验可以到这里来水!!!
  • 5
  • 1
    已加为友情贴吧,终于成功了。。http://tieba.baidu.com/f?kw=%CD%ED%C3%F7%CE%C4%C8%CB
    kpkp528308 1-14
  • 70
    史盲做点贡献吧
    羽子feng 5-27
  • 20
    曾经我有多爱这里,你们都懂。可是这里已经不是我的家。当初的我们都选择了离开。让首辅吧等待新的人也好,总会有合适的人。我走了,新ID@冷城雪 想找我,请召唤这个ID。有什么事情找我,我还会回来的。
  • 6
    1、黄淮,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十一月降。四个月。1402年 2、解缙,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进,永乐五年二月罢。五年四个月。1402年—1407年 3、胡广,永乐五年二月进,十六年五月卒。十二年。1407年—1418年 4、杨荣,永乐十六年五月进,二十二年八月降。七年。1418年—1424年 5、杨士奇,永乐二十二年八月进,正统九年三月卒。二十年。1424年—1444年 6、杨溥,正统九年三月进,十一年七月卒。三年。1444年—1446年 7、曹鼐,正统十一年七月进,十四年八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文渊学士

目录: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