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慧智吧
关注: 65 贴子: 46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

  • 目录:
  • 人文学科
  • 0
    立春节气 文化篇 立春的寻根探源: “春”的字源与字义: 甲骨文的春有多种写法,都从本义上准确地描绘了立春时节天地的能量运动状态。 甲骨文春,下边的结构是象喻容器内储水,而上面的结构是木化为火,象喻身内肾水与心火的变化应用。 金文春,则是象喻“太阳栽在明月中”,心阳能量下降,也就是天阳索于地阴;两个“S”玄曲波线,则表述天地阴阳的升降,以及日月的运行。 篆体的春文,字形则比较直观,外廓象喻身内的天地,上丹田内
  • 0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做人修身对身口意这三大前识之一的口识要引起高度重视,管住自己的嘴,方可一生都安健。 口识的治理,重点是通过对口识范畴中舌识语言与食欲的治理,调控已经形成和存在着的霸治或危治的状态,将负态调治到正态,用王治统帅与治理口识。 如果人们放任舌识处于霸治和危治的状态当中,那么其必然结果用四个字就可以进行概括,那就是——祸从口出。 祸从口出的祸端轻重不一,严重的可能会丢掉性命,而造
    txjjzzqebx 1-17
  • 0
    腊八节 食料加工腊八醋(蒜) 一般来说,腊八节这一天制作的食料中,以腊八制醋比较典型,其他还有腊酒、腊鱼、腊肉等。这一天制作的醋、酒、鱼、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保鲜期比较长,像这一天制作的腊肉常常吃到夏至都不会变质,味道可以一直保持鲜美。这也是利用了“天时”和“地利”,主动用“人和”去适应宇宙能量场变化规律而产生的效应。 腊八这一天用醋来泡蒜,封存多日以后,醋就吸收了蒜的辣味,改变了蒜的属性,这也是
  • 0
    “3岁看大”,并不是简单地在3岁时通过观察孩子的品行而预见他的将来发展趋势。这句话,是对家庭胎婴养虚阶段教育现状的一个总结!孩子3岁的表现结果,是3岁之前是否进行高质量“胎婴养虚”教育的必然结果。因为,3岁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已经完成了60%,这个60%已在产生着定向的作用。教育的好坏也同样决定孩子一生的60%,当然也可预见到孩子的将来。3岁看大,是警示为人父母者自省家教的现状与不足,及时进行调整,不能放任自流。
    txjjzzqebx 12-31
  • 0
    冬至节气 治事养生篇 二、冬至的正善治养生 冬至养生,我们在意识上要把握好以下三条原则: 意识宜清静:心猿意马,意马不可野散脱缰,以应冬令敛藏的法则,保持清静。 意识应正善:意识宜修养清静,同步于天一生水,把握上善治水中的量子效应。 意识应制欲:加强对六欲的发现、控制、清理,清阴土才能用阳土制阴水。 (一)身识养生 1.防寒保暖 冬至到小寒、大寒的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在此期间应注意身识养生的“冬藏”。
    txjjzzqebx 12-22
  • 0
    养生 养生修身基本理念: ”来实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就是养生保健的关键;从根本上改变不良的体质状态,是养生保健应该把握住的核心问题。 每个人的五德五行模型,全都具有个体相对稳定性,但是在“执一以为天下牧”的以德治理前提下,并不是固定而不可改变的。即使是在同一环境中,只要我们具有道德人生观和“正善治”的信念,恪守天地法则秩序的度、数、信,本着积极的生活态度,顺应天地变化的四时之度,采取积极的养生措
    txjjzzqebx 12-16
  • 0
    养生修身基本理念:中国的“内文明”诞生了天人合一的文化,文化产生传统中医学,中医学又诞生了丰富多彩的养生保健方法。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道德根文化具有“执一明三定二用五建八正行七法”的系统性。养生保健是否真有效,同样无法逃避自然大道法则的制约,做人要心善、意善、行为善,才能发挥养生保健中蕴藏着的功效。正如老子所指出的:“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当社会和人心已经没有道和德的观念与价值观存在时,自然
    txjjzzqebx 12-11
  • 0
    为什么经典诵读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呢?我从《德慧智慧性图文思维教育——别把孩子教笨了》一书中找到了答案。 创造力,是智识和慧性同步运作的结果。现代研究表明,我们汉语的语言区(布罗卡氏区)是在大脑的左颞叶区和右颞叶区,这一左一右就是一阴一阳,当我们朗读汉字时候,这一对语言的阴阳活动区就会同时进入活跃动能状态,并且能够直接影响和作用于大脑额叶的深层的“洞房”这个慧性功能区,在“洞房”内阴阳和合,中气以
    txjjzzqebx 12-2
  • 0
    养生 音韵养生 经典诵读: 诵读“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的经典,恭敬地奏响帛书老子《德道经》这篇生命交响曲,通过四言韵律的排序,语气助词的妙用,质象形名的调用,就可以用音制作万应灵药,产生药到病除的心药、救药、圣药、神药、仙药。与一年中的五运六炁(气)能量相应,每天坚持诵读,则能补益先天而功效倍增。 人类对于顺四时之度的音韵养生,在早期虽然认识深刻,但是进入意识哲学文化期以后却基本将其淡忘了。《礼记・文王世
    txjjzzqebx 11-20
  • 0
    养生 养生修身基本理念 中国的“内文明”诞生了天人合一的文化,文化产生传统中医学,中医学又诞生了丰富多彩的养生保健方法。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道德根文化具有“执一明三定二用五建八正行七法”的系统性。养生保健是否真有效,同样无法逃避自然大道法则的制约,做人要心善、意善、行为善,才能发挥养生保健中蕴藏着的功效。正如老子所指出的:“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当社会和人心已经没有道和德的观念与价值观存在时
    txjjzzqebx 11-14
  • 0
    胎婴养虚话道治与皇治 胎婴养虚,这个“养虚”,就是根文化生命治理学的起始。具体方法是运用道德根文化经典的内音韵声波和图文共同组成的“无为而治” 与“不言之教”,实现和完成从怀孕开始至3岁期间的养虚教育过程,使生命的道治,即真我主持生命内境的无为治理体制,尽可能完整地 从DNA基因的“空白”质象区内释放全部基因信息,使无为而治的基因与命体稳定坚固地相结合,伴随生命的成长而延续下去,保持完整 性的过渡。 由于成年
    txjjzzqebx 10-30
  • 0
    道德观 五德分析 德从纯德状态朴散为五,被称为五德,分别是仁、义、礼、智、信。五德不仅各有不同的五行属性,而且与人体五臟系统一一相应,包含不同的品德特性,如果人体中精神系统缺少五德的支持,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疾病以及性格或心理缺陷,这些知识在传统中医里也有相关论述。先天五德不足的集约状态,就称之为“先天禀性”。如果这种“先天禀性”与后天智识系统相结合了,就成为人一生的“后天禀性”,构成每个人各不相同的
    txjjzzqebx 10-11
  • 0
    经典学习方法论 胎婴生命期、幼儿生命期、少年生命时期内,人们的后天智障还处在从无到有、逐步诞生与形成的阶段。他们的经典诵读没有后天智识系统壁垒的障得,最容易进入学习事物的最高境界,很快地、自然地就会步入“与古人居”、“与古人谋” 的境界之中。 但是,青年、成年、老年人,由于后天的智障已经完全形成,并目还不断地被经验性思维不自主地强化,形成高墙厚壁。不经过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坚特不懈的努力,就不可能穿过或者
    txjjzzqebx 10-5
  • 0
    昼夜等分的秋分节气已来临,养生要适应此时天地阴阳平衡的自然之道。 根据《黄帝内经》中“天人相应”的法则,饮食方面也要注意把握“平衡”,宜收不宜散,以调和体内的阴阳之气,适应节气的变化。 在口识养生方面,要多饮水,补充维生素B与C,多吃苹果和蔬菜,增加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类食物或保健品。 因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日饮食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 同时,秋燥
    txjjzzqebx 9-25
  • 0
    科学的诵读方法是开慧益智的关键 由此可见,历代圣贤和学者都知道诵经的妙用,并孜孜不倦地躬身实践。《黄帝内经·灵枢》载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这里雷公所讲的意思是:请求黄帝传给他医道,他愿意运用讽诵的方法加以运用和解析,讽,即背诵、朗读、传诵之意。这里的“讽诵用解”四个字,可以说是字字千钧!讽诵,就是掌握中国文化的法宝。讽诵,就是古代教育和学习的根本性方法。讽诵,就是古代文明继承和发展的钥匙。讽
    txjjzzqebx 9-14
  • 0
    白露节气 文化篇白露简述:白露天气气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进入白露之后,人们在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是说,处暑时,天气仍很热,每天需用一盆水洗澡。再过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
  • 0
    中国古代的教学,有一个自己的特点,不像西方的教学,也不像汉代以后的教学。“教”和“学”,在古代都是把易学天地自然变化之道作为重点,告诉人们去学习,告诉孩子们学习。 像“教”字甲骨文字形里,右侧一个小孩子的“子”,头顶上有一个“爻”,“爻”就是道的变化规律。中国汉字的“教”与“学”甲骨文字形中都含有“爻”,“教”与“学”的内容都是教人认识天道的自然规律的互易变化。到了汉代以后,“教”字的甲骨文象意被
    txjjzzqebx 8-28
  • 0
    引导孩子掌握全面而准确的诵读方法 我们整理的帛书老子五千言,既恢复了老子原著《德篇》在前的本来面目,同时亦倾注着“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的努力,使其具有新时空场中能量连接的信息;使这个宝库能够被比较轻松地打开和进入其中。进入这一精神文化能量宝库,儿童和少年的敏感度,他们的格物致知的准确性,比成人更为敏锐和准确。所以,我们在指导儿童诵读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和顺应孩子们的这种敏感性,使其获得更为丰富的精神营
    txjjzzqebx 8-23
  • 0
  • 0
    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德慧智教育 老子早就已经指出:“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用德一居中的旋极图之“象”,就是解决这一矛盾,使其和谐发展和长期保持稳定的根本方法。用德一驾驭这一对阴阳,就能实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家长是孩子们灵魂的主导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民族的振兴,道德的复兴,国家的昌盛,希望都寄托在对后代道德心灵培养、慧智同步开发、科学
  • 0
    夏至节气 治事养生篇 夏至的正善治养生:《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这一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是阳气至极之时,此后阳气逐渐衰降而消,阴气逐渐旺盛增长。 夏至时节的养生保健,一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夏季也是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因为此前是阳长阴消,此后则转为阳消阴长,此时盛阳覆于阴上,阴始生于其下,喜阴的
    txjjzzqebx 6-24
  • 0
    最根本的养生之道是道德养生:什么叫“养”呢?“养” 在古代的意思,就是一种饲养、 营养,主要是指一种能量和物质的供给、需求、获得。《礼记. 郊特牲》当中,把这个“养”分了两大类:“凡食, 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这是对食物、饮食定的概念。就是说,凡是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它是养的我们生命体内的阴气;而我们饮水,水流入口为饮,这个时候饮进去的,包括琼浆、 美酒之类,它是养我们体内的阳气的。它非常严格地描述了这
    txjjzzqebx 6-23
  • 0
    端午节 端午节民俗活动 戴老虎肚兜在一些地区,有在端午日上午给婴儿戴上“老虎肚兜”的习俗。 即取一块红布或黄布,大小可遮住肚皮即可,中间画上一只彩色的老虎,然后在虎足下印上五颜六色的蛇、蝎子、蜈蚣、蛤蟆、壁虎(俗叫蝎虎)等五毒,认为真的五毒看见肚兜上花老虎脚下踩着的五毒,就会被惊吓跑,故婴孩戴上老虎花肚兜后,整个夏天就可以不受各种毒虫和禽兽的侵害。 7.烧大蒜在五月初五的中午时分,很多人家都会将烧熟整头的大
    txjjzzqebx 6-13
  • 0
    护体面,不如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 立党羽,不如昭信义。作威福,不如笃至诚。 多言语,不如慎隐微。博声名,不如正心术。 恣豪华,不如乐名教。广田宅,不如教义方。 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 不负国家,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 ——摘自《格言联璧.持恭类》。至诚
  • 0
    理通法随论德慧智经典诵读 反躬自省方法介绍——提高强化法: 肯定表扬符合五德的行为表现和意识智识表现,自我否定点点滴滴的不符合五德标准的思想与言行,自己明确表示“明天一定改正”。这些过程和内容,越细致、越详尽越好,父母启发或者发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以后,如果能够应用历史故事、现实中的教训这类事例,对孩子娓娓动听地讲述,进行启发式教育配合,那么效果将会更为明显,往往一则能够直接切中孩子禀性或习性的好故事
    txjjzzqebx 5-24
  • 0
    婴儿期德慧智教育是黄金时期 婴儿期教育的成败将奠定孩子的终生: 我们在分析天才的成因时,千万不要片面局限地分析,才能避免理性生化的谬误,这是为了防止有些家长在社会上随波逐流片面地追求智识的提升。这种片面的智识是竭泽而渔,这实际上对孩子们是伤害。我们要预防这种教育模式,不注意三因的整体时机,而盲目地进行单一原因性地培养。 孩子一旦超出了6岁的年龄阶段以后,大脑所发出的脑波就发生改变。科学家们就发现了这一
    txjjzzqebx 5-13
  • 0
    立夏节气 修身篇 立夏的能量卦象:立夏应夬卦:在年度周期律中,立夏节气期间天德地炁阴阳升降的变化,进入夬卦()第五爻的能量输布完成期,阴爻变阳爻,处在一种稳定的夬卦状态,即将进入到乾卦阶段。卦象能量在天道中的增长过程中,天地阴阳两种能量的消长变化,阳性能量的“长”此时已经进入了绝对制胜的阳强阴弱态势,距离纯阳乾卦能量场态的小满与芒种,仅剩下一步之遥。而在修身实践者的生命体内,除去在生命周期律的成长过
  • 0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