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底线终于被突破了。
因为实实在在的血缘关系,居然都没有丝毫提升区十四在庞德心中的地位,没有改变他对他的轻贱与无视,没有能让庞德真正像对待一个人那样去尊重区十四的人格,去尊重区十四的信仰,去承担起自己对区十四信仰的责任!
区十四彻底走向了疯狂。
他的人生从此只剩下一个目的:让我爹认可我,让我可以真正的叫他一声爹。
让我信仰了一辈子的人,尊重我,哪怕,只有一秒。
可是,这种目的带来的,只有更大的悲剧。
他被日本人利用,错杀好人。庞德大义灭亲,冲着甘愿为他一死的区十四开了数枪甚至想把他直接交出去抵命。
屏幕前的我,看着区十四面如死灰的迎着暴怒的庞德朝他开空枪,浑身冰冷到发抖。
是,区十四做的不对,他跟日本人合作,他杀了好人,他罪无可恕活该被千刀万剐。
可是!就算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有资格杀他骂他践踏他,惟独你庞德没有!!
因为你是他的父亲,因为你是他的信仰,因为他为了你奉献了他所有的一切却换不来你哪怕一点点的认可与尊重。
好吧,如果还认为庞德没有这个义务,那我也无话可说,我只能用冷笑和白眼去表达对一个父亲的鄙视和轻蔑。
到最后,区十四终于清醒了,他忽然彻底明白,在庞德心中他根本什么都不是,他彻底的明白即使有了血缘关系他都不是庞德心目中的儿子,庞德认可的是另外一个哪怕跟他作对的外人。
他终于知道,他的信仰,在庞德那里,一文不值。
信仰崩塌。
一般,这样个人就会走向虚无主义,下场可悲。
区十四比虚无主义者更可悲。因为虚无主义者在信仰崩塌之后至少还丢弃了原来的信仰,可区十四,却死守着一座崩塌的废墟不肯离去。
就算我的信仰背弃我,我依旧愿意为了他而死。
尽管我知道,我死了,他悲伤的眼泪也很快会消失,他也永远不会记得我,尽管我知道我永远不可能得到他的尊重和认可。
但这是我,最后能做的一件事。
人的毁灭,不仅仅是肉体和生命,最可悲的,是精神的灭亡。
区十四最后不说魂飞魄散,却也就这样无声无息湮灭在黑暗之中。
他一生没做过什么光明的业绩,没为民族奉献过青春,比起后来为了抗齤日壮烈牺牲的庞德,他连一点好名声都没有留下。他的死,不说毫无价值,也差不多。
他就这样消失了,让人不知道该铭记还是该遗忘。
只是我知道,曾经存在一个如此简单纯粹的灵魂,这样真诚而坚定的信仰另外一个人。
其实也许,我们都曾经受过类似的伤害,
也许我们都曾经这样全身心的投入感情去热爱一个人,到最后却发现,是我们在一厢情愿。
也许我们真的希望能够真正安心放心的去信任一个人依赖一个人就算不上升到信仰的高度但也会不离不弃相伴相随。
无论对亲人,对朋友,对爱人。
我们也许,都是想活的简单一点纯粹一点认真一点幸福一点。
可是区十四的悲剧,却让我兔死狐悲。庞德还不是个坏人不是个混蛋不是个渣人,尚且如此。
人心,真的是难测。
我们还是继续走在亦步亦趋的路上,小心分辨着遇到的每个人,给自己留退路保护好自己,让信任和热爱保持在一个范围之内,牺牲直率的痛快换得平稳的人生。
刀锋1937拍摄于2005年,其实很久远了,那时候杨志刚也很年轻,演技比起现在少了些许纯熟,依稀可以看到一些学院派的匠气,但是却也因此打上了一种时代的印记,他现在的表演较之当年风格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成长,也是演员本身经历所造就的——我说了,苦难是人生最难以毕业的课堂。很开心看到杨哥毕业了。而且走了第一条路(大笑)。
所以作为表演之路上的一个章节,区十四这个人物哪怕青涩,哪怕不成熟,哪怕带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想必都是值得杨志刚和观众们去珍藏的。如同相簿,多年后翻开,回想下当年,别有一番滋味。
这也许就是时间和岁月的馈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