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4日漏签0天
杨志刚吧 关注:21,695贴子:245,90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杨志刚吧
>0< 加载中...

【志同刚和】【剧评】刀锋中的暗影——小评区十四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心之
  • 花季十七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心之
  • 花季十七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刀锋中的暗影——小评区十四

(继张吉安,火蓝刀锋之后的杨囧叔角色评论第三弹。只是这个评论过于私人和任性,如有肉麻和过于情绪化以及倾向性的地方,敬请包涵。客观背景交代不足,没看过原著的朋友可能不太好看懂。致以歉意吧,鞠躬撒花)


小十四把我虐的不轻。

虽然我目前是这个角色的扮演者杨志刚(我一般叫他杨哥或者杨囧叔= =)的NC粉,但是区十四虐到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角色本身并非仅仅对演员的爱屋及乌。

当然,我承认的确是因为杨志刚我才去看刀锋1937,因为杨志刚我才第一眼就关注他扮演的作为配角的戏份并不多的区十四。

刀锋1937是部好剧。

当然,术业有专攻。跟喜欢武侠偶像情感题材的少年与少女,萝莉与正太,我是不会推荐这部戏的。而那些不爱好年代剧的朋友们,大概也不会接触这样的题材。

但是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刀锋1937真的是一部各方面素质都非常强悍,紧凑,好看的剧。

演员,剧本,音乐,画面,镜头,歌曲,都很平衡。不能说完美无缺,但是没有较大的硬伤。

孙红雷VS寇世勋,这种再难复制的卡司先不说,但说所有演员无论主配演技无一青涩,所有角色无论大小设定无一敷衍。



2025-08-14 06:45: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心之
  • 花季十七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自演绎着各自的银幕人生,一起组成了一副凝重紧凑鲜活大气的时代画面。

爱恨情仇,人性美丑,红黑相间,民族大义。

很多东西并不需要说教,当俩爷们儿最终抛开彼此各自的利益成见情仇和立场,为了国家民族的安危和站在一起与日本鬼子死战到底英勇牺牲,

那种感动,绝对不是说教的结果。

而是你我,所有炎黄子孙流淌在血液中的东西。

话题再回来,说区十四。

很不巧,这个配角还真跟民族大义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原则上,他有点类似反派。或者用杨志刚自己的话说,这是他手上所有亦正亦邪的角色中的一个。

其实这种人反而真实。

大部分人,都是复杂的个体,有好有坏,或者说时而好时而坏。给老婆婆让座的时候,是好人,乱闯红灯随便过马路的时候,又是坏人了。

不过也不用时刻怀疑自己的三观,辩证唯物主义说了,事物都是矛盾的,看主要方面就行了。所以即使你经常乱闯红灯随意过马路,也不能说你是个坏蛋。

亦正亦邪的角色,最近被某些言情小说毁的有点残,甚至快渣了。其实这四个字相当不好担起,真塑造出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不但难,而且要冒风险。因为没有多少作者真的敢用男主挑战读者的三观和接受底线,甚至敢于让读者讨厌他。所以一个真正亦正亦邪的角色被写出来演出来,还是蛮珍贵的。

区十四,我觉得算是成功的一位。

照例要介绍下区十四的经历。


  • 心之
  • 花季十七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此人是孤儿。

虽然谁都不是孙猴子石头缝里蹦跶出来的。但是区十四真的是无父无母。

他生出来就没娘没爹——娘死了,爹恰好是那种喜欢对女人始乱终弃的好人——不矛盾,上个世纪30年代,这种“好人”比比皆是。虽然有世道混乱等客观因素,但是作为一个男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个儿子,我也没什么好评价的。

无论如何,可怜的区十四就是传说中的那种有人生没人养的小孩。

而他一生的幸运和不幸,都在于他这种孤儿状态结束于他跟了一个大哥,这个人,叫庞德(也就是寇世勋的角色)。

他七岁就跟着庞德,一直到他二十七岁时生命终止。

至于庞德这个人,请类比上海滩的杜月笙黄金荣。一句话,上海滩的大佬。被人出卖灭门,流亡海外,多年后回归复仇。整个故事就这么个主线。看起来简单,延展开的里面多少恩怨情仇,看大家自己的想象力。

区十四叫庞德大哥,可是实际内心里,他是非常想叫庞德爹的。其实,从年纪上从辈分上从彼此相处的模式上,这俩人真该是养父与义子,区十四也真该叫他爹才对。

可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庞德都只是区十四的大哥——这种看起来很微妙的情况,实际相当说明问题,我后面再解释。

故事正式开始的时候,区十四已经二十七岁了。之前的二十七年,都是侧面通过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口吻陆陆续续交代的,这里面有区十四自己,也有庞德,有庞德过去的兄弟,还有敌人。

这二十七年里,区十四真的经历了不少事情。

我们能知道的,是区十四跟庞德流亡过日本,在寒冷的北海道蛰伏了很多年,吃过死老鼠,还一起迎着风唱歌。据说那种老鼠很大,一只够俩人吃四天的。区十四曾经也很怕这种疑似被福岛核电站辐射过的动物——可想而知那时候区十四年纪不会很大——但是庞德一句安慰他的话就解决了问题:十四你是属猫的。于是这就成了区十四的座右铭,我属猫,有九条命,所以,不怕死。



  • 心之
  • 花季十七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区十四跟庞德回上海之后貌似也复仇失败过,失败的结果就是庞德不得不入狱躲避仇家,而既然大佬都自身难保,那么众小弟自然也命运多桀。

他身边最主要的亲信都背叛了他,区十四却死不屈服被暴打断腿造成残疾,然后去了大酒店给人当门童低三下四。直到三年后庞德复出重新找到他开展新的复仇大业。

所以,区十四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无父母庇荫的童年,何止不温暖,恐怕是险象环生,跟了一个牛叉的大哥之后没享福多久大哥就被人灭门失势不得不跟大哥一起踏上流亡的道路,挨饿受冻四个字真实经历起来恐怕没人能够笑对个中滋味无法形容。在上世纪末那个弱肉强食的上海滩深陷帮派争斗的漩涡失败的时候被人打断腿不得不栖身市井点头哈腰出卖自尊忍辱负重。

我想说,苦难,是人生最难毕业的课堂。

这堂课苦到常人无法想象甚至生不如死的地步。这堂课拥有世界上最犀利最不留情的老师他会举着屠刀砍向一个人的神经,意志和承受能力,强制残忍不容反抗的重新塑造一个人的人格,三观,甚至灵魂。

不管这个人愿意不愿意。

上过这堂课的人,有的死了,消极了,一蹶不振了。有的活了,站起来,抬起头了。而这一部分人,大多很强大,或者说,很恐怖。他们坚强,隐忍,毅力超凡,目光敏锐,城府深而极具忍耐力。他们暴躁,极端,敏感,内心涌动着剧烈的情绪却总是掩藏的很好不会轻易爆发。

这些人,有的成了好人,磨难给了他们光明的信仰和辉煌的人生。

而有的,则通向了另外一条更阴暗的路。

区十四走的就是第二条。

所以,他身上邪的一面就都有了解释。他杀气很重,为了庞德的复仇可以果断而毫不留情的对付任何人,他从不犹豫,为了得到庞德的认可甚至可以跟日本人合作结果铸下大错。



  • 心之
  • 花季十七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他的对,他的错,他的爱,他的恨,他的果断,他的简单,他的纯粹,他的残忍,他普世价值观和传统是非观的匮乏,都是苦难这个大课堂交给他的。观众无论惋惜也好,同情也好,憎恶都好,对此都无能为力。其实何止观众,区十四本人也就这样吧——编剧还是遵从了创作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所以这个人物很有说服力。

也是因为苦难,造就了区十四对庞德的极端式信仰。

这一点不奇怪。除了庞德本人的学识,毅力,和人格魅力之外。他对于成长在巨大苦难中的区十四来说,就是一根稻草。

区十四最大的幸运是在苦难中抓住了这根稻草,而他最大的不幸是把这根稻草当成了一生的信条。

他可爱就可爱在这种简单的纯粹。他可悲也可悲在这种show hand式的孤注一掷。

以另一个人的意志为自我意志本身是可悲的,但是这个过程,却幸福的,因为绝对的信任会让一个人简单,直接,不动摇,因为绝对的信仰会让一切行为都有了准绳,方向和希望。

区十四就这样心甘情愿的活在这种信仰中。而这种对另外一个人无法动摇的发自内心敬仰,追随,遵从,让他的人生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简单,直接,坦率和从容不迫。

不得不说,这种状态真的很打动人。

比起那些优柔寡断左右为难悲天悯人生不逢时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家伙,这样说一不二干脆利落潇洒果断的区十四,真是显得如此可爱——哪怕,他最后走向了极端和神经质。

有信仰的人,是可爱的,是单纯的,也是幸福的。

但信仰最好是一种精神,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人。不然,信仰就是建立在浮萍上的楼阁,脆弱不堪。


  • 心之
  • 花季十七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区十四不觉得自己的信仰脆弱,在他眼里他大哥庞德是无所不能的神——对此我居然也不觉得肉麻,大概因为他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敬爱庞德,看重庞德,那么的坚决那么的肯定那么的果敢以致从不怀疑。
就是因为这样纯粹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一旦他信仰的这个人对他的态度发生哪怕一丝一毫的变化,对区十四的打击,就都是原子弹一样的毁灭级别。
这点,区十四自己不知道,但是观众知道,编剧知道。所以编剧必然用这种桥段增加戏剧性从而虐待观众的神经,而观众则必然被虐,从而为区十四的悲剧揪心。
区十四对庞德没有所求。没有私心没有私利没有所图没有所靠。他本人并没要求庞德给予任何回报。他唯一的要求是一辈子跟在他身边不要分开——很难不让人想起所谓的雏鸟情结。
但是,没有所求,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承担来自信仰的无视,忽视,蔑视,甚至是不尊重。没有所求,也不意味着他一旦感受到了来自所信仰的庞德的无视忽视蔑视甚至是不尊重瞧不起时候,不会受伤,不会幻灭,不会心如死灰。
所以真相就是,庞德,根本就从来没有拿区十四当回事。这个被区十四当做信仰的人,骨子里对他的信徒是轻蔑,无视,并且瞧不起他的出身。
区十四想要叫他一声爹,庞德却对此并不十分甘愿。
庞德要重新建造自己在上海滩的帝国,却宁愿培养一个他看好的外人(也就是孙红雷扮演的男主),把事业交给这个外人也没有一丁点没考虑到在他身边的区十四。
最为严重的事情发生在对待区十四的感情上。
区十四人生很扭曲。苦难,以及对某个人宗教式的信仰,都让他整个人充满了某种极端的神经质,让观众骨子里会对他莫名生出一种恐惧。
而喜欢上一位姑娘也许是他人生中最正常的一次经历,也是唯一一次他些许的反抗了他的信仰。稍稍朝正常人的方向靠拢——如果,如果这次感情经历成功的话我想区十四是有机会能完全回归正常的领域,脱离那种极端的信仰变成一个人格彻底独立的普通人去过普通的生活。
但是,没有如果。
庞德在这段对区十四来说无比重要的感情经历中从头到尾都扮演着非常卑劣的角色。
由于这个女孩儿是庞德仇人的女儿,所以当他发现区十四对她生情之后先是鼓励区十四追求她,目的只是利用区十四玩弄仇人女儿的感情,所以他百般鼓励百般激励百般给予区十四肯定,可想而知这对区十四有多重要的意义又多么坚定了他的信心。
然后呢,等到庞德狗血的发现这个女孩居然不是仇人的女儿,而是自己的亲生闺女,他就立刻一百八十度大变脸立刻警告区十四你给离她远点不许碰她一根手指否则我要你好看——
为什么,因为他觉得区十四的出身配不上他的女儿他也不能把女儿交给区十四这种人。
好吧,我真的想揪住庞德的脖领子问问他,你到底当区十四是什么?
这个从小跟随你陪你吃苦陪你遭罪从无背叛从无怀疑一心一意的人,真的配不上你女儿?
所以抛出那些什么兄弟情深父子连心的外皮,庞德骨子里对区十四,只有两个字:轻贱。
对于庞德来说,本质上,区十四不是个他尊重的人,而是他身边的一个工具,一个可靠的随从,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属,一个习惯了还有用所以不想丢掉的锤子——我真心不想用其他更恶劣的词儿了,虽然我认为这真的很恶劣。
区十四终于反抗了。
在庞德不让他追求那姑娘的时候,他第一次反抗了庞德的意志,甚至放弃了认庞德当义父的机会,转身而去。
除了对姑娘真心炽热的爱,恐怕内心那丝受伤而开裂的伤口发出的疼痛,也是主要原因。
区十四也是人,他也会受伤害,而这个伤害从这里开始,就只会不断扩大。
当区十四得知了庞德是他的亲生父亲的时候,伤害发展到了顶点。



  • 心之
  • 花季十七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后的底线终于被突破了。
因为实实在在的血缘关系,居然都没有丝毫提升区十四在庞德心中的地位,没有改变他对他的轻贱与无视,没有能让庞德真正像对待一个人那样去尊重区十四的人格,去尊重区十四的信仰,去承担起自己对区十四信仰的责任!
区十四彻底走向了疯狂。
他的人生从此只剩下一个目的:让我爹认可我,让我可以真正的叫他一声爹。
让我信仰了一辈子的人,尊重我,哪怕,只有一秒。
可是,这种目的带来的,只有更大的悲剧。
他被日本人利用,错杀好人。庞德大义灭亲,冲着甘愿为他一死的区十四开了数枪甚至想把他直接交出去抵命。
屏幕前的我,看着区十四面如死灰的迎着暴怒的庞德朝他开空枪,浑身冰冷到发抖。
是,区十四做的不对,他跟日本人合作,他杀了好人,他罪无可恕活该被千刀万剐。
可是!就算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有资格杀他骂他践踏他,惟独你庞德没有!!
因为你是他的父亲,因为你是他的信仰,因为他为了你奉献了他所有的一切却换不来你哪怕一点点的认可与尊重。
好吧,如果还认为庞德没有这个义务,那我也无话可说,我只能用冷笑和白眼去表达对一个父亲的鄙视和轻蔑。
到最后,区十四终于清醒了,他忽然彻底明白,在庞德心中他根本什么都不是,他彻底的明白即使有了血缘关系他都不是庞德心目中的儿子,庞德认可的是另外一个哪怕跟他作对的外人。
他终于知道,他的信仰,在庞德那里,一文不值。
信仰崩塌。
一般,这样个人就会走向虚无主义,下场可悲。
区十四比虚无主义者更可悲。因为虚无主义者在信仰崩塌之后至少还丢弃了原来的信仰,可区十四,却死守着一座崩塌的废墟不肯离去。
就算我的信仰背弃我,我依旧愿意为了他而死。
尽管我知道,我死了,他悲伤的眼泪也很快会消失,他也永远不会记得我,尽管我知道我永远不可能得到他的尊重和认可。
但这是我,最后能做的一件事。
人的毁灭,不仅仅是肉体和生命,最可悲的,是精神的灭亡。
区十四最后不说魂飞魄散,却也就这样无声无息湮灭在黑暗之中。
他一生没做过什么光明的业绩,没为民族奉献过青春,比起后来为了抗齤日壮烈牺牲的庞德,他连一点好名声都没有留下。他的死,不说毫无价值,也差不多。
他就这样消失了,让人不知道该铭记还是该遗忘。
只是我知道,曾经存在一个如此简单纯粹的灵魂,这样真诚而坚定的信仰另外一个人。
其实也许,我们都曾经受过类似的伤害,
也许我们都曾经这样全身心的投入感情去热爱一个人,到最后却发现,是我们在一厢情愿。
也许我们真的希望能够真正安心放心的去信任一个人依赖一个人就算不上升到信仰的高度但也会不离不弃相伴相随。
无论对亲人,对朋友,对爱人。
我们也许,都是想活的简单一点纯粹一点认真一点幸福一点。
可是区十四的悲剧,却让我兔死狐悲。庞德还不是个坏人不是个混蛋不是个渣人,尚且如此。
人心,真的是难测。
我们还是继续走在亦步亦趋的路上,小心分辨着遇到的每个人,给自己留退路保护好自己,让信任和热爱保持在一个范围之内,牺牲直率的痛快换得平稳的人生。
刀锋1937拍摄于2005年,其实很久远了,那时候杨志刚也很年轻,演技比起现在少了些许纯熟,依稀可以看到一些学院派的匠气,但是却也因此打上了一种时代的印记,他现在的表演较之当年风格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成长,也是演员本身经历所造就的——我说了,苦难是人生最难以毕业的课堂。很开心看到杨哥毕业了。而且走了第一条路(大笑)。
所以作为表演之路上的一个章节,区十四这个人物哪怕青涩,哪怕不成熟,哪怕带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想必都是值得杨志刚和观众们去珍藏的。如同相簿,多年后翻开,回想下当年,别有一番滋味。
这也许就是时间和岁月的馈赠吧。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杨志刚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