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06日漏签0天
赵冬梅吧 关注:265贴子:1,36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赵冬梅吧
>0< 加载中...

名相寇准为何跌下权力巅峰?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呆豆豆1993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有宋一代,寇准算名臣,更算名相。别的功业不论,单是澶渊之盟,打造了宋辽百年和平,保护中原免遭契丹铁骑践踏,就居功至伟受到英雄般的敬仰,宋真宗更是高枕无忧,做起了太平天子。可为何他在事业最巅峰时,会突然跌落低谷,仕途蹭蹬?


  • 呆豆豆1993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居功自傲
  澶渊之盟后,宋朝百姓歌舞升平,经济建设火箭般上升。宋真宗更是高枕无忧,做起了太平天子。因此,此时的寇准受到英雄般的敬仰。这其中,包括推车卖浆者流、布衣书生、王公大臣,甚至包括真宗皇帝。
  寇准站在功业顶峰,俯视大宋,沾沾自喜。史书上言:“准性刚直,多专行,颇自矜澶渊之功。”由于觉得自己功劳大,能力突出,做起事来就目中无人,很少和人商量。到了朝堂上,更是如此,群臣济济一堂,听他一人侃侃而谈,很少有别人提意见的份儿。不光对大臣这样,对真宗也是如此。每次退朝,寇准大袖一挥,走了。真宗站起来,默默目送这位大宋救命恩人。寇准也欣然接受。他觉得,自己理所应当获得此尊敬。
  寇准的政敌王钦若一见,乐了,由此揪住了他的小辫子。王钦若不是什么好货色,治国无方,进谗技巧却很高。一次退朝后,寇准谈完话走了,真宗仍站在那儿礼貌地目送。这时,王钦若走来低声问:“陛下敬重寇准,是因为他有功于社稷吗?”真宗点头。王钦若要的就是这句话,他立马进谗道:“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却认为寇准立有大功,这不应该啊!”见真宗满脸疑惑,这家伙扯开嘴皮,侃侃而谈:首先,城下之盟本就耻辱,何况一个皇帝和敌国订城下之盟;其次,寇准让陛下御驾亲征,是拿陛下做赌注,孤注一掷,来博取他自己的威名。
  这明显是歪理:澶渊之盟是真宗签订的,寇准坚决反对,希望乘胜追击,但他拗不过真宗,再说,议和的使者也不是寇准。要说城下之盟,这是真宗签订的,怎能加在寇准头上?至于孤注一掷,更是强词夺理。这次战争败了,宋朝顶多与辽朝维持原状,而胜了,最大的赢家则是真宗。寇准无论如何,也没真宗失去或得到的多。所以,孤注一掷轮不到寇准。
  可是,歪理一旦被皇帝接受,就成了真理。真宗一听,蛮像这么回事,就恨上了寇准,以后再见他也不行注目礼了,而是到处找茬儿。寇准一步步被疏远,一年后即走出权力中心,到地方任职去了。这让寇准很不适应,他开始积极寻求方法,希望重回朝廷,再掌权力。


2025-09-06 15:41: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呆豆豆1993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寻错搭档
  机会,不久就被他瞄上了。
  真宗在澶渊之盟后,自感四方升平、天下富足,很是得意,渴望得到上天的赞颂。要上天赞颂,就得上天发天书。几天后,王钦若和他的一个党徒丁谓,就搞来了天书,说真宗当皇帝很称职,连老天都感动了。
  真宗大乐,想加大宣扬力度,就准备找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吹嘘。谁堪当此大任,真宗思来想去,唯有寇准,当天就悄悄派人去把风刮了一阵。他还很担心,怕寇准性傲,不肯答应,哪知寇准正寻思着要抓住这个机会进行翻盘呢。所以他毫不犹豫,当天就上了奏章,以生花妙笔加满腹才华,对天书一事大唱颂歌,对真宗的领导才能也大加颂扬。
  真宗很满意,投桃报李,几天后下发文件,让寇准回朝,官复原职。寇准返朝后,吸取了教训,开始培植亲信。他首先提拔的,就是丁谓。
  丁谓这人特别善于逢迎。一次,真宗准备封禅,众大臣都极力反对,因为当时国库空虚。谁知主管国库的丁谓告诉真宗,国库钱粮多得很,尽用无妨。真宗很高兴,当即升他为主管封禅的后勤总指挥。丁谓马上给各州下文件,让各地贡献钱粮。地方官没有,于是在百姓身上搜刮。类似的事,还有不少。所以,谈起他,无论百姓还是官员都恨得咬牙切齿。
  丁谓正处于众叛亲离时,没想到寇准提拔自己当了副宰相,他实在是乐不可支。寇准冒天下之大不韪提拔丁谓,原因无他,因为他和丁谓是好朋友,再者,这在他看来,不过是安置一个亲信,使别人不能和他争权而已。
  寇准下朝时,常和丁谓携手,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不妥。尤其是寇准的一个学生,为了这事还特意劝告他:“若再入中书,自隳志节,恐要变成下策了。”寇准偏选下策,不但对皇帝大拍马屁,自毁名节,而且和丁谓那样的人为伍,为自己日后的祸患埋下了伏笔。
  一日,中书省举行宴会,寇准不注意,一点汤汁流到了胡须上,丁谓忙上前给他抚去。可寇准却冷了脸,说了一句让丁谓下不来台的话--一个副宰相给上司溜须,成何体统?就因这么一句话,丁谓从此和寇准结了仇,处处与之为敌,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寇准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提拔起来的竟然是一个死对头。


  • 呆豆豆1993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默许谋反
  寇准再次被罢职,真宗还蒙在鼓里。有病以来,他没去过办公室。他还以为,国家大事内有贤妻,外有名臣,没什么处理不了的。可他没想到,贤妻和名臣早已水火不容。
  看着自己已日薄西山,真宗也为身后事操心,尤其是太子监国的事。于是,他频频询问一个叫周怀政的宦官:寇准拟的旨,怎么还不拿来啊?后来干脆让周怀政去催。周怀政去了一看,寇老先生已经退居二线,正在生闷气呢。周怀政思索片刻,想到一个馒得不能再馊的主意,“监国不成,何妨禅位?”
  周怀政的办法很简单:发动宫廷政变,带着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拿着白刀子冲进宫,逼着真宗退休,然后把好权的刘皇后囚禁起来,再把丁谓叫进宫,咔嚓一刀结果了。这样,太子顺理成章登基,当了国家新元首;寇老先生再次登台亮相,做帝国宰相,辅佐新皇帝,他自己也成了佐命功臣。周怀政还告诉寇准,这事自己去干,成则好,不成,绝不牵累别人。
  这个计划,一看就知道很粗疏,难以成功。别的姑且不论,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到哪儿弄,造反的事,谁愿意干?再者,刘皇后也不是傻子,绝不会坐以待毙。
  对于这件事,寇准处理得有点荒唐。他考虑一会儿道:“此计虽好,但或不成,为祸不小,还请三思。”这与其说是劝阻,毋宁说是默许,态度十分暖昧。因为,作为一个久柄朝政的人,寇准不会不知道,这将是件多么大的事。他也应该知道,此事发生后,给大宋朝带来的是多大的动乱。他更应当知道,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大臣,此时他最应该做的是竭力劝阻周怀政,不成,就向朝廷举报。
  可是,也许是因为在权力之争中败给刘皇后和丁谓而心有不甘,寇准在这个错误事件中竟做了个糊涂的决定。他并没有做什么,而是坐在家里,静观事态发展:事情成功,则自己当政,重回权力中心,不成,自己也没什么损失。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赵冬梅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