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两心知 (上)
玉书拜入蜀山门下时被围观过,一是因为他师父几十年没收过徒弟忽然有天就拎了个团子上山的事很稀奇的缘故,二是因为大家听说他爹状元出身一世忠良遭人陷害无辜丧身的传奇效果。
蜀山弟子都比较清闲,清闲诞生八卦,有热闹么,一定要看的。
玉书他师父是前后就收过这么一名入室弟子,至于他爹其实没那么多传奇,状元是有的,不过好事坏事都没开始做就突然重病一命呜呼,临终觉得独子孤苦,托付友人而已。
八卦不可尽不信,八卦不可尽信。
玉书被亡父的友人,蜀山派彼时的元神长老带上蜀山。
人生地不熟,刚在父亲临终榻前拜的师父一回蜀山说声在这里等着就跑没影。
玉书那时候还小,不懂这些人有什么好看的把自己围了几圈,他还不经逗,一不小心就被吓得哭,鼻涕眼泪糊一脸。一见小师弟吓哭了,众人更是手忙脚乱争着要把他哄回来,结果适得其反。
好在有双手把他从人群中拯救出来,弯腰拉住他的手,领他往太清殿走。人们不知道怎么就散开了,不敢招惹似的。
那时候的青石确实已经是没人敢招惹的,虽然如果有人那么做了下场如何暂时没有参考,可谁也不想成为第一个去尝试的人。蜀山律德长老入室大弟子,尚年轻都极具威信。
青石轻轻松松地把人带出来走到太清殿前,低头看一眼小孩子已经收泪,脸上还是一塌糊涂,觉得不好见人,便默念了个咒给他清洁了脸庞,才拉他进去。
蜀山弟子入门总难免试炼的,但掌门一看这孩子太小,犹豫着要不缓缓。玉书他刚刚拜的师父在旁边说怎么也是状元门第,文试总是可以的,不用坏了规矩,要不青石你考他一考。
自然是考过了。
青石出题从不敷衍,那时候玉书自然也答不上来几道。不过大家都知道青石问得太难,所以过还是过了,在座几位长老还不免感叹说年纪虽小,毕竟是状元门第,不管对题不对题滔滔不绝还可以说上一大串,也算是有点异能。
大约是满山除了师父就只认识青石,师父又是个精力和好奇心都分外旺盛比起读万卷书更爱行万里路,借口在门派中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消息,一年十二个月倒有八个月不在蜀山的。
玉书从第一天起就黏他青石师兄。
青石对他很好。
考虑在此之前青石是个没人敢近身的神秘人物,玉书也算开了蜀山之先。蜀山八卦党幸灾乐祸地想看新来的小师弟怎么碰壁,结果青石对他纵容的程度让上下都觉得难以置信。
其实青石也是懒得管他,自己有事做自己的,玉书爱跟在后面跑就跟,固然是不赶他走,可基本也懒得搭理他几句。
话虽这么说,小孩子的饮食起居其实青石也都顺手包下来。后来草谷回忆着开玩笑说玉书小时候真是乖巧,怎么长大了反而那么玩劣。其实毕竟是小孩子,玉书小时候不是没有任性的时候,但青石不缺耐心,既不会和颜悦色地哄自然也不会发起怒来骂,随便地说几句,玉书倒是从小听道理。
真不听的时候青石平平淡淡说句:“阿书别闹。”
也就消停了。
青石的底限很明确,说过了这句话还继续就是真惹他生气了,玉书得过一回教训就懂。好在性子灵慧,没多久把青石的习惯摸得透,渐渐连这句话也不大能听得到。
由着他跟在身边,其实不算麻烦。
但这么跟着跟着就有点过分,青石接令下山除妖他都赖着一起。掌门亲自说拦着他,小孩子这样乱来成何体统,但也不知道玉书怎么神通广大总是能偷跑出去。掌门终于觉得当年玉书自小把御剑之术学得太快并不是那么值得欣慰的好事。
只要成功跟出去了,青石就带他。
有次某个多嘴的弟子在山下城市里偶遇带着玉书的青石,只见年幼的玉书睡意朦胧地趴在青石背上,牢牢箍着青石的脖子,青石一手在后面稳稳托住他,竟然还是背挺得笔直,面色如常地从街上走过。原本迷迷糊糊眼睛时开时闭的玉书突然一眼尖地瞅着摊上似乎有什么无聊的绣像画册,看上去拿回蜀山就要被师伯师叔没收那种,突然精神一振地说我要那个,青石二话没说默默过去掏了钱。
玉书拜入蜀山门下时被围观过,一是因为他师父几十年没收过徒弟忽然有天就拎了个团子上山的事很稀奇的缘故,二是因为大家听说他爹状元出身一世忠良遭人陷害无辜丧身的传奇效果。
蜀山弟子都比较清闲,清闲诞生八卦,有热闹么,一定要看的。
玉书他师父是前后就收过这么一名入室弟子,至于他爹其实没那么多传奇,状元是有的,不过好事坏事都没开始做就突然重病一命呜呼,临终觉得独子孤苦,托付友人而已。
八卦不可尽不信,八卦不可尽信。
玉书被亡父的友人,蜀山派彼时的元神长老带上蜀山。
人生地不熟,刚在父亲临终榻前拜的师父一回蜀山说声在这里等着就跑没影。
玉书那时候还小,不懂这些人有什么好看的把自己围了几圈,他还不经逗,一不小心就被吓得哭,鼻涕眼泪糊一脸。一见小师弟吓哭了,众人更是手忙脚乱争着要把他哄回来,结果适得其反。
好在有双手把他从人群中拯救出来,弯腰拉住他的手,领他往太清殿走。人们不知道怎么就散开了,不敢招惹似的。
那时候的青石确实已经是没人敢招惹的,虽然如果有人那么做了下场如何暂时没有参考,可谁也不想成为第一个去尝试的人。蜀山律德长老入室大弟子,尚年轻都极具威信。
青石轻轻松松地把人带出来走到太清殿前,低头看一眼小孩子已经收泪,脸上还是一塌糊涂,觉得不好见人,便默念了个咒给他清洁了脸庞,才拉他进去。
蜀山弟子入门总难免试炼的,但掌门一看这孩子太小,犹豫着要不缓缓。玉书他刚刚拜的师父在旁边说怎么也是状元门第,文试总是可以的,不用坏了规矩,要不青石你考他一考。
自然是考过了。
青石出题从不敷衍,那时候玉书自然也答不上来几道。不过大家都知道青石问得太难,所以过还是过了,在座几位长老还不免感叹说年纪虽小,毕竟是状元门第,不管对题不对题滔滔不绝还可以说上一大串,也算是有点异能。
大约是满山除了师父就只认识青石,师父又是个精力和好奇心都分外旺盛比起读万卷书更爱行万里路,借口在门派中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消息,一年十二个月倒有八个月不在蜀山的。
玉书从第一天起就黏他青石师兄。
青石对他很好。
考虑在此之前青石是个没人敢近身的神秘人物,玉书也算开了蜀山之先。蜀山八卦党幸灾乐祸地想看新来的小师弟怎么碰壁,结果青石对他纵容的程度让上下都觉得难以置信。
其实青石也是懒得管他,自己有事做自己的,玉书爱跟在后面跑就跟,固然是不赶他走,可基本也懒得搭理他几句。
话虽这么说,小孩子的饮食起居其实青石也都顺手包下来。后来草谷回忆着开玩笑说玉书小时候真是乖巧,怎么长大了反而那么玩劣。其实毕竟是小孩子,玉书小时候不是没有任性的时候,但青石不缺耐心,既不会和颜悦色地哄自然也不会发起怒来骂,随便地说几句,玉书倒是从小听道理。
真不听的时候青石平平淡淡说句:“阿书别闹。”
也就消停了。
青石的底限很明确,说过了这句话还继续就是真惹他生气了,玉书得过一回教训就懂。好在性子灵慧,没多久把青石的习惯摸得透,渐渐连这句话也不大能听得到。
由着他跟在身边,其实不算麻烦。
但这么跟着跟着就有点过分,青石接令下山除妖他都赖着一起。掌门亲自说拦着他,小孩子这样乱来成何体统,但也不知道玉书怎么神通广大总是能偷跑出去。掌门终于觉得当年玉书自小把御剑之术学得太快并不是那么值得欣慰的好事。
只要成功跟出去了,青石就带他。
有次某个多嘴的弟子在山下城市里偶遇带着玉书的青石,只见年幼的玉书睡意朦胧地趴在青石背上,牢牢箍着青石的脖子,青石一手在后面稳稳托住他,竟然还是背挺得笔直,面色如常地从街上走过。原本迷迷糊糊眼睛时开时闭的玉书突然一眼尖地瞅着摊上似乎有什么无聊的绣像画册,看上去拿回蜀山就要被师伯师叔没收那种,突然精神一振地说我要那个,青石二话没说默默过去掏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