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吧 关注:23,625贴子:618,228

【其他】最后的格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清穿吧。


IP属地:山西1楼2013-04-13 14:20回复
    未完勿插,故事为转载。


    IP属地:山西2楼2013-04-13 14:21
    回复
      八十八岁的小格格:



      IP属地:山西3楼2013-04-13 14:22
      回复

        十九岁生日时候的金默玉。
        金默玉(1918-),女,原名爱新觉罗显琦,满族,1918年9月14日生于辽宁省旅顺市。金默玉是清末八大亲王之一的肃亲王善耆最小的女儿,年仅3岁时父母双亡,由同父异母的三位姐姐抚养长大。


        IP属地:山西4楼2013-04-13 14:23
        回复
          金默玉出生的时候,父亲肃亲王善已经在东北流亡6年了,他给这个最小的格格起名叫显崎——一块宝玉。


          IP属地:山西5楼2013-04-13 14:24
          回复
            金默玉没有赶上肃王府的鼎盛年代。那时候北京有一句话:“恭王府的房子,豫王府的墙,肃王府的银子用斗量。”传说当年由于银于太多,每年肃王府都要晒银子,怕银子发霉。肃王悠闲地坐在屋子里喝茶,对管家说:“去,查查,银子少没少。”管家出去点点,回报说:“没少。”肃王点点头:“再晒。”第二天,肃王又对管家说:“去,查查银子少没少。”管家又出去点点,回报:“没少。”肃王再点点头:“再晒。”如是几番,管家领悟过来,带着几个管事的,一人撮了一簸箕银子带回家去,回头禀报:“银子少了。”肃王点点头:“那收起来吧。”那应该是八国联军进北京之前的事情了。那一年,出逃的善奉命回京与各国军队谈判,回到东交民巷那所200年传下来的肃王府时,他被通知:这里已经是日本使馆了。就这佯,肃王府从东交民巷搬到了东四十四条。


            IP属地:山西6楼2013-04-13 14:24
            回复
              父亲去世的时候,金默玉刚4岁。肃王的风光大葬,一直到金默玉成年,依然被旅顺人津津乐道,那是一个王爷的葬礼:灵枢的颜色是鲜红的,棺木是坚硬的金丝楠木;从肃王即位的耶一年开始,这灵枢就早早地预备下了,每年上漆一次。送葬的队伍很长,按照规定,抬灵枢的人要64人,加上路上换班的那套人马,一共128人。队列的最前面是如海的“金山”、“银山”、“马”、“车”;为了赶制这些供品,旅顺所有纸店里的存货都被抢购一空。送葬的亲友多达数百,由于队伍过长,从旅顺家中赶到火车站整整用了一天时间。灵枢用火车经奉天、山海关到达北京,袁世凯亲自在车站迎接。送灵的时候,撒的纸钱多得把路面都埋住了,街上挤满了拣纸钱的穷人。


              IP属地:山西7楼2013-04-13 14:24
              回复
                在肃王家里,吃饭是件大事。像在电影里看到的那样,哥哥们围坐在一张大桌子旁边,身后站着伺候的仆人。吃饺子时候,仆人们会端出一个大盘子,依次递过去一人一次只准夹一个,夹多了便失了身份。女孩子们更不能表示出狼吞虎咽的洋子,尤其是在宴会上。


                IP属地:山西9楼2013-04-13 14:25
                回复
                  在宴会上,金默五和姐姐们甚至不会去夹远处的菜。那种不雅观的事情通常由奶妈代劳,奶妈们会递给她们一个小盘子,一样菜夹一点在里面。这当然会吃不饱,但是不能流露出来,她们要坚持到回家去,由奶妈再给她们开小灶。


                  IP属地:山西10楼2013-04-13 14:25
                  收起回复
                    金默玉算是个小小的叛逆者。王府的规矩,每个格格都有一个奶妈和一个“看妈妈”。格格出门,总会有一个奶妈或者看妈妈看着。金默玉去上学,奶妈也跟着她去;她觉得别扭,坚持不要奶妈。和她大多数哥哥姐姐一样,13岁到19岁,金默玉是在日本的贵族学校里度过的。19岁,她对本来有了自己的打算,她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四处采访的女记者,或者歌唱演员。王府里的长辈们被她的想法吓坏了:一个王府格格,怎么能出去抛头露面做职业妇女呢?


                    IP属地:山西11楼2013-04-13 14:25
                    回复
                      十七格格显示出了和父亲一样的固执。1937年,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她被迫中断了在日本的学业回到北京。这是她第一次在北京长住。


                      IP属地:山西12楼2013-04-13 14:26
                      回复
                        直到88岁,金默玉还要抱怨这种生活“让人室息”:“哪受得了啊,一天到晚什么事都没有,憋坏了,王府井一天能去好几趟。”她终于瞒着家人找到了职业:一家日本人开的钟纺公司请她去当顾问,薪水很高,又不用坐班:“有一天我到公司去,看见大家从楼梯上下来。我想大家是去打防疫计,那时候经常会打各种防疫针。我就和他们打招呼:你们是打针去么?他们都笑:金小姐,现在5点钟了,我们下班了。”在那时候的照片上,她像一个真正的职业妇女一佯,烫着时髦的卷发,眉毛描得细细的,穿着碎花旗袍。微微有些胖,一副心满意足的大小姐样子。还有一张照片,是19岁生日那天拍的,穿着旗袍,却剪了一个短短的男式头发。她说,把头发剪成这样完全是为了玩起来方便。那时她喜欢骑马和打网球,都是当时最时髦的运动。


                        IP属地:山西13楼2013-04-13 14:26
                        回复
                          那应该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现在想起来,她脸上的笑容还久久不去:薪水还没发下来「就被她预支光了:亲戚朋友们上公司来买东西,一律挂她账;女同事们下班了,她请她们去吃西餐。到了月底一算,她反而欠公司的钱。那时,她根本不知道,有一天,她要靠给海军士兵打毛衣来维持一家9口的生计;有一天,她一个月只能拿到十九块五角钱,吃一碗面,都要在心里飞快计算。


                          IP属地:山西14楼2013-04-13 14:26
                          回复
                            1958年2月,金默玉入狱。她的房东,一位前清举人的女儿检举了她,她的入狱让她的丈夫、画家马万里濒临崩溃。他们是在1954年,由于一位画社老板的牵线相识并结婚的。这是金默玉的第一次婚姻,大喜那大,旗袍是借来的,请帖是马万里亲自用毛笔写的。金默玉说,那一天,看着大红的喜帖,她忽然有了感慨:“我怎么这么就把自己嫁出去了?如果没有革命,她或许已经像她的姐姐们一样,嫁给了某位蒙古王爷。她们是满蒙联姻的重要工具。但是金默玉不想像姐姐们一样。在北京的时候,她拒绝了家里人提亲。


                            IP属地:山西15楼2013-04-13 14:26
                            回复
                              那时候,她觉得:“男人们都太不成器。” 善盲把他的儿子们都送到了国外,他们读的是国外最好的军事院校。在金默玉看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军事院校里只学到了一身大爷脾气,有几位哥哥还抽上了大烟。东四十四条的房产、旅顺的房产、大连的房产一点一点都变卖了。他们把卖房子的事情托给川岛芳子的养父川岛浪速,这个日本人却私吞了一半财产,到1949年哥哥们去了香港,留给金默玉的全部财产就只有100块钱。


                              IP属地:山西16楼2013-04-13 14: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