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江吟吧 关注:658贴子:7,843
  • 10回复贴,共1
以为自己发现了一篇对口味的宏大战争文,结果读着读着发现受被陷害被敌国王子所救。突然一激灵,想说不会最后受跟着敌国打本国吧,快速读了一下后三分之一,发现果然如此。从前面所读,我认为作者肯定会对于”叛节”一事给出非常合理的身世解释、营造出不得不这么做的悲情环境、以及投诚后对于原己方的各种仁慈。无奈,接受不了,无论什么原因,灭掉自己成长的国家的故事看不下去,大概有些道德洁癖吧。更希望出现的是萧峰类的人物,哪怕是悲剧。一直以为,跟统治者无关,被灭国是国家民族人民悲惨的开始,跟自己国家内部改朝换代是完全不同的。一生孤注掷温柔 就是看到最后,遇到了类似的情节,不得不放弃读完。不过这两部小说真的写的不错,除了”叛节”的情节。好吧,也许我对待一部小说过于严肃,不应太映射民族感情于其上。可能的话,也希望能不考虑太多的轻松阅读,仅着眼于书中人物的个人情感纠葛。唉〜〜


IP属地:河南来自iPad1楼2013-05-27 19:40回复
    我一直认为中华民族是包括蒙古在内的多民族,而且也认为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民族迁徙融合的过程,当然也包括了契丹这个古代民族的血脉。没有把文中的国家之战映射到具体的中国历史上就是不想让大家有误解。但是既然楼上已经扯到这一点了,就让我解释的更清楚一些。
    这些是我们中国现代人在纵观了几千年历史之后以更包容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民族的组成。所以对于元灭宋、清灭明,以现代的眼光当然认为只是国家内部的朝代交替,我也同意这种看法。但是对于当时生活在宋末、明末的汉人来说,蒙古和满族真的是外族,而文天祥等名垂千古的将领也是出于保家卫国的想法抗争到底宁死不屈而为世人称颂。只是他们保的国、卫的民跟现在广义的“中国”和“中华民族”有所不同,但以他们当时的立场确实没错的。我们不能说文天祥狭隘,反而要赞扬他的民族气节,但这种赞扬也并非意味着我们把蒙古人排挤出了中华历史。箫峰也是,我们说他是心系苍生并忠于国家和民族的悲剧英雄,也并不是说我们不认可契丹。我们承认古今的民族定义差异,但是对于流传至今的“民族气节”这种情感和随之产生的行动依然赞赏和崇拜。民族气节对于宋末的萧峰、文天祥是指反辽反元,对于今天的我们就是反其它国家的侵略。说句稍显过头的话,若是未来有一天我们把日本并入版图,未来人莫非会对我们当年的抗日行为嗤之以鼻么?


    IP属地:河南4楼2013-05-28 07:16
    回复
      时代会变,领土会变,随着历史变迁我们对于自己民族的认知也会跟老祖宗有些许不同。但是一些基本信仰和骨子里的精神却更长久的维持下来。所以我强调的是“气节”这种精神,而非反抗的对象。
      也许也会有人说那么以更大局的眼光,让国家统一不是更好么,执着于民族气节不是阻碍历史发展的进程么。这也没错。但这依然是我们看了反复的统一分裂历史之后对于过去历史的一种站在至高角度的总结。而对于身处动乱纷争中的人来说,一句“分久必合”未免无情。举着民族气节旗帜的仁人义士也许是他们最后的希望。气节不仅仅是出于民族感情的角度被颂扬的一种精神。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它被从百姓到当权者提倡,是因为被占领之后这个地区通常会遭到打击,而且很大可能是遭到物质和文明上的双重摧残。所以才会产生气节这种概念来鼓励人民反抗,避免未来可能的灾害。


      IP属地:河南5楼2013-05-28 07:42
      回复
        很清楚以上这番发言发到这个吧来也许是一种找骂行为。不过从侧面来说,也说明我对于这篇文是赞扬的,要不我只会置之不理,也不会费尽口舌来发表不能看完的惋惜。我只说我“看不下去缺失气节这一点”,但是对于其他情节设定、宏大的场面布局和流畅的行文还是十分赞赏的。对于主角的行为,我想说:
        如果更多的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无论是复仇、想更多的施展个人抱负),而文章是想反映一个人物在扭曲的背景下从人性的角度的反抗,那么我就不多言了,毕竟并非主角非得当个被人民历史称颂的仁义英雄。
        如果更多的是从让大陆统一、从长远角度来救民的想法出发,那么容我从现实角度插句嘴,请容许让这个人承担一定的骂名(并不是从我,而是从被占领的地区民众)。也许很多人会理解他(就如文中所写),但是按照常理,更多的人会责怪他。
        也许这篇文本不该担负那么多更现实的思考。那么就当我多说了。
        大家看得愉快就好。


        IP属地:河南6楼2013-05-28 08:08
        收起回复
          首先回答“你认为元灭宋的战争,和三国时候的魏蜀吴交战,是不是同一性质”
          答: 当然不一个性质。元灭宋是汉蒙战争,三国姑且算是汉族内部战争(虽然中间多少也夹杂一点少数民族在内)。
          再答“也许一旦发生政权割据,你就把其他政权下的汉人视为异族,但多数人不是这样的”
          答: 我在4楼写的首先就是阐述我的对于中华民族这个词的理解——我把现在的其他少数民族也当作一家人,当然汉族更是自家兄弟姐妹。我所举的例子只是宋末和明末战争,对于当时的汉族来说属于外族入侵。4楼的论点是站在对应的历史时期,首先要对自己当下的民族性负责。
          至于政权割据下汉族所形成的不同国家之间战争,首先,我当然不会把这种情况下不同国家汉族人看作异族。作为普通百姓,战争并非我能决定,但如果真的有这样同族但不同国家的纷争,不抛弃同一民族的属性是我坚持的原则。
          但是现在讨论的是无论同族或异族战争中对于投敌的看法问题。总体来说,这种情况下的叛国并不会像投降外族那么惹人反感。但是“倒戈卸甲”一般来说是不受欢迎的。既然要举三国的列子,那么诸葛亮骂死王朗那段不就说他“背汉投曹”么,王朗有好名声么。这就涉及到民族性之外的问题了。古人说这是“义”,现代来说大概可以综合为民族、文化、地理、政治、宗教等等的归属感。首先强调一点,现在的地域之别当然不属于这个范畴,因为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共同性很强。但当一个政权长期统治、并国家稳定强大下,即使是同一民族,也会产生在同一民族下有区别的归属感。理想状况是同一民族从没有纷争,即使有,相互拉着手也能解决。但纵观古今,理想发生的太少了。在无法阻止战争的情况下,保家卫国是通常的正义,因此投敌才会被人不齿。当然如阎锡山政权之类的不在讨论范围。我绝非说民族内斗是对的,而是说个人在战争中选择投敌是要背负骂名的。


          IP属地:河南9楼2013-05-28 21:13
          收起回复
            看来现在讨论的焦点是 文中的的大陆分为好几个国家,荡舟同学默认它们都是属于同一民族、享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文化, 而我默认他们属于不同民族、至少文化有别。 如果你在文中找到描述属于一个民族的直接文字, 请麻烦告知。那样的话就当这个虚构的大陆之战是只是权势之战、无任何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 若文中没有直接描述,也许只好厚着脸皮问作者罗。
            或者我们就都难得糊涂一把,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解阅读好了,反正看文快乐就好。


            IP属地:河南12楼2013-05-28 21:32
            回复
              哦,撞墙同学也认为是类三国时代。好吧,就当作内战环境好了。
              我前两天临睡前发第一楼时也没想到需要后面正儿八经的写自己的民族观点。这还得感谢荡舟同学,我好久没写这么严肃的长篇论坛贴了。之所以这么有感,大概是前一段看了《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一书的前几节(在天涯看的),里面的观点很新,序言中比较惊悚的一句话是“华夏五千年历史中,真正由汉民族建立的王朝只有汉、宋、明。其他王朝都是由阿尔泰游牧民族建立的”,算半信半疑吧。不过这让我有些反思自己的民族观,希望能以更包容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民族性、同时在此基础上认同并坚持自己的民族精神。 所以有了4楼的阐述。当然,这是题外话,与本帖无关。
              还是老话,按照个人理解,看文快乐就好。


              IP属地:河南14楼2013-05-28 22:33
              回复
                抱歉,我之前打错了。我指的是你在第一次回复中提到的“民族感情”,笔误下成了“民族气节”。可能是我写了太多次“气节”二字吧。
                我的立场是:投敌无论从对内对外(族)都是出于道德劣势。一开始认为的对外族战争背景只是加深了对这一点的不爽而已。而你回复的时候直接提到了“民族感情”,那么我也以民族感情的角度回复了。后来我发现很多争论是来自于双方对文章背景的不同理解。所以我在9楼的时候更强调了民族、地理、文化、政治、宗教的综合归属感。
                我有看到文中有些唾骂主角卖国的描述。只是从现实角度考虑,赵彦的地位和在战争中的作用应该会让真正的责骂比文中描写的更重一些。当然,那么一个天之骄子,作者和大部分的读者都舍不得让他再受到言论太多谴责,也是人之常情。


                IP属地:河南16楼2013-05-29 00:46
                收起回复
                  看过很多耽美文。本文够大气。相比起来,其它很多战争题材的文因为简单倒像是言情小说。所以我认为作者并不仅想写一篇一般的耽美,是有其它野心在的。冲着这份野心,我期待现实的元素能够更多一些,即使会破坏某些完美性。


                  IP属地:河南17楼2013-05-29 01:00
                  回复
                    呵呵,没想到荡舟兄这么较真啊。不错。不过,我该发表关于主角叛国的看法已经全部说完了。对于文章的赞赏和希望更加改进的地方也没有落下。作为一个题目“看不下去”的帖子来说,我并没有打算从各种细节角度探讨文章的进行。之所以在前面说了那么多,除了出于对文章整体的感叹和回应荡舟兄的认真外,可能想顺势表达一下自己对于气节的看法吧。不过依目前的情形而言,大概也只剩下我和荡舟兄长篇大论的辩来辩去,少有其他人来发表意见,而过于在乎辩论输赢也会把讨论弄的紧张兮兮、遣词用句越来越生硬,真正想表达的也被淹没其中。
                    再辩下去可能需要逼着我回头重读文章了来回顾各种细节了,我也不想亲自写一篇小说出来。就此为这个“看不下去”的帖子做一结束吧。
                    看贴回帖的各位辛苦了。


                    IP属地:河南20楼2013-05-29 01:59
                    回复
                      本来已经不想发言了。不过作者站出来还是让我受宠若惊。当初没在熙熙攘攘的晋江而选择网速相对较快的这里发帖,真的算是意外惊喜。我对于能够以高质量完成长篇作品的人都是非常敬重的。当然也理解作者对于耗费心力下完成作品的维护。而且,没有人能够比作者更清楚文章的脉络和方向,作者当然最有权发言。
                      我在前面已经反复强调了对于文章大气的赞叹。这也是让我开头选择阅读的重要原因。并不是每个读者都必须要仔细完成阅读,对于文章也不需要全盘接受或者否定。既然是架空历史,那么个人按照个人的理解进行历史带入也并不是错。尽管我这样的读者也许不属于“给爱看的人看”之列,既然有我这样的读者存在,请容许我发表一些听起来不那么顺耳的声音。
                      作者亲自解释之后,我也更加清楚作者的真实意图。这个帖子发出去之后,我也反思自己是否太挑剔。可能真的是太挑剔了,大概我的期待或者说爱好,是更加现实的、浪漫主义成分再减少一点点的作品,或者说是更加偏正史风格的文。合并天下从长远来说当然利国利民,只是领导这份伟业的人物如果是原来敌方最高级将领,如果按照中国历史的习惯,败者会贬斥他,胜者也不会完全把他塑造成一个救世主。我认为这样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承受的压力会更大,不仅仅是来自口头的责骂,而是更加现实的从各个方面的压力。既然主角的魅力之一在于敢于背叛和承担骂名的勇气,那么稍微多曝光在现实的压力下也不损他的光彩吧。而且,小国也就罢了,南越这种等级的国家,我一直认为最后国家的覆灭并不能仅仅归于少数既得利益者的暴政。如果是更现实的文,文章里的对立面不应该仅仅是那么一个或者几个人,消灭了他们就天下归一、人民从此安居乐业。如果矛盾不仅仅来自魏国上层的几个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叛国会引来更大的争议。
                      我从没有把耽美小说局限在某种框架里,因为耽美只是感情,文章依然可以如史诗般宏大、读者依然可以从中读出酸甜苦辣。所以我才会对文章有了过高的期待。以上所说并不是说要文章按照这个意见修改——我也不敢以那么狂妄,因为那样风格就不一样了,而且大概会成为一本厚厚的砖头书。作者一般都是像疼孩子那样热爱着自己创造的角色,我尊重作者的角色塑造和维护。我的意见仅仅是众多读者的意见之一。作者觉得有些道理就看看,觉得无理就扔一边,没关系。
                      说到这个地步,其实我觉得我这个帖子虽然在吧中属于异类声音,不过能够引出大家的讨论,让作者更加阐明写作观点,也算一种福。题目看似挑衅了一些,不过能把作者吸引过来也算有功。再次感谢作者的辛苦创作。希望将来能有更优秀的作品问世。


                      IP属地:河南24楼2013-05-29 13: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