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气可能造成破坏性的结果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生气的情绪。
需要铭记的是,此时作出的选择可能会导致破坏性的结果,也可能会导致建设性的结果。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李承烨的事例吧!
2006年8月1日,韩国棒球选手李承烨打出了第四百个本垒打,成为继王贞治、罗德里格兹之后第三个在30岁以前打出400个本垒打的职业球员。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成为全球著名的棒球选手的呢?
下面是一则和李承烨选手打出400个本垒打相关的新闻报道。
2004年,李承烨在众多人的期待下东渡日本。
但在第一年,他在千叶罗德海洋队仅击出14个本垒打,以致下到乙级队。
在此过程中,李承烨颇受周围人的指责和上级领导的压力。
但李承烨并没有倒下去,他在时任罗德海洋队击球指导的金成根(前LG主教练)的帮助下,进行了残酷的训练。
一天挥棒1000多次,好几回手掌都被磨破,但他流着泪地喊“我能行”,继续挥动球棒。
有时,夜间开始的“无言击球训练”会一直延续到第二天清晨。
我们要知道,让他荣登“亚洲本垒打王”宝座的力量并不是别的,正式他迎向难向前的坚强意志。
他也是一个人,遇到困难时肯定会生气和气馁。
但他选择的却是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并最终登上了亚洲棒坛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