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58,076贴子:14,624,381

力与美:敦煌绘画中的中国古建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潘谷西教授说过,中国古代建筑两个最醒目的特色:远看屋顶,近看斗栱。


1楼2014-01-29 15:53回复
    唐代建筑风格的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从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等一系列的遗址可以想象出这一点。现存的木建筑遗物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这固然是我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点,但在唐代建筑上表现的更为彻底。例如斗栱的结构职能极其鲜明,栱是挑出的悬臂梁,昂是挑出的斜梁,都负有承托屋檐的责任。一般都只在柱头上设斗栱或在柱间只用一组简单的斗栱,以增加承托屋檐的支点。其他如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潘谷西《中国建筑史》
    唐代和唐代之前,中国建筑多见简洁有力的斗栱造型以及偷心造、单栱造等,正是这些简洁精练的做法较多地保留着斗栱原本的价值和意义,为了使这个曾在我国建筑历史上绽放过异彩的的创造不至被追求繁缛豪华的风气所掩盖,我们应该努力让那些简朴真实的铺作恢复其应有的地位。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4-01-29 16:02
    收起回复
      汉代和汉代之前建筑风格是雄健阳刚,汉代之后至唐代建筑,雄健阳刚之中又透出一些柔美。敦煌有很多唐代建筑绘画,唐代建筑实物现存极少,保存比较好的两座是山西五台山南禅寺正殿和佛光寺大殿(其他如山西芮城五龙庙等经后世翻建改造,原貌破坏较甚),建于中晚唐时期,虽不是唐代最优秀的建筑(如现存佛光寺大殿是在佛光寺原建筑被毁之后,由一个女居士捐资修建的),但也是无价之宝。其中个人最喜欢的是南禅寺正殿。普普通通一座建筑,就已胜过后世无数。
      南禅寺正殿


      3楼2014-01-29 16:19
      收起回复
        个人对古建筑也了解不多,只是希望这些资料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4楼2014-01-29 16:24
        收起回复
          五开间城楼,“城门墩台用砖包砌,墩台顶上置地栿、平座”,斗栱上有雁翅板、卧棂栏杆。城楼五开间,明间及稍间开窗,窗额、腰串、蜀柱、窗颊等构件都勾画正确。屋顶作歇山式,有正脊、垂脊、戗脊和山面的曲脊、鸱尾等,都描绘准确。青瓦、白墙、红柱,构成一幅优美的建筑画”。——《敦煌石窟全集-建筑画卷》



          5楼2014-01-29 16:35
          收起回复
            二层楼阁


            6楼2014-01-29 16:41
            收起回复
              金(色)鸱尾和屋脊(盛唐),青瓦配金(色)鸱尾和屋脊

              金(色)鸱尾和屋脊(五代)


              8楼2014-01-29 16:58
              收起回复
                这几张图中可以看出来,唐代建筑的屋顶,多是舒缓平远,出檐深远,屋檐笔直,或屋檐角微微生起(南禅寺正殿),屋顶轮廓线干净流畅,不是后世屋顶那种繁琐锯齿状的轮廓线。铺作层(大约屋檐下——门框上这个区域)简洁精练。整个建筑看上去爽朗大气。


                9楼2014-01-29 17:09
                回复
                  这些内容涉及很多古建筑术语,当前使用的古建筑术语有两套,分宋式和清式,宋代和宋代之前的建筑多用宋式术语,宋代之后的的建筑多用清式术语。


                  10楼2014-01-29 17:15
                  收起回复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八章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第2节 大木作》(第四版):
                    大木作
                    这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尺度。
                    1.我国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叫“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建筑的开间在汉代前有奇数也有偶数,汉以后多用11以下的奇数。民间建筑常用3、5开间,宫殿、庙宇、官衙多用5、7开间,十分隆重的用九开间,至于11开间的建筑,除了西安唐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遗址和北京清故宫太和殿以外,还没有见到其他的事例。建筑中各开间的名称又因位置不同而异,正中一间称为明间(宋称当心间),其左、右侧的称次间,再外的称稍间,最外的称尽间;9开间及以上的建筑则增加次间数。各间面阔(即开间的尺度)在夏、商宫殿中都是相等的,到南北朝时石窟中雕刻的建筑还有这种做法,例如云冈第21窟中的北魏五重塔。后来中部各间相等,仅端部一间减窄,太原天龙山北齐第16窟窟廊及五台唐佛光寺大殿都是如此。在宋代建筑遗物和《营造法式》中,各间面阔有相等的;有当心间稍宽,次间较窄的;也有各间不匀的。元以后大体如此。
                    2.屋架上的檩(宋称槫)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亦即前后檐柱间之水平距离。有时则用建筑侧面间数或以建筑上的椽数来表示“通进深”的这时常简称为“进深”。如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进深2间4椽、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进深3间8架椽等。清代各步距离相等,宋代有相等的、递增的、递减的以及不规则排列的。


                    11楼2014-01-29 17:21
                    回复
                      一.柱
                      总的可分为外柱和内柱两大类。按结构所处的部位,一般建筑中常见的有檐柱、金柱、中柱、山柱、角柱、童柱等。此外,又有都柱、倚柱、排叉柱、塔心柱、望柱等。依构造需要,则有雷公柱、垂莲柱、槏柱、擎檐柱、抱柱、心柱等多种。柱之外观,有直柱、收分柱、梭柱、凹楞柱、束竹柱、瓜柱、束莲柱、盘龙柱等。
                      二. 枋
                      (一)额枋(宋称阑额)
                      是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及以前大多置于柱顶,隋、唐以后才移到柱间。阑额之名首见于宋代。它有时2根叠用,清代上面的叫大额枋(宋仍称阑额),下面的叫小额枋(宋称由额)。二者间填以垫板。使用于内柱间的叫内额,位于柱脚处的称地栿。唐代阑额断面高、宽比为2:1,侧面略呈曲线,谓之琴面;阑额在角柱处不出头。辽代阑额大致同唐,但角柱处出头并作垂之截割。宋、金阑额断面比例约为3:2,出头有出锋或近似后代霸王拳的式样。明、清额枋断面近于1:1,出头大多用霸王拳。
                      (二)平板枋(宋称普拍枋)
                      平置于阑额之上,是用以承托斗拱的构件。最早形象见于西安兴教寺唐玄奘塔,宋、辽使用渐多,开始的断面形状和阑额一样,后来逐渐变高变窄,至明、清,其宽度已窄于额枋。早期在角柱处不出头,后来出头的形式有垂直截割,或刻作海棠纹。
                      (三)雀替(宋称绰幕枋)
                      是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
                      它可能由实拍栱演变而来,河北新城开善寺辽代大殿中,已有由两层实拍栱组成的绰幕枋,而正定龙兴寺宋代转轮藏殿则为[木沓ta]头式,金、元及以后,发展为蝉肚及出锋,有的下面还附以插栱。
                      也可用在柱间的挂落(楣子)下,此种形状之雀替,已转变为纯装饰性构件,称为“花牙子”。在建筑的尽间,若开间较窄,则自两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联为一体,则称为骑马雀替。


                      13楼2014-01-29 17:27
                      收起回复
                        三.斗栱
                        斗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以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栱传递到柱上。它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
                        斗栱大体可分为外檐斗栱和内檐斗栱二类。从具体部位分又有柱头斗栱(宋称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柱间斗栱(宋称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转角斗拱(宋称转角铺作,清称角科),另外还有平座斗栱和支撑在檩枋之间的斗栱等。这里所谓的铺作(或科),是指一组斗栱(宋称一朵,清称一攒)而言。
                        (一)斗、升
                        位于一组斗栱最下的构件是坐斗(又叫大斗,宋称栌斗,汉称栌),有时也可单独使用。位于挑出的翘(宋称华栱或卷头)头上的叫十八斗(宋称交互斗)。位于里跳与外跳横栱二端上的叫三才升,位于坐斗正上方横栱二端上的叫槽升子(均相当宋代的散斗)。它们的外观都差不多,只是形体有大有小,开槽口有四面和两面的区别。坐斗正面的槽口叫斗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斗口两侧凸起部分叫斗耳,斗口下平直部分叫斗腰(宋称斗平),下面倾斜部分叫斗底(宋称斗欹)。没有斗耳的叫平盘斗,常用于角科上。
                        (二)栱
                        栱是置于坐斗口内或跳上的短横木,现存遗物以汉代为最早,已有矩形、曲线形、折线形以及曲线与折线混合形,大概到了唐代才统一式样。宋代对各种栱的长度、卷杀等已有详细规定,而且规定了栱、昂等构件的用材制度,并将“材”的高度划分为15分°,宽度为10分°,作为建筑尺度的衡量标准,再将上、下栱间距离称为“栔”,高6分°,宽4分°,单材上加“栔”,谓之“足材”,高21分°,如华栱、耍头等构件用之。
                        栱的名称亦依部位而不同,凡是向外出跳的栱,清式叫翘(宋称华栱或卷头),跳头上第一层横栱叫瓜栱(宋称瓜子栱),第二层叫万栱(宋称慢栱)。最外跳在挑檐檩下的、最内跳在天花枋下的叫厢栱(宋称令栱)。正出于坐斗左右的第一层横栱叫正心瓜栱(宋称泥道栱),第二层叫正心万栱(宋称慢栱)。
                        在坐斗口内或跳头上只置一层栱的叫单栱,二层栱的叫重栱(汉明器、画像石有三重以上的)。跳头上置有横栱的叫计心造,不置的叫偷心造。唐、宋建筑斗栱常用偷心,金、元以后多用重栱计心。
                        栱头卷杀在汉代有垂直截割、曲线、折线等。北齐天龙山石窟柱廊斗栱及唐代五台山南禅寺大殿斗栱之栱头已有三瓣内[幽页],佛光寺的则较圆,分瓣不明显。宋《营造法式》规定栱头卷杀均为折线:令栱五瓣,华栱、瓜子栱、泥道栱均为四瓣,慢栱三瓣。但实际上各地做法不尽相同,如南方建筑栱头一般均用三瓣。


                        14楼2014-01-29 17:38
                        收起回复
                          感谢热心网友“爱塔传奇”的科普力作


                          24楼2014-01-29 19:07
                          回复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大木作/斗栱》:“(唐代)补间铺作仍较简单,基本保留了两汉、南北朝以来的人字栱、斗子蜀柱和一斗三升的做法。
                            远看屋顶,近看斗拱,也就是近看铺作层(大约屋檐下——门框上这片区域),就铺作层而言,从美观来讲,铺作层上,两柱头铺作之间的这个区域美观有否,对建筑物美观与否影响甚大。如果柱头铺作不美观,对建筑物美观影响还小,而如果两柱头铺作之间这片区域繁复累赘或不美观,对建筑物美观影响极大。唐代和唐代之前的建筑美观,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个区域简洁精练。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7楼2014-02-02 15:16
                            回复
                              摘要介绍一下唐代的补间铺作:
                              来自:《唐代斗栱探析》 ,作者: 汪海峰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
                              用作补间铺作的斗栱
                              1.单斗 从西安香积寺善导塔外表仿木构件上可以看到其补间铺作仅用一个斗。

                              2.斗子蜀柱 见于大雁塔门楣石刻, 乾县懿德太子墓壁画宫阙图, 敦煌石窟1 12 窟
                              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图1, 图2) 。

                              3.人字栱 见于大雁塔门楣石刻, 登封净藏禅师塔, 敦煌4 31 窟南壁九品往生图等(图3 , 图4) .

                              4.花茎栱 实际是人字栱装饰化而形成的, 见于敦煌148 窟东壁药师经变图, 观无量寿经
                              变图等。西安薛莫墓亦可看到花茎栱(图5 , 图6) ·

                              5.驼峰 见于永泰公主墓前室壁画, 敦煌13 8 窟东壁维摩诘经变图等(图7).

                              以上几种补间铺作, 与柱头铺作有着明显的区别. 当柱头铺作不太复杂时, 比如也是单斗
                              时, 阑额与压槽枋之间的距离没有多大, 单斗就足以胜任. 如果压槽枋与阑额之间的距离
                              加高时,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单斗下立短柱, 而成斗子蜀柱. 如果继续加高, 斗子蜀柱就
                              存在失稳的问题, 因此, 其两边加斜撑是顺理成章的事, 如龙门古阳洞南壁小龛所示. 而
                              三根构件都集中于单斗底部, 要完美地处理节点, 实非易事, 于是就干脆撤掉中间的蜀柱,
                              成为龙门路洞北壁殿堂浮雕的样子, 即叉手状。联系早期屋顶承托脊槫者为大叉手,
                              估计其转变出受屋顶结构的影响。为了增加装饰效果, 并与柱头铺作曲线相呼应, 就把叉
                              手状栱曲线化, 从而成为人字栱。驼峰作为补间铺作,其机能与人字栱非常类似, 而构造
                              却比人字栱简单。现据上面分析, 作出补间铺作演变图(图8 )。

                              6.一斗三升 用一个大斗, 上面安一道横栱, 栱上又安三个小斗, 如敦煌171 窟北壁未生怨图所示.
                              7. 五铺作 “ 出两跳谓之五铺”。如佛光寺大殿外檐补间铺作, 出华栱两跳, 第一
                              跳华栱与第一层柱头枋相交, 跳头上安翼形栱, 如后世的三福云; 第二跳跳头上安令栱,
                              与批竹式耍头相交, 以承托罗汉枋。里跳第一跳不转叶, 其余与外跳相同(图9) 。


                              29楼2014-02-02 16: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