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58,058贴子:14,624,611

回复:力与美:敦煌绘画中的中国古建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绍祖墓石椁门簪实例 北魏
石门上雕五枚莲瓣纹门簪


218楼2014-02-18 21:31
收起回复
    文章来源:《绿色建筑与建筑技术》
    中国建筑协会建筑师分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主编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陕南秦岭山地夯土墙民居的构筑方式及其室内热环境的实测分析》(摘录)
    赵群 周伟 鲁海波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陕南秦岭山地夯土墙民居的传统构筑方式,在冬、夏季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室内热环境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夯土墙的生态特性。
    1.陕南秦岭山地夯土墙民居的构筑方式简介
    陕南秦岭山地民居,均为夯土墙、木梁构架式屋顶,以“版筑”方式营造,至今仍采用传统的
    建造方法,传承了历史的形式及经验技术,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现在夯土建筑大约占总建筑的90%且仍有新建。这与当地的地理条件、气候因素、建筑材料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陕南秦岭山地民居在建筑构造上最有特点的是夯土墙的构筑,其沿用自殷商时代即有的“版筑”营造法式来建造,先用木模固定,在其内填土,用木锤逐层夯实。这一建造技术根据黄土的特性充分挖掘和发挥其防冷、防热、防火及隔声的性能,使建筑冬暖夏凉。其中,在木构架体系中所采用的建造手法体现了很高的结构学原理及技术。
    2.民居建成环境的冬夏季测试结果
    为定量说明陕南秦岭山地民居特殊的构筑方式对其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笔者所在的研究小组选取了陕西省商州地区秦茂村民居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实测。秦茂村位于陕西省商州区牧护关镇,地处秦岭之巅西侧。该村所处地域为秦岭中高地段,海拔约1200m,村落聚居于一条长约4.8km的山谷之中,谷地中央有“南沟河”流过。
    根据中国建筑气候分区, 该地区属于寒冷地区。夏季、冬季时间长,春秋季短。年平均气温12.8℃,七月为最热月,平均气温24.8℃,最高温度39.9℃,一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
    -0.9℃,最低气温-14.8℃。
    实测对象选取了村中一座传统的夯土墙建筑作主要测试房,同时选择了另一座砖平房作为测试的对比房。
    1)夏季测试:
    从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夏季土房的温度较砖房低,平均温度低2.2℃ ,这样土房相对砖房凉
    爽了很多。两种建筑的温度波动程度基本相同,但都相对室外温度的波动小得多。
    湿度的比较图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出,土房室内的湿度比较稳定,这说明了夯土墙具有较强的湿调节能力。
    2)冬季测试: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冬季土房堂屋的平均温度为-0.6℃ ,比砖房堂屋高1.9℃。而砖房堂屋的平均温度和室外的温度一致(这里均为不采暖房间)。
    从冬季湿度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土房堂屋始终保持在60% 左右,没有出现像砖房那样的波峰,波谷,说明土房的夯土墙具有良好的湿调节能力。
    3.夯土墙优点分析
    1)良好的热工性能
    夏季土房的室内温度要低于砖房,即所谓的“夏凉”;冬季土房的室内温度要高于砖房,即所谓的“冬暖”。
    陕南秦岭山地民居传统建筑外墙属于厚重型的建筑围护结构,其热质量较大,因而它的热阻和热惰性指标均较大,通过外墙的传热得热量和热损失均较小。此外,虽然内隔墙和卧室顶棚的热工性能不如外墙,但它并不直接承受室外热环境作用,两侧的温差较小,正是这种特殊的“房中房”结构,使卧室内空气温度常年比较接近恒温,波动不大,从而使建筑内部热环境呈现出冬暖夏凉的特性,利用较少的辅助内热源,便可使居住者达到相对热舒适状态。同时,夏季和冬季土房室内的相对湿度都比较稳定,说明了夯土墙自身具有良好的湿调节能力。
    2)无内部冷凝
    由于夯实粘土墙属于多孔介质,其蒸汽渗透阻力小,湿气容易从分压力大的一侧向分压力小的一侧扩散;此外,该地区冬季室外最低气温大于零度,因此,夯实粘土墙不会出现内部冷凝现象。
    3)可呼吸”的外墙
    正是由于夯实黏土墙的多孔属性,使得黏土墙对卧室内空气湿度具有一定调节能力。当卧室内空气湿度较大时,湿气会向黏土墙内渗透;当卧室内空气较干燥时,黏土墙内蓄存的水分会向卧室内散发。因此,夯实黏土墙可以称为“可呼吸”的围护结构,这种呼吸效应可充分调节室内空气湿度,使卧室内空气湿度常年比较恒定。
    4.结语
    相对而言,夯土墙是一种具有生态效应的墙体材料。
    夯土建筑的室内热环境要好于砖混建筑,这对于减少制冷、采暖能耗有着深远的意义。


    219楼2014-02-19 12:58
    收起回复
           暖暖暖   暖暖暖
          暖暖暖暖暖 暖暖暖暖暖
      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
           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
            暖暖暖暖暖暖暖
            暖暖暖暖暖
             暖暖暖
              暖
      看帖是一种态度,暖贴是一种美德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0楼2014-02-19 13:29
      收起回复
        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吐蕃占据敦煌,因为吐蕃人笃信佛教,在此期间,沙洲僧徒日增,开山凿窟之声不绝于耳。在敦煌石窟的历史分期中,把吐蕃时期称作中唐。唐大中二年(公元847年),敦煌人张议潮收复敦煌,三代世守,是敦煌石窟的晚唐时期。————《敦煌石窟全集——建筑画卷》
        781—847这66年是敦煌石窟分期中的中唐时期。


        221楼2014-02-19 14:02
        回复

          萧默 《敦煌建筑研究/第七章 建筑部件与装饰/斗栱》


          (一)北朝和隋代的斗栱
          大致说来,这时斗栱的使用按阑额的情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柱头之间不设阑额,多见于北朝;一种是柱头之间有阑额,多见于隋代。
          不设阑额的做法,是在檐下横用两条横枋,横枋之间排列许多密集的人字斜杆,组成一条纵向桁架,承受屋檐部重量,柱子就支承着这个桁架。有时在柱顶与桁架之间加用一斗三升,虽然减少了桁架与柱子交接处的剪应力,却更加削弱了柱与柱之间的联系(图7-17:1、2)。




          北魏阙形龛上画的斗栱形象较多,除人字栱和一斗三升外,还有一斗二升及斗子蜀柱等分件。其组合有一斗三升与人字栱相间;或一斗三升(下承蜀柱)、一斗二升下承蜀柱与人字栱相间;或有一斗二升下承人字栱,甚而一斗三升下承人字栱中间再加蜀柱的,十分自由(图7-18).一斗二升的斗栱在汉代资料中经常可以见到。龙门石窟北魏古阳洞浮雕建筑的斗栱也十分自由,有人字栱中间加蜀柱的,有叠用两层一斗三升或一斗二升的。这些,应是斗栱成熟期以前形制尚未规范化的表现。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23楼2014-02-19 14:11
          回复
            (二)初唐斗栱
            由敦煌壁画看,初唐是斗栱由魏、隋的不成熟状态走向盛唐高度发展的过渡时期。
            初唐斗栱可分两类:
            1.不出跳斗栱
            这种斗栱仍与隋代的相近,即柱头铺作用一斗三升,若有补间,用人字栱。第431窟南壁几座楼阁的檐下和平座斗栱都是这样(图7-20、7-21).第323窟斗栱的补间是人字栱,柱头栌斗上搭承梁头,比较简单(图7-22:1).第220窟楼阁上层用一栱一枋成一组、叠用两组,是前所未见的。我们以后将会看到,在柱头枋一线上用一栱一枋成一组、层层叠起的方式也是初、盛唐出跳斗栱通行的做法,是这时期斗栱的基本特征之一,此例以启开端。此例第一层柱头枋下有人字栱补间(第二层柱头枋下没有),作卷草状轮廓,空档缩小,装饰性强,是由人字栱向驼峰转化的过度形态(图7-22:2)。



            224楼2014-02-19 14:38
            回复
              由上述敦煌的几例加上陕西的两例,我们可以知道初唐出跳斗栱的基本特点是:1)一般只出一、二跳,且只出抄,无昂;2)如出两跳,第一跳偷心,第二跳跳头施令栱或替木;3)在檐下,正心一线,用一栱一枋为一组,若出两跳,则叠用两组。因为两层枋之间还隔着一道横栱,所以枋上并未刻出隐出慢栱(中唐南禅寺大殿和晚唐佛光寺大殿就不是这样,是在第一层泥道栱以上连续使用单材枋,各枋之间承以散斗,所以在枋上就刻出了隐出斗栱。以后,宋、辽、金均如此;至明清,枋子更改用足材,连散斗也没有了,层层密接);4)从第321窟平座斗栱的情况可见,在平座下,因有楼板面的限制,所以第二层柱头枋移下一个分位而取消了第二层泥道栱,但此时,由于习惯作法,二枋上也仍未刻出隐出慢栱,枋之间不是散斗,而是一个方木块;5)已有梁头伸出成华栱的做法。但五铺作斗栱梁头或伸出或只交于正心,如伸出也只至令栱里皮为止,并不伸出为耍头;6)从敦煌壁画,转角只有正、侧出,或只有斜出。而陕西大雁塔和太子墓二例则既有正、侧出同时又有斜出;7)补间或有或无,若有也不出跳,只用一朵人字栱。若柱头为五铺作,补间第一层柱头枋下用人字栱,第一层柱头枋上用蜀柱。有的人字栱已有向驼峰转化的趋势。


              226楼2014-02-19 14:45
              收起回复
                强力顶起


                227楼2014-02-19 14:45
                收起回复
                  补间铺作每间只有一朵,系于阑额上置驼峰(此驼峰仍有明显的人字栱痕迹,与前举初唐第220窟的人字栱形象有传承关系,而与后代实物上习见的驼峰形象不同。敦煌壁画一直到宋,所谓驼峰,类皆如此),驼峰以斗承第一层柱头枋及与此枋相交的华栱。斗以上的画法左部和右部不一致。右部画法是自斗出为单抄双下昂,肯定有误。左部画法是自斗出为双抄,第一跳华栱头上施单栱承枋,第二跳华栱头以令栱承枋(此枋的平面位置应距正心两跳,但壁画画成距正心三跳,亦有误),令栱不出耍头。正心是在第一层柱头枋上再叠用一栱一枋。插图依左部画法并酌情加以纠正。补间铺作比柱头及转角铺作少出两跳,大体与佛光寺大殿的补间铺作相同。
                  从阑额下可略窥见内部:柱头铺作里转为一跳华栱,以交栿斗承乳栿,乳栿伸出应为外转第二跳华栱。转角铺作则为里转第一跳角华栱,以交栿斗承角乳栿。这些做法都和现存五座唐宋窟檐做法完全相同。
                  在这座大殿后面的中殿是一座楼阁,可以看见的斗栱只有楼阁上层的转角铺作,比前殿的斗栱简单:系正面五铺作出双抄,第一跳重栱,第二跳令栱散斗上以替木承槫,令栱中心亦无耍头;斜出亦双抄,第二抄抄头施十字令栱,其散斗上亦以替木承相交的槫,此替木与正面替木相连;角上也无由昂;此朵斗栱正面头跳上的横栱也只交于角华栱,不相列(图7-25).
                  后殿又是一座单层建筑,斗栱更简单一些,系于柱头出两抄,俱偷心,即最外跳跳头也不用令栱。这种不用令栱的处理在汉代明器中常可见到,但颇不经见于唐宋以后的实例,仅与敦煌宋初窟檐及其它少数几座建筑相同。此斗栱中与第二层泥道栱相交后出头的构件似为梁头,在出头后不远就垂直截割,与大雁塔门楣石刻所示初唐形象相同(图7-25).


                  229楼2014-02-19 14:53
                  回复
                    第172窟南壁净土变佛寺前殿斗栱与北壁前殿略同,只是补间驼峰栌斗上所出的双抄斗栱令栱中心交出了批竹昂形耍头,此为壁画最早出现的耍头例证。
                    此壁画无中殿。后殿是楼阁旁接挟楼。中楼上层斗栱与北壁的中殿斗栱近似,但作单栱计心,且角华栱上的十字令栱和正面令栱相接成鸳鸯交手栱。挟楼上层斗栱与北殿后殿略同,只是第一跳跳头有斗栱(图7-26)。


                    230楼2014-02-19 14:56
                    回复
                      大爱古建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1楼2014-02-19 15:01
                      收起回复

                        中唐壁画斗栱在一切基本点上都与盛唐相同,如第237窟大殿斗栱就和第172窟者相近,是七铺作双抄双下昂逐跳计心造,但横栱都是单栱;第201窟一殿的斗栱也同此,只是第三跳为偷心。

                        但中唐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现象。例如第231窟北壁一座三开间楼阁,其下檐斗栱是柱头六铺作单抄双下昂单栱计心造,最外跳头施令栱无替木,令栱中间无耍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补间铺作的安排和形制:当心间有五朵补间,其中两朵和柱头铺作完全一样,栌斗直接置于阑额上,不像盛唐172窟置于驼峰上。在这两朵补间之间和它们与柱头铺作之间的三个空格各加一个驼峰。次间的补间用三朵,居中者亦同柱头,两边为驼峰(图7-27)。

                        按现在所知唐代实例和其它资料,补间铺作或无或只有一朵,绝不像此画中用至三朵、五朵,即使驼峰不计入补间之列,当心间也用了双补间。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33楼2014-02-19 15:15
                        收起回复
                          关于双补间,以前曾有文称“南方实例较早”,现存最早木构当推宋初福州华林寺大殿(公元964年)与它时代相近或略晚的有苏州角lù直保圣寺大殿和宁波保国寺大殿(公元1013年)。更早一些的间接资料有南方的一些砖石塔,如云岩寺塔、闸口白塔、灵隐双石塔等。而在北方,北宋前期、中期尚不见有,直到北宋末《营造法式》成书时,才明确当心补间可用两朵,所以有的研究者认为这种方式是从南方传来的。
                          出跳斗栱的补间铺作和柱头铺作相同的实例,以前只知最早的是山西平顺唐末天台庵大殿。故曾有人认为,此种做法“大约从晚唐开始”。较晚的实物有华林寺大殿和义县奉国寺大殿(公元1020年),但这两座大殿补间栌斗比柱头栌斗为小,并不完全一样。
                          补间铺作在同一间中出现两种形制,在实例中也是极其罕见的做法,以前仅知正定金建(12世纪)广惠寺华塔有之。该塔砖砌,底层四隅的小塔各面均为一间,其补间正中用一大朵,两旁各一朵,形制不同,梁思成先生认为“配置奇特”。
                          对于以上三个问题,第231窟是有名的“阴家窟”,系敦煌望族阴家所开,从窟内壁书《大蕃故敦煌郡莫高窟阴处士修功德记》,可以确知该窟是中唐吐蕃统治时期(公元781—847)凿建的,证明这些做法在中唐已经出现,比前述各资料提早了几十年到二三百年。又透露了这些做法当时在北方已经实行,补充了实物的佚缺,具有颇高的史料价值。
                          补间铺作形制与柱头铺作一样及补间铺作加多的做法,可以使檐下斗栱形制整齐划一,同时也加强了节奏感,具有明显的装饰意义。但这种做法的出现绝非完全或主要出自审美的考虑,而首先具有结构上的意义。它可以为撩风槫增加中间支承,从而有效防止撩风槫的下垂,所以它的出现显然与开间首先是当心间的加宽有直接关系。当心间加宽的做法在麦积山石窟西魏第43窟的石凿窟檐中以可见到,天龙山北齐第16窟石凿窟檐亦如此,敦煌隋代壁画也见画出,可知出现甚早。虽然上述资料的斗栱都不出跳,亦即没有撩风槫,但由建筑史的发展整体视之,可以相信当时也必会有既加大当心间又有撩风槫的建筑存在。或许在当初,当心间已经加宽需要解决撩风槫中间支承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注意到或者还没有想出适当的办法,只是在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建筑年龄稍长,中点下垂显著了,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并采取了措施。措施的出现比问题的提出要晚,所以知道中唐才获解决。


                          234楼2014-02-19 15:25
                          收起回复
                            晚唐斗栱值得一提的有第85窟。该窟北壁两座建筑斗栱相似,柱头系五铺作单抄单下昂单栱计心造,昂头以散斗承令栱,令栱中心伸出批竹昂形耍头,外观也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叠出双昂。在斗栱上方,梁头与撩檐枋相交后伸出垂直切割。此窟另有一建筑斗栱与上述两座建筑完全相同,只是它的每个横栱上都有替木,通过替木在承受各枋(图7-30).

                            敦煌壁画绘出耍头,当以前述盛唐第172窟南壁一例为最早,但用在补间。中唐第8窟水中平台及上述第85窟的例子则用于柱头铺作。实例包括中、晚唐的南禅寺和佛光寺在内,柱头铺作令栱中心全都交出耍头,但唐代壁画没有耍头的情形却相当普遍,即使晚至宋代仍时常不见,看来耍头并非必要的构件,某种意义上可说是可有可无之物。然而,耍头毕竟可加强斗栱内外缝之间的联系,尤其当耍头后尾就是梁栿时,有耍头当更为有利,所以五代、宋时,壁画耍头出现得比以前稍多一些。国内现存南方建筑实例,直到宋元,仍多不出耍头,保存了较早的做法。


                            238楼2014-02-19 15:46
                            回复
                              五代壁画斗栱虽然基本上仍与盛唐相同,但也有一些例子值得介绍。
                              榆林窟第16窟有一组八铺作即出五跳的斗栱:柱头铺作出双抄单下昂再继出单抄单下昂,隔跳计心单栱造,即第一、三、五跳计心(仅第一跳跳头施重栱),二、四跳偷心,最上跳头以令栱替木承撩风槫(转角铺作十字令栱画法有误)。这组斗栱令栱中间无耍头,正心一线的枋不直接叠用,虽出至五跳仍不相列,也仍无由昂,这些都与盛唐斗栱相同,但出至五跳却是包括唐代在内的各代实例中所罕见(图7-31)。


                              239楼2014-02-19 15:48
                              回复